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背景、建设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以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分支,我国军事技术哲学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之路。基于对军事技术哲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勃兴的历史与逻辑考量,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该学科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国外同行的相关研究视域及成果,分析了我国军事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范式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8-9
1988年10月16日,凝聚着中国几代高能物理学家梦想与心血,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实现正负电子对撞,宣告建造成功。这是中国高能物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成就时,称“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这项成果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4.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结晶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回眸当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结晶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这项成果一直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它像"两弹一星"一样,证明了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仍可在尖端科研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一决高下,甚至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回眸当初,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1986—1987年,出现了一场研究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国际热潮。以赵忠贤为代表的中国超导物理学家在这场热潮中取得了“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国际一流成果。通过对蔡建华给国内信函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档案等新史料的发掘,本文梳理了1986年之前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状况、1986—1987年间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信息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研究历程,并对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学科带头人较强的学科前瞻性意识和科研组织能力、科技部门领导对超导学科的长期支持以及畅通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是中国能够发现液氮温区超导体的主要原因。该成果令中国的超导研究获得了国际关注,并直接促成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是中国超导物理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0周年。30年来,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起经历了曲折与辉煌,充满了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终于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学派。它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坚持科学与人文联盟,坚持理论服务于实际,而且在具体内容和风格上是地地道道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30年的一系列工作和努力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这是其事业兴旺的生命线和学科凝聚的传家宝。为纪念30年的光辉历程,本会特举办“自然辩证法与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征文”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7.
科学传播这项事业即有社会性维度也有知识论维度。理解科学传播并成功地进行科学传播实践不能忽视两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对当前以公众为主导的科学传播的研究在理解社会性维度已有了许多成果,然而在理解知识论维度上却缺乏清晰的理论。文章论证当代证言知识论和专长哲学为理解知识论维度提供了十分有用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要谈的是利用科研成果成功地创建事业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实践问题.具体一点,就是政府支持的研究项目成果的商业化模式,重点谈风险资本的作用,以及为了确保新创建的公司取得成功,有哪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式技术官僚群体是传统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新元素,是近代西方科技向中国渗透的过程在制度上的反映。本文考察其类型、来源、培养方式等,以及新的实践与旧的官僚体制、官僚文化的冲突与调适,试图从科学(技术)社会史的角度呈现西学东渐的一段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遗传学从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算起,不过是一门只有百年历史的年轻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就更短.虽说上个世纪20年代前后,孟德尔的理论和有关工作已经被介绍进来,但因遗传学是一门实验生物学科,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当时我国物质条件很差,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太大的进展.在我国真正比较系统、全面地开展遗传学的教育研究,是上个世纪后半叶的事情,而这期间还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中国遗传学会直到1978年才成立,正是这种曲折经历的最好诠释.尽管如此,遗传学却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最快、而成果又异常突出的重要学科之一.遗传学与医学、农业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密切相关,它的成长历程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谈家桢和赵功民主编的<中国遗传学史>就是介绍了这一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正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马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日前发现了脑内可卡因奖赏记忆存储的神经环路机制。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未来,可卡因等成瘾相关记忆或可能被擦除。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已在线发表该成果。记忆是脑认知功能的基础。近年来,虽然人们对记忆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记忆究  相似文献   

12.
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学术领域之一。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潘建伟、杜江峰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抓住机遇,参与国际竞争,在量子信息领域的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论述了量子信息科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从国家、单位、个人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量子信息科技之所以能快速起步并获得蓬勃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囚徒困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囚徒困境是博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广泛的领域。本文简要地介绍和评述了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进行解释时提出的多种见解。囚徒困境提示的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个人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关系深化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文最后介绍了用计算机比赛方法研究重复的囚徒困境和合作问题的成果,分析了"一报还一报"程序取得成功和合作得以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近现代引起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家乡,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末,地理环境对社会有没有决定作用?如有,又有着什么样的决定作用?这一命题几千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文化学家等学者的兴趣和探索。被人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地关系理论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且在近现代常被卷入政治斗争。显然有关地理环境决定论之争早已越出学术领域,但本文只从学术角度来对它的曲折历程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好奇号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近日宣布了一项新的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在2020年再次发送一辆火星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顿表示,"奥巴马政府支持开展积极的火星探测计划。通过这项新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将确保美国继续成为全世界火星探测领域的领导者,并向着实现2030年前后载人登陆火  相似文献   

16.
陈丹 《科学大观园》2012,(19):11-11
受损的皮肤和肝脏往往可以自我修复,心脏却不具备这种强大的自愈功能。不过,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报告指出,从人类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心肌细胞被移植入豚鼠受损的心脏后,成功地实现了与受体心肌的同步跳动,降低了心律不齐(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这项成果为采用细胞疗法治疗心脏病带来了希望。利用动物模型来评估心脏病细胞疗法的效果一直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7.
乏燃料后处理是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早在1960年代中国已成功掌握军用后处理技术,但是商用后处理技术的研发进度迟缓,至今未能实现工业化,制约着核电的可持续发展。个中原委值得总结和反思。文章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的曲折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了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中欧乏燃料贸易及其结果。文章认为,中国核电早期发展的决策延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中欧乏燃料协议的流产、国家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是导致中国商用后处理技术长期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指出:尖端核技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统一调控和长远规划;在核能普及方面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深圳、合肥、重庆和杭州四个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商业模式,介绍了国外的NEG模式和BP模式;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充换电运营模式的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最后比较和分析了充换电站的几种电能补给模式和运营模式,得出电池租赁模式是现阶段适合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占有市场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国内高校教师及科技人员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创业的模式,探讨了高校及政府推动成果转化政策的制定、社会创业环境等因素对教师创业的影响和作用,文章最后得出了推动高校教师成功创业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科学家首次完成由人工精子培育出生命的实验,有6只通过人工精子培育出的老鼠活到了“成年”。由于人工精子是从胚胎细胞中培育出来的,因此可以说,这6只小老鼠在“爸爸”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呱呱落地了。科学家说,如果这项技术能在人类身上继续实验取得成功的话,将有望从根本上完成对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