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3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将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当天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说,俄将从4月3日开始培训运载核武器飞机的机组成员,在7月1日前建成存放战术核武器的特种仓库。俄这一决定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术核武器—一个模糊的概念按照作战使用目的,核武器可以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两类。战略核武器是指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的核武器,一般由威力较高的核弹和射程或航程较远的运载工具以及投掷发射系统和通信指挥系统组成。美俄陆海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即属此类。战略核武器的范围由美苏(俄)战略核军控条约界定,相对明确。  相似文献   

2.
独联体对战略核武器尚没有真正可靠的统一控制;战术核武器更几乎没有保护措施;加上核技术和人材的流失,民族冲突的潜在危险等等,使原苏联核武库的命运成为——  相似文献   

3.
问:什么是中程核武器?它与战略核武器有何区别?答:中程核武器是介于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之间的一种战区核武器。它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一般系指射程(或作战半径)在1,000至5,000公里之间的核导弹以及可以携带核弹的双重用途飞机。苏联的中程核武器主要有:SS-4和 SS-20导弹,  相似文献   

4.
时事点评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5月23日至26日,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首次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两位总统称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了两国建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通过条约,美国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得以巩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障碍得以清除。俄罗斯虽然未获实质性的东西,但毕竟也获得了一份  相似文献   

5.
郝赫 《世界知识》2023,(17):42-44
<正>今年6月中旬以来,是否应该实质性启动核威慑乃至动用核武器以应对当前局势突然成为俄罗斯战略界的热议话题,一些顶尖学者纷纷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在此之前俄官方层面就核武器使用政策一直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也没有突破性的表态,但通过这些战略界人士的严肃探讨,可以窥见俄国内对于动用核力量来应对远虑近忧的情绪正在升温。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描述了现代核武器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安全性,并且对目前库存的或正在研制的每一种核武器确定了可比的安全等级。等级从“A”级到“D”级,表明了每种核武器的这些安全特性所达到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正>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为遏制朝鲜,从1958开始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在冷战高峰时期部署的战术核武器总量达950件之多。苏联解体后,美国对其核战略进行了大幅调整,部署在韩国的战术核武器被撤回国内。但是,随着朝鲜核武器研制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当前韩国国内要求重新部署战术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盖洛普在2017年9月5日至7日的民意调查显示,韩国  相似文献   

8.
<正>2月中旬,美国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美国国会在一次秘密简报会上被告知,俄罗斯正在实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计划,用于对付敌国卫星。对于此消息,俄立即表示目前无意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美方是在炮制“假新闻”,以推动国会共和党人批准继续向基辅提供军援。  相似文献   

9.
苏联拥有一支庞大的核武装。据西方公布的材料,苏联有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约2万枚,总当量近100亿吨(梯恩梯)。战略核力量由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组成,共有运载工具近2,500件,核弹头8,000多枚,总当量50多亿吨,是苏联核力量的主体。苏联的五个军种——战略火箭军、海军、空军、陆军和防空军都装备有核武器,战略核武器分  相似文献   

10.
1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签署了美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条约规定,美俄双方在2003年1月1日前,将三种战略核武器的弹头总数各自削减到3000-3500枚。条约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条约生效后的7年内,将各自的战略核弹头削减到3800-4250枚,第二阶段达到条约规定的最终限额。  相似文献   

11.
记者:五核国为什么要建立核定义和术语问题工作组? 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武器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肩负着共同推动落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成果的重要责任,因此有必要在核领域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然而,由于语言、文化、技术背景不同,五核国对一些关键核术语的涵义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或翻译.打个简单的比方,美、俄所理解的"战略核武器"的概念,就与中、英、法的理解不同,美、俄对"战略核武器"的定义是能打击远距离地域的目标(超过5500公里),完成战略任务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12.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9):8-9
<正>俄罗斯外长称在乌军事行动进入下一阶段4月1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向媒体表示,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进入下一阶段。他强调,俄军的行动旨在彻底“解放”顿巴斯地区。当被问及俄罗斯在乌是否会使用核武器时,拉夫罗夫表示,俄方没有考虑在乌使用核武器,只会使用常规武器。拉夫罗夫同时强调,俄并不谋求改变乌克兰政权,而是希望乌克兰人自己决定他们想要如何生活。如果当初乌总统泽连斯基努力执行明斯克协议,危机本可很快解决。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以很高的效率、很大的力度退出了多个双边和多边军控协议,包括存续了三十余年的《中导条约》和生效将近二十年的《开放天空条约》,此后美俄之间仅剩《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该条约对美俄各自部署的战略核武器、部署和非部署的战略运载工具做出了明确限定,是奥巴马政府“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果。条约有效期十年,但可以延长五年。特朗普政府试图在条约续约问题上做文章,美俄就续约问题斗智、斗勇,但最终没能达成共识,导致条约在特朗普任期末已“命悬一线”。  相似文献   

14.
8月12日对俄人民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俄“奥斯卡”级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在巴伦支海演习时沉没。虽经全力营救,但该艇未能逃脱噩运,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15.
艾书周 《科技信息》2011,(1):129-130
随着核武器出现和不断发展,核伦理的也随着出现和发展起来。但战术核武器的不断发展对传统核伦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它使得传统的核伦理处于尴尬境地。故使用战术核武器是否道德和如何规范战术核武器的使用成为了新的核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核不扩散条约签署40周年之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核裁军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证关俄双边军控机制的既有成果不受破坏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数量;美国若能在2010年前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将是一个重大贡献;如果禁止生产裂变材料公约能取得进展,会与核禁试奈约一道,成为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灰色区域武器”一般指苏联的逆火式轰炸机和SS—20导弹。它们是部署在苏联领土内的核武器,因而不属于维也纳中欧裁军谈判的范围。同时,它们在名义上都是战术核武器,因此又不受苏美限制战略武器协议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2022,(14):12-13
<正>“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的首要战略外延空间,也被认为是俄与美西方战略博弈的“主场”。俄乌冲突对全球地缘政治板块产生深远影响,“后苏联空间”也不例外。随着冲突影响持续外溢,“后苏联空间”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将如何演变?本期“封面话题”约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学者撰文发表看法。——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政府对核扩散问题极端关注,他在2009年9月22日联大讲话中提到“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未来”的四大要素,其中第一项就是“停止核武器的扩散,寻求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为此.美国将完成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美国呼吁各国从2010年1月开始谈判一项协议.以终止可用于核武器裂变的材料生产;美国和俄罗斯在去年12月就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1月15日公布了一项国家安全战略,它猛烈抨击扩张主义的欧洲和美国,并打算使用核武器,“如果解决危机的其它手段都不能奏效的话”。有关核武器的言词经过修改,虽然微妙但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即新的战略要比1997年公布的战略强硬。1997年的战略说,“只有在俄罗斯联邦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才能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