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亚太地区寻求北约模式的“核共享安排”论调成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新挑战,韩国政界也频繁发出寻求与美国建立类似北约的“核共享安排”之声。那么,韩国是否真的会与美国达成某种共识,从而走向“核共享安排”?这是一个攸关亚太战略稳定环境的重要问题,受到一定关注。  相似文献   

2.
史建斌 《世界知识》2023,(11):26-27
2023年4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共同发布《华盛顿宣言》,宣布了一系列旨在通过增加延伸威慑可视性以增强延伸威慑可信性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核磋商小组”、规划韩国的常规支援任务并开展联合演练、增强美国战略资产在朝鲜半岛的“可视化”,等等。这些措施将推进美韩走向北约模式的“核共享安排”,推动美国“亚太北约化”的打造,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3.
庞中鹏 《世界知识》2022,(11):18-21
<正>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日本与北约的互动交往引人注目。北约是距离日本非常遥远的军事组织。日本作为地处西北太平洋的国家,与北大西洋地区的多边组织加强关系,从安全意义上讲似乎有些牵强。但日本仍“义无反顾”地向北约靠拢,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未来发展走向又如何?  相似文献   

4.
张弘 《世界知识》2022,(11):13-18
<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是美国在冷战期间为率领欧洲与苏联、东欧集团进行对抗而建立起来的军事组织。冷战后,失去对手的北约非但没有解散,反而持续扩大,成员国从1989年的16个扩大到今天的30个,势力范围从原来的北美和西欧一直延伸至今天的东欧和东南欧。进入21世纪以后,北约将扩大目标指向“后苏联空间”,亲西方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积极寻求加入北约,先后成为北约的“机会增强伙伴国”。  相似文献   

5.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读卖新闻》12月15日援引朝鲜外务省新闻发言人的话说:“为了对抗美国的威胁,我们不但在生产导弹,而且为赚取外汇还在出口导弹。”言下之意是,北朝鲜开发导弹有三个目的:“自卫”、“赚取外汇”、“对美一张牌”。美国前总统卡特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接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时说:“在拥有核武器国家增加的今天,如果超级大国打着预防战争的幌子使用核武器,就有可能导致毁灭性后果。”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洛希宁在10日对俄通社记者说:“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不支持格鲁吉亚申请加入北约,格鲁吉亚成为北约成员不会…  相似文献   

6.
<正>4月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采访时称,北约已与瑞典、芬兰领导人进行了对话,如果两国有意,只要提交申请,就将得到所有30个成员国的批准,从而“相对较快地”加入北约。4月1 1日,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一名美国消息人士的话称,瑞典、芬兰有望最早今夏申请加入北约。本文单就瑞典的加入北约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7.
孔刚 《世界知识》2014,(20):40-42
9月2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严厉批评美国及西方社会,抨击北约想重建国际秩序,称它们的“冷战基因”很难改变。9月4日~5日,北约首脑们在英国威尔士举行峰会。有西方媒体评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一次峰会”。首先,如果从1989年苏东地区开始剧变算起,今年恰逢北约迎来冷战后的第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8.
罗曦 《世界知识》2022,(13):74-75
<正>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的“特殊军事行动”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无论战争结局如何,美俄关于国际军控条约的重启谈判势必成为“后俄乌冲突时代”关于战后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缓和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无论是冲突前俄罗斯提升核战备状态以慑止美和北约的军事介入,还是美国新近出台的相关战略文件,亦或多个核边缘国家如日本、韩国国内的“拥核”呼声再起,均表明全球核升级与核扩散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9.
协调刚刚开始,但势头很猛。以三方为主导影响世界的倾向值得注意。 7月上旬,西方国家举行两次重要会议:7月5日—6日在伦敦召开北约首脑会议和7月9日—11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七国首脑会议。这次的北约首脑会议是东欧剧变后的第一次。会前的6月,北约首次邀请日本参加了一次亚太问题讨论会。还有一个情况是,7月3日日本外相首次访问北约总部,中山外相对北约秘书长韦尔纳说日本支持统一后的德国成为北约成员国。年底之前,欧安会首脑会议还将在巴黎召开,日本也将首次出席。美国、西欧加上日本的首脑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频繁会晤,发人深思。它反映了当  相似文献   

