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索了嗜热菌BF80分别在南充炼油厂废水、西河废水、印染厂废水中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情况.结果表明:BF80在炼油厂废水中可正常生长并降酚,在添加0.5%酵母粉后的西河废水中能够旺盛生长并大量降酚,在印染厂废水中完全不能生长.为该菌株处理含酚废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对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虫夏草生长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5%,蔗糖1.25%,蛋白胨0.02%,酵母粉0.0625%,KH2PO4 0.025%,MgSO4·7H2O 0.0125%,VB10.0025%,pH自然;培养温度24℃,周期192h,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19.5g/L,是前人菌丝体生物量产率的1.2~1.5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后的无血培养基,将筛选选育后得到的A群链球菌进行制剂的制备研究,以发酵后菌悬液的OD值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对其进行条件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为:在37℃、摇床转速140r/min下,装瓶量150mL、pH值7.5、酵母粉用量0.5%、胰蛋白胨用量1.5%、牛肉膏用量0.4%、葡萄糖用量0.5%。实验表明,菌体在改良后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态特征符合A群链球菌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新疆油田油井旁土样富集、筛选得到一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HL-6,经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使用乙醇作为碳源制备液体种子液是可行的,之后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先后对菌株生长的培养基组分及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L-6的最适生长条件为:碳源(柴油)浓度为0.5%、氮源选择(NH4)2SO4浓度为8g/L、磷源为KH2PO4:Na2HPO4摩尔比为3:1、酵母粉浓度为0.03g/L、培养时间为3d、培养温度为20℃、pH=7.6、装液量为30mL、接种量为1.5%、摇床转速为150rpm.验证实验和预期一致,优化后降解率达到89.80%,比最初的78.50%提高了14.4%.  相似文献   

5.
将已分离获得的两株苯酚降解茵Sphingobiump.和De圻尬sp.按1:1(V/V)复合后降解苯酚的效果显著.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得出影响两株茵复合降解苯酚的3个主效应因素分别是pH,苯酚,接种量;并由单因素试验得出复合降解苯酚的有利条件是:pH6.0,接种量3.5%,苯酚的复合降解率随苯酚含量的增高而降低.在这个条件下,两株菌1:1(V/V)复合后28h内即可将500mg·L^-1苯酚完全降解,比单个菌株降解苯酚明显缩短了时间.  相似文献   

6.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J-Ⅰ的筛选鉴定及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BJ-Ⅰ,其絮凝率达87.6%.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鉴定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该菌产絮凝剂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20g/L的葡萄糖和2.0g/L的蛋白胨;适宜的初始pH和培养温度分别为7.0和30℃;在培养基中添加0.5g/L的Mg^2+有利于菌体生长,但对絮凝剂合成无影响.对该絮凝剂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液投放量3%、pH值在5.9、温度为60℃条件下絮凝效果最好,加入浓度为8%的Ca^2+可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实验证明,该菌起絮凝作用的物质存在于发酵液中,主要成分为杂多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超声波降解苯酚废水的效果和超声波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说明溶液初始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35.15mg/L,超声辐射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30°C,pH=3.0时,超声波降解苯酚的效果较好,为5.64%.曝气可以促进苯酚的降解,加入H2O2可使降解率提高到61.60%.  相似文献   

9.
从某焦化厂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苯酚高效降解菌(Wust-C),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对Wust-C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苯酚浓度为1 000 mg/L的试样中,培养24 h后,Wust-C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8%;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8h内完全降解.采用海藻酸钠对菌体进行固定化后,Wust-C的降酚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24 h后,固定化Wust-C对初始苯酚浓度为1 200 mg/L试样中的苯酚降解率达到100%,初始苯酚浓度为300 mg/L试样中的苯酚可在4h内完全降解.Wust-C的加入对混合菌群降解苯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UV—Fenton法降解苯酚溶液,研究其对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光照时间、苯酚初始浓度、H2O2和Fe^2+用量、溶液pH值等对苯酚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1时,在光照时间为10min,H2O2浓度为20mmol·L^-1,Fe^2+浓度为3.6mmol·L^-1,pH值为4时,苯酚降解率可达98.37%。  相似文献   

11.
一株降酚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降解苯酚的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鉴定,确定为无色杆菌属。对不同温度、pH值、盐度以及不同苯酚质量浓度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在30 ℃、67 h内完全降解600mg/L的苯酚,并能对1000 mg/L的苯酚起到降解作用;在温度为30 ℃、pH=7、盐度为0.3%时,该菌株的生长及苯酚降解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从造纸废水分离得到的菌株AF1可在160h内降解2500mg/L的苯酚.经18S rDNA鉴定该菌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在150r/min转速条件下,在pH3.0~9.0以及温度20~50℃条件下,该菌均能完全降解1500mg/L的苯酚,最佳pH为4.0,温度为30℃.低浓度的葡萄糖和酵母膏能促进苯酚的降解.烟曲霉菌降解苯酚时对Hg2+十分敏感,而低浓度的Cu2+,Mn2+,Cd2+和Zn2+能促进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氯过氧化物酶(CPO)催化苯酚与H_2O_2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邻苯二酚,能减轻苯酚对降解菌株的抑制作用,加快降解菌株对苯酚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2 h内适量的H2O2存在时10 U/L的CPO可以使300 mg/L苯酚降解率达到67.85%,而CPO与降解菌株协同作用下苯酚降解率则可达到70.72%,比单一菌株降解率8.52%提高了62.2%.在降解体系中补充邻苯二酚进一步揭示了CPO氧化苯酚的中间产物有利于菌体细胞形成共基质效应,提高细胞的苯酚生物降解效率.降解动力学分析显示:在苯酚质量浓度为100~1 200 mg/L时,CPO与菌株协同降解体系的最大比降解速率qmax=0.000195 h-1,基质饱和常数Ks=1.0501 mg/L,基质抑制常数KI=5.1272 mg/L.  相似文献   

14.
棉花解盐促生菌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盐碱环境植物根围土样中分离得到263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5株在盐胁迫下对棉种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而且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有一定的耐受性.其中Rs15-4菌株效果显著,发芽率提高了11.8%,平均根长和茎长分别提高了27.33%和17.77%,平均单株鲜重和干重提高了14.92%和7.2%.同时对Rs15-4菌株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菌株处理后棉花子叶细胞膜透性比对照减小26.1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根系对N、P、K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从驯化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降解偏二甲肼(UDMH)的目标菌株。目标菌株纯化后通过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Stenotrophomonas。该菌对数生长期是12—18h,能在以偏二甲肼为唯一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考察了温度、pH值、外加碳源、初始偏二甲肼质量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偏二甲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7.2—8.0,添加葡萄糖能够促进偏二甲肼的降解,偏二甲肼最适初始质量浓度为50—80mg/L。最适条件下,偏二甲肼72h累计降解率最高可达96.19%。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及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对苯酚浓度在50mg/L~500mg/L之间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