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葛树对土壤铅、镉污染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葛树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梯度浓度土壤外源铅胁迫(0,250,500,900mg/kg)、外源镉胁迫(0,5,10,20,30mg/kg)对黄葛树形态生长、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旨在综合评价黄葛树对土壤铅、镉污染的适应性,为黄葛树对土壤铅、镉污染的修复潜力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250mg/kg铅污染胁迫与5mg/kg镉胁迫对黄葛树株高、地径净生长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250,500mg/kg铅污染与5,10mg/kg镉污染显著增加了黄葛树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实验组MD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验设置污染浓度内,900mg/kg铅胁迫与30mg/kg镉胁迫对黄葛树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研究说明:土壤铅、镉污染对黄葛树生长的影响具有"低促高抑"的特点,500,10mg/kg是铅、镉胁迫对黄葛树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临界质量比,此临界质量比与土壤污染标准相比较可得黄葛树对镉胁迫的耐受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以米荞一号为对象,探究了不同镉浓度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对米荞一号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但对幼苗生长产生差异;低浓度镉(2.5mg/L)对米荞一号幼苗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部分指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芽长和鲜重呈现上升趋势,镉浓度分别达到5.0mg/L和10.0mg/L时,米荞一号鲜重和芽生长出现显著下降;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对米荞一号种子萌发后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镉浓度达到80mg/L时,米荞一号幼苗生长几乎完全被抑制,造成无法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金属镉, 以盆栽实验方式考察在报纸肥料作用下小白菜的生长情况以及小白菜的生物量根系耐性指数(RTI)和迁移系数(TF). 实验结果表明:  在镉污染条件下, 使用肥料可促进小白菜根吸收镉, 当镉的质量比为40 mg/kg时, 小白菜根对镉的吸收比不施加肥料增加了215.5%;  随着肥料质量比的增加, 镉对小白菜根的生长抑制作用变化较小;  镉污染对小白菜地上部分的影响较小, 但施加肥料可促进小白菜地上部分生长, 当肥料的质量比为3 g/kg时, 促进作用最大; 小白菜根部受镉污染的影响较大, 其根部与镉接触后大部分镉保留于根部而未进行迁移.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应用于植物修复的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马缨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的耐性,以及不同施Cd水平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Glomus intraradices(GI)对马缨丹吸收和转运Cd的影响. 结果显示:当土壤Cd含量为50 mg/kg时,马缨丹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土壤Cd含量为10 mg/kg时,马缨丹地上部具有较高的Cd积累量. GI表现出对Cd较强的耐性,能较好地侵染马缨丹根系. 与对照相比,接种GI能缓解Cd对马缨丹的生物毒性效应,显著提高马缨丹的生物量(P<0.05);接种GI对马缨丹转运Cd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当土壤Cd含量为100 mg/kg时,接种GI会抑制马缨丹对Cd的富集. 结果表明马缨丹对Cd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低Cd污染土壤中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接种GI显著提高了马缨丹对Cd的耐性和地上部Cd的提取量(P<0.05),表明马缨丹在修复Cd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木芙蓉对土壤铅污染的修复潜力,以木芙蓉扦插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土壤铅污染对木芙蓉幼苗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铅离子转移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300 mg/kg)、中度(800 mg/kg)铅污染对木芙蓉幼苗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植株生长正常;重度(1 300 mg/kg)铅污染对木芙蓉光合系统、抗氧化系统造成严重伤害,显著抑制了木芙蓉幼苗根长、根粗和生物量的增长.随着铅污染质量分数升高,幼苗根系铅含量显著上升,在重度铅污染时达到最大值,为1 610.106 mg/kg;地上地下部转移率在中度铅污染时达到最大值,为0.093;地下部富集系数在重度铅污染下大于1,与对照差异明显.说明木芙蓉根系对铅离子有较强富集能力,向茎叶转移较少,可作为修复轻度、中度铅污染的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了施加自制有机肥料对小萝卜在不同质量分数镉污染的土壤中生长的影响,分析了重金属镉在土壤-小萝卜体系中的迁移特征.对各组小萝卜生物量的分析表明,在镉污染的情况下,肥料的使用促进了小萝卜根对镉的吸收;当镉质量分数为40mg/kg时,小萝卜根对镉的吸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09.6%;镉对小萝卜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肥料质量分数的增加没有显著变化.镉污染对小萝卜地上部分的影响并不显著,肥料的施加促进了小萝卜地上部分的生长,当肥料的质量分数为3g/kg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小萝卜的根系耐性指数(RTI)和迁移系数(TF)的分析结果表明:小萝卜的根部受镉污染的影响比较大,其根部与镉接触后大部分镉保留于根部而未进行迁移.对小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镉量以及各层土壤中含镉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地下部分(根部)含镉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根的长度和吸收位置影响土壤中镉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土壤镉污染对萝卜生产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皿水培方法,观测了不同浓度镉(Cd)、硒(Se)和镉硒互作对萝卜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和不同价态的se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萝卜种子萌发,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苗与幼根的生长,CA和Se分别在5mg·L-1和0.5mg·L-1时促进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时对萝卜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价态Se相比,Se4+的促进作用大于Se6+,而Se时的抑制作用大于Se4+,萝卜的根和苗相比,根对高浓度离子的敏感性比苗更强。