10.
姚锦祥 《世界知识》2022,(13):42-43
<正>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少国家都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土耳其作为少数的例外,既与美国和北约保持了密切合作,也同俄罗斯维系了传统关系,成为各派力量均能接受的“第三方”和“传话人”。那么,土耳其是如何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呢?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4月4日,芬兰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从而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此前的2022年5月,在乌克兰危机严重升级的背景下,芬兰、瑞典这两个北欧国家决定放弃不结盟地位,申请加入北约。根据北约条款,加入北约需要所有成员国逐一批准。然而就在各国为芬兰入约开绿灯的同时,土耳其、匈牙利两国却迟迟不肯批准瑞典的申请。现在,瑞典入约一事拖了下来,将来即便成功也只能与芬兰“差速”入约,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2.
2月7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加入北约在阿富汗行动的可能性;3月,俄罗斯和美国开始在阿富汗展开联合禁毒行动,共享贩毒情报、共同清查制毒贩毒人员。  相似文献   

13.
金赢 《世界知识》2014,(5):24-27
2014年1月底,一则新闻震惊国际舆论:美国催日本归还超过300公斤的武器级钚。据报道,这批高浓度钚,是冷战时期美国交给日本用于“科学研究”的,可制造40至50枚核弹。一时间世界媒体纷纷猜测美日之间的核交往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9B,是《日美安保条约》修订50周年,虽然去年日本政权更替后提出要与美国建立“紧密而对等”的关系,甚至有说法称,日本要重新修订这一条约,以求更加平等。但日本真的会兼顾安全上的第一伙伴美国和经贸上的第一伙伴中国吗?日美同盟在新时期下将会怎样发展?它对东亚地区的格局会起怎样的作用?对中日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刊特约请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专家冯昭奎和日本在华学者加藤嘉一就此问题进行对谈。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5日美国海军当局宣布,将在9月初向太平洋配备“北极星”核潜艇。不出半月,在华盛顿频频施加压力下,日本政府8月28日宣布,同意美国核潜艇在日本港口停泊。消息传出后,一再被激怒的日本人民一致起来,发出“不许美国核潜艇进驻!”的强大吼声,高高举起反美爱国斗争的大旗,把反对美国核潜艇进驻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美国核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核潜艇进驻日本,是它在远东推行的新的核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以新月形濒临东亚大陆”的日本一向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北约盟国的控制,美国提出了“多边核力量”计划。计划一经提出,法国表示明显反对,英国也不支持,德国虽然支持,但并不长久,遂使该计划最后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7.
2月18日,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正式签署禁令,要求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停止向北约空军寻求打击援助。他表示,为2014年年底北约军队将撤离阿富汗而感到“高兴”,他还说,“从今年春天开始,阿富汗部队将承担起为阿富汗人民提供安全和保护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北约没有直接参加军事打击。首次动用北约的人员和设备参与美国的空防事务。10月12日,北约的5架 E-3A 空中预警机,开始在美国上空执行空中防务任务。欧盟支持军事打击,但不会加入“扩大了的反恐怖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9.
华约解体、苏联剧变后,北约该怎么办?“北约战略新概念”标志着“灵活反应”军事战略的结束,而且反映了美国力图通过北约继续控制欧洲,建立美国主导的“欧洲新秩序”。  相似文献   

20.
控制而不扑灭,借火势树立“消防队”形象;内忧外虑动武亦非上上之策。6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13个北约成员国出动84架军用飞机,在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上空进行了代号为“猎鹰”的大规模空中演习,阿尔巴尼亚为演习提供了空间和机场。北约这种在防区外非成员国领空对第三国炫耀武力的做法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北约发言人称:演习的目的是检验北约在巴尔干地区“迅速显示力量”的能力。但明眼人心里都明白,这是北约在为武力干预科索沃危机作准备。剑拔弩张气势汹汹这次演习的政治目的大于军事目的。北约借演习向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发出警告:放弃暴力,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地区的危机。如果达不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