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印尼外长雷特诺在雅加达举行会晤,双方承诺加强在多方面的合作。雷特诺在会晤后说,印尼和俄罗斯两国政治关系密切,双方同意进一步深化这一关系。拉夫罗夫也在会谈后表示:"印尼表示有意就与欧亚经济联盟设立自贸区的问题开始谈判。俄罗斯表示支持。"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更加重视亚太地区,与该地区国家的外交往来更加频繁。俄罗斯与印尼的关系早有历史积淀,拉夫罗夫此次雅加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1月中旬,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发动新的攻势,攻入顿涅茨克地区的索列达尔市。这一行动让神秘的俄罗斯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浮出水面。1月13日,俄国防部发布公告称俄军“多支部队”击溃了乌守军并控制了索列达尔,同时承认“瓦格纳”集团的战士完成了对城区的进攻。1月16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媒体发表讲话时赞扬了俄军及“瓦格纳”集团在战场上的表现,称他们为“英雄”。1月26日,美国财政部将“瓦格纳”集团划为“跨国犯罪组织”,称其在乌克兰、  相似文献   

3.
外交小灵通     
<正>【王毅就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去世向拉夫罗夫外长致慰问电】2月21日,外交部长王毅就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猝然去世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致慰问电。王毅表示,丘尔金大使是俄罗斯杰出的外交官,在担任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为加强中俄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对他的去世深感惋惜,并向丘尔金大使的家人和贵国外交部全体同事表示深切慰问。希望双方常  相似文献   

4.
苏畅 《世界知识》2014,(22):30-31
<正>10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后表示,美国与俄罗斯将为打击"伊斯兰国"展开情报合作。从美国的角度,鉴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传统亲密关系,俄方如能一道分享相关情报,对打击"伊斯兰国"将大有帮助。然而,这一消息此后遭到拉夫罗夫的否认。拉夫罗夫表示,他与克里讨论了中东局势,俄罗斯一直准备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合作,但两国未就这一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5.
邓浩  李天毅 《世界知识》2022,(10):28-29
<正>4月22日,“俄罗斯+中亚”第五次外长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五个中亚国家外长共同强调在阿富汗问题上开展合作,以防止恐怖极端势力向中亚蔓延,共同努力确保中亚和平稳定。与会各方也同意加强粮食、网络、生物安全、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此次会议在俄乌冲突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4月12日,日本等12国外长在广岛举行“核裁军和核不扩散倡议”(NPDI)全体会议后发表了《广岛宦青》,明确指出,不仅是美国和俄罗斯,还应该举行也括中国等国在内的多边核裁军谈判。该宣言称,增加核武器与国际社会意图背道而驰,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该宣言还强调,要增强核武器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7.
赵会荣 《世界知识》2023,(11):49-51
乌克兰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超过4500万吨粮食,因此被称为“欧洲粮仓”。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前,乌农产品主要销往南方国家。2021年,27%的乌克兰小麦运往北非,58%运往亚洲。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  相似文献   

8.
胡欣  杨洋 《世界知识》2023,(4):32-33
<正>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攻防态势频繁转换。进入2023年,俄军在乌东部战线逐步推进,乌方预警说俄正筹划一次大规模的“春季攻势”,以彻底扭转战局走向。山雨欲来,风声鹤唳2022年夏在西方大幅增加、升级对乌军援后,被讽为“在21世纪打20世纪机械战争”的俄军在乌东地区陷入困境。8月乌对俄发动全面反攻,迫俄退出哈尔科夫州全境。年底,俄又撤离赫尔松州的第聂伯河右岸地区,乌军乘势夺回整个尼古拉耶夫州。截至2023年1月底,乌宣称已“解放”冲突以来所失去的约54%领土。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当天,俄罗斯黑海舰队即参与了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方式包括岸基航空兵对乌海军舰艇的攻击、黑海舰队舰艇使用“口径”巡航导弹对陆上战略目标的打击和与乌方舰艇的小规模攻防战,以及海军陆战队参与的陆上攻击。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过程中,乌军失去了大部分水面大型舰艇,剩下的多为小型巡逻艇与登陆艇,水下作战能力几乎为零。而俄军黑海舰队拥有作战与辅助类舰艇总计约280艘,其中潜艇10艘。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俄迅速控制亚速海,乌在亚速海内未来得及撤到黑海港口的舰艇或被俄方击沉,或由己方自沉,或被遗弃。  相似文献   