不同浓度镉硒互作的效应不同,在低浓度(1mg·L-1)镉条件下,任何浓度的硒对镉都有桔抗作用,即硒降低了低浓度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硒和高价硒(Se6+)比低浓度硒和低价硒(Se4+)表现明显;中浓度(10mg·L-1)镉和高浓度(50mg·L-1)镉浓度下,低浓度(0.5mg·L-1)Se4+表现出拮抗作用,即硒减轻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而其他组合处理都表现出协同抑制的效应,即加重了镉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不同价态硒相比,Se4+表现出更强的缓解镉毒害的能力,并且这种现象在中、高镉浓度下表现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铬的单一或复合污染及镧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铬单一污染和铬+铅、铬+镉复合污染对水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镧对重金属污染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铬浸种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当铬浓度达到8mg/L时严重抑制水稻生长。镉明显增强铬对水稻生长的毒害作用,而铬与铅复合污染对水稻的伤害则由于二者的相互反应轻于单一污染。250mg/L三氯化镧能够缓解较高浓度重金属污染造成的伤害,促进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土壤镍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褐土土壤中添加镍对盆栽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小麦地上部分的含Ni量、生物减产量和幼苗POD活性突变点所对应的土壤含Ni量表征土壤Ni污染。结果表明 ,土壤中全Ni量与土壤有效态Ni和幼苗中N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幼苗含Ni量与叶绿素含量及幼苗POD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土壤中有效态Ni含量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同时苗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均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据以上 3个毒性指标表征土壤Ni污染 ,其减产临界值为 :土壤中有效态Ni的质量分数为 5mg/kg (CaCl2 提取 ) ;小麦茎叶中Ni的质量分数为 2 5mg/kg ;POD活性转折临界值为 40mg/kg。  相似文献   

10.
镉对不同品种辣椒幼苗生理特性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镉(Cd)浓度(0,20和40mg/L)对3个辣椒品种(PE37,PE33和PE5)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Cd污染下,辣椒幼苗根、茎、叶及总干质量在3个品种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低量Cd(20mg/kg)刺激了PE33的叶、PE5根和茎的生长,较对照增加28.2%,23.1%和7.1%.高量Cd(40mg/kg)对辣椒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大.辣椒CAT和POD活性随Cd浓度的增加先降低,而后略有增加,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随Cd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Cd主要积累于辣椒幼苗的根部,其次是茎,叶积累量最低.不同辣椒品种由于基因型差异对Cd的富集存在明显不同.20mg/kg Cd时辣椒植株Cd总积累量大小顺序以PE33,PE37和PE5,40mg/kg Cd时大小顺序以PE33,PE5和PE37.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类的氮肥对籽粒苋富集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对超富集植物的重金属累积效果产生影响,分析这种影响对于超富集植物的大田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籽粒苋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镉浓度梯度0、2.4、4.8、9.6mg/kg,再施以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肥料。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下,籽粒苋叶Cd含量最高,范围为1.45-27mg/kg;茎次之。范围为0.90-17.15mg/kg。肥料类型对籽粒苋Cd的累积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肥料浓度对籽粒苋Cd的累积具有显著差异(F=12.993,p<0.01);当铵态氮肥施用浓度为0.115、0.460mg/kg时,籽粒苋茎、叶Cd含量最大,分别为17.15mg/kg、27.00mg/kg。(2)土壤Cd含量受Cd添加浓度的影响,但是氮肥施用浓度和Cd添加浓度对其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F=3.382,P<0.01);(3)籽粒苋茎和叶对Cd的累积系数具有显著差异(F=19.679,p<0.01),Cd的处理浓度对籽粒苋地上部累计系数有显著影响(F=12.362,p<0.01)。综上表明,施用适量浓度的铵态氮肥有助于籽粒苋Cd的富集,可用于土壤Cd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匍匐翦股颖愈伤组织形成、生长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培养基中镉离子浓度在2.50 mg/L 以下时, 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高于对照, 并在浓度为2.50 mg/L 时高达83.3%, 说明低浓度镉离子对匍匐翦股颖愈伤组织的形成可能具有刺激效应; 随着镉离子浓度的进一步增加,  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明显下降, 并在浓度大于50.00 mg/L 时完全抑制了愈伤组织的形成; 在愈伤组织生长初期(0~30 d), 镉离子浓度为12.50 mg/L 时, 愈伤组织生长形态最大, 随着愈伤组织继续生长(30~45 d), 低浓度(2.50 mg/L)的镉离子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刺激效应强于更高浓度. 在植株再生过程中, 当镉离子浓度为1.25 mg/L 时的效果最佳, 再生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3.
赤泥改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象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观察象草在重金属污染改良土壤下的生长状况和镉的累积量.结果发现,少量单纯的Cd可以促进象草的生长.对于复合重金属处理土壤,随着Cd浓度的增加,象草长势越来越差.添加Cd的量越多,植株吸收Cd的量也越大.赤泥的加入,可以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抑制植株对Cd的吸收,赤泥还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赤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对通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作化学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对通菜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加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通菜地上部鲜重与干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经过赤泥处理还能使通菜中Cd的含量显著降低,表明赤泥可以有效减少通菜对重金属Cd的吸收.经赤泥处理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pH值显著上升,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培方法,分别进行了镉胁迫、纳米炭黑与镉共同作用下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实验,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黑麦草幼苗体内的镉含量进行测定。镉溶液浓度低于50 mg/L时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镉溶液浓度高于50 mg/L则为抑制作用。对幼苗的根长、芽长和种子的活力指数表现为典型的Hormesis效应,在溶液镉浓度为5 mg/L时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添加定量纳米炭黑后,在较低镉浓度下(≤10 mg/L)可明显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力,其他种子萌发指标均高于未加入纳米炭黑的各项处理组,且趋势相同。ICP-MS测定结果显示,幼苗体内镉含量随镉浓度增加而增加,在溶液镉浓度小于100 mg/L时,添加纳米炭黑的处理组幼苗体内镉含量低于未添加纳米炭黑的处理组,这说明纳米炭黑对镉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可阻碍幼苗对镉的吸收,降低体内镉含量。  相似文献   

16.
果蔬钙肥对苋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0.67 mL/L(Cal),1 mL/L(Ca2),2 mL/L(Ca3)共3个质量浓度叶面钙肥对苋菜进行喷施,研究钙肥对苋菜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钙肥质量浓度可增加苋菜植株株高和茎粗,不同质量浓度钙肥对苋菜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低质量浓度钙肥可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钙肥增加了苋菜产量,以1 mL/L的钙肥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upon the finding of Viola baoshanensis, a cadmium (Cd) hyperaccumulator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greenhouse experiments. Average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and roots of V. baoshanensis growing on Baoshan lead/zinc mine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was 1168 and 981 mg/kg, respectively, varying from 456 to 2310mg/kg in the shoots, and from 233 to 1846 mg/kg in the roots.The 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in shoot to root (DW) and that in plant shoots to total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soil was 1.32 and 2.38, respectively. Under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biomass (DW) of V. baoshanensis exposed to 0-30 mg/L Cd insolution increased with Cd supply increasing and reached a maximum at 30 mg/L Cd. Further increase of Cd concentration (40, 50 mg/L) in solu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biomass.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culture medium. Cd concentration in the shoots reached 4825 mg/kg at 50 mg/L Cd solution. Theratio of Cd concentration of shoots to roots in V. baoshanensis was greater than 1 at all Cd treatments, with an average of 1.67 (1.14-2.2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V. baoshanensis is a Cd hyperaccumulator plant.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武鸣县陆斡忠党水库养殖基地采集星洲鱼(Sarotherodon sp.)样品,检测分析星洲鱼样品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E和钙、铁、锌、硒等营养成分含量,以及铅、镉、砷、汞等重金属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药物残留量。结果显示,星洲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8.8%)、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E(20.0 mg/kg),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397 mg/kg)、铁(3.06mg/kg)、锌(4.70mg/kg)、硒(0.156mg/kg)等,而脂肪含量极低(2.40%)。星洲鱼体内重金属汞(0.00085mg/kg)、镉(0.001mg/kg)、砷(0.0051 mg/kg)、铅(0.011mg/kg)的含量远远低于NY 5053-2005指标要求,而磺胺类、喹乙醇、土霉素等抗生抗菌素药物残留均未检出。该基地养殖的星洲鱼营养成分齐全、含量均衡,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鱼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剂量的Cd^2+溶液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成体隔日皮下注射染毒,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以每次剂量为0.1mg/kg的Cd^2+溶液注射20次后,肾小管上皮细胞未发生明显变化;以每次剂量为0.25mg/kgCd^2+溶液注射20次后,以及剂量为0.5mg/kg、1mg/kg和2.5mg/kgCd^2+溶液注射10次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浊肿、水样变性和脂肪样变等现象;在每次剂量为6mg/kgCd^2+溶液注射4~7次、每次剂量为12mg/kg Cd^2+溶液注射2~4次时,近曲小管上皮出现糜烂,远曲小管上皮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肾小球发生变形.说明两栖动物的镉染毒,随着镉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肾组织损伤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