10.
<正>1月1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俄日关系时指出,日美同盟对俄日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他说,美国在其战略文件中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作对手,而日美是同盟关系,美军就有权在日领土上用兵,如果美国的中短程导弹计划部署在日本,就是对俄罗斯安全的威胁。正如拉夫罗夫所言,俄罗斯独立30年来,美日同盟的强化以及机制不断加强的美国“印太战略”,使俄日构建相互关系受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讯     
《世界博览》2023,(10):14-15
<正>01俄数十亿印度卢比“花不出去”据美国彭博社网站报道,近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提到不断膨胀的对印贸易顺差时说,俄罗斯已经在印度的银行里积累了数以十亿计的印度卢比,但是没法花出去。报道称,在印度西部的果阿邦,拉夫罗夫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间隙对记者说:“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动用这笔钱,但要想用掉这笔钱,这些卢比就必须换成另一种货币。”  相似文献   

12.
杨成 《世界知识》2022,(14):13-15
<正>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目前,俄乌冲突没有很快就能结束的迹象,日益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无论从何种视角看,这场军事冲突都可被视为欧亚大陆冷战终结和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历史最终会赋予这场局部军事冲突以怎样的属性?独联体国家“独多联少”的局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兰顺正 《世界知识》2022,(14):64-65
<正>俄乌冲突仍在继续,战争长期化是大概率的。乌克兰方面得到西方多国源源不断的军援,其投入作战的武器装备呈现“万花筒”之态。俄罗斯同样将一些新式武器装备投入战场,既通过实战来检验它们的性能,也希望能以此打开局面并威慑对手。俄军此次投入使用的新武器装备,最值得关注的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4.
张弘 《世界知识》2022,(6):14-17
<正>2月下旬以来,乌克兰局势持续升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可能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曾经关系最为亲密的东斯拉夫民族有一天会兵戎相见、手足相残。这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关系,也使乌克兰的国家命运变得扑朔迷离。文化根源:历史记忆的差别这场俄乌冲突背后有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15.
罗曦 《世界知识》2022,(13):74-75
<正>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的“特殊军事行动”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无论战争结局如何,美俄关于国际军控条约的重启谈判势必成为“后俄乌冲突时代”关于战后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缓和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无论是冲突前俄罗斯提升核战备状态以慑止美和北约的军事介入,还是美国新近出台的相关战略文件,亦或多个核边缘国家如日本、韩国国内的“拥核”呼声再起,均表明全球核升级与核扩散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6.
吴大辉 《世界知识》2023,(22):72-73
<正>从2022年10月开始,俄罗斯加大了对乌克兰军事和民用战略目标的打击力度,不断削弱其战争潜力。俄军通常使用导弹、无人机和远程火箭弹,对乌方目标发起混合式打击。2023年5月以来,随着导弹生产规模的扩大,俄使用导弹攻击乌的频次和规模迅速提升,在每波攻击中,通常从多个方向发射多种类型导弹,并借助诱饵弹的掩护,  相似文献   

17.
李春顶 《世界知识》2014,(10):13-13
最近的两则消息似乎将乌克兰危机的“炮火”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门前。一则消息是,4月23日乌克兰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长表示,乌克兰将就俄罗斯限制乌产品进口上诉世界贸易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08,(11):9-9
5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印度外交部长慕克吉共同出席了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三国外长就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深化三国务实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9.
时事概览     
俄乌斗“气”有因由1月4日,俄乌两国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舆论指出,握有“能源牌”的俄罗斯和持有“管道牌”的乌克兰没有分出胜负。俄乌围绕天然气的争端半年有余。双方在价格问题上互不让步,俄坚持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一口价”,乌强调最高可提到95美元。双方在较量中频繁“摊牌”最终使事态发展到了2006年元旦“断气”的地步。对于俄罗斯的新年“大礼”,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当即指责“俄罗斯表现得像战争时期一样”,乌不得不挖掘内部潜力和动用储备。但乌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贡恰鲁克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气温降至…  相似文献   

20.
孔田平 《世界知识》2023,(19):34-37
<正>2014至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曾使乌克兰东部地区成为“半冻结”的冲突区。2022年2月,俄罗斯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并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明斯克进程”戛然而止。乌克兰危机仍在延宕,各种和平方案陆续出炉,能否以及如何恢复和平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