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隆 《世界知识》2022,(8):49-51
<正>在俄乌冲突引发国际原油市场震荡之际,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试图与海湾地区盟友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领导人通电话,孰料竟遭“拒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因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重要分量而受到西方国家关注。美国希望海湾阿拉伯国家加入其主导的“反俄联盟”,并扩大石油产量以稳住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飞冲天”的国际油价,以缓解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然而却碰了壁。  相似文献   

2.
殷悦 《世界知识》2022,(15):52-53
<正>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联合国大会举行的“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暂停俄罗斯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等投票表决中,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简称“厄特”)均投出反对票,站到拒绝谴责俄罗斯、反对美西方对俄滥施制裁的最“前沿”。厄立特里亚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为何如此坚定“挺俄反美”?  相似文献   

3.
夏立平 《世界知识》2022,(11):55-57
<正>与冷战时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相比,冷战后中美俄三边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俄乌冲突进一步对中美俄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极限制裁,并向中国施加压力。与此同时,美西方继续推进其“印太”战略,以制约中国。当前的中美俄三边关系表现在地缘政治与安全、国际秩序、经济与高技术等三个维度上。俄乌冲突将在上述三个维度对中美俄三边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欧为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在谴责俄罗斯并支持乌克兰当局,同时对俄实施越发广泛的制裁,很多国家政府也被迫相继表态。其中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同时保持良好关系的印度在冲突中保持“中立”态度,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俄乌斗“气”有因由1月4日,俄乌两国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达成一致。但舆论指出,握有“能源牌”的俄罗斯和持有“管道牌”的乌克兰没有分出胜负。俄乌围绕天然气的争端半年有余。双方在价格问题上互不让步,俄坚持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一口价”,乌强调最高可提到95美元。双方在较量中频繁“摊牌”最终使事态发展到了2006年元旦“断气”的地步。对于俄罗斯的新年“大礼”,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当即指责“俄罗斯表现得像战争时期一样”,乌不得不挖掘内部潜力和动用储备。但乌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贡恰鲁克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气温降至…  相似文献   

6.
姚锦祥 《世界知识》2022,(13):42-43
<正>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少国家都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土耳其作为少数的例外,既与美国和北约保持了密切合作,也同俄罗斯维系了传统关系,成为各派力量均能接受的“第三方”和“传话人”。那么,土耳其是如何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呢?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俄、乌天然气争端,有其深刻政治因素,俄以经济手段为幌子,以能源为王牌,试图实现控制乌融入西方、脱离独联体的政治目的,加强对独联体国家的整合,恢复其政治大国地位,反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的遏制。从对俄乌天然气争端的政治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能源问题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能源不要过分依赖一国,必须探讨能源进口多元化之路;建立能源储备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胡欣  杨洋 《世界知识》2023,(4):32-33
<正>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攻防态势频繁转换。进入2023年,俄军在乌东部战线逐步推进,乌方预警说俄正筹划一次大规模的“春季攻势”,以彻底扭转战局走向。山雨欲来,风声鹤唳2022年夏在西方大幅增加、升级对乌军援后,被讽为“在21世纪打20世纪机械战争”的俄军在乌东地区陷入困境。8月乌对俄发动全面反攻,迫俄退出哈尔科夫州全境。年底,俄又撤离赫尔松州的第聂伯河右岸地区,乌军乘势夺回整个尼古拉耶夫州。截至2023年1月底,乌宣称已“解放”冲突以来所失去的约54%领土。  相似文献   

9.
黄宇韬 《世界知识》2022,(10):48-49
<正>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态的不断扩大已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俄乌冲突将世界许多国家卷入其中,已成为重塑国家间互动方式的关键节点。俄乌冲突将对全球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全球治理之所以重要,在于当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疫情、供应链等全球性共同问题时,仅凭一国之力难以有效解决,必须沟通协调,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2,(9):8-9
<正>俄罗斯外长称在乌军事行动进入下一阶段4月1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向媒体表示,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进入下一阶段。他强调,俄军的行动旨在彻底“解放”顿巴斯地区。当被问及俄罗斯在乌是否会使用核武器时,拉夫罗夫表示,俄方没有考虑在乌使用核武器,只会使用常规武器。拉夫罗夫同时强调,俄并不谋求改变乌克兰政权,而是希望乌克兰人自己决定他们想要如何生活。如果当初乌总统泽连斯基努力执行明斯克协议,危机本可很快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俄乌冲突使得本已危机四伏的全球粮食安全雪上加霜。俄罗斯和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是全球小麦、玉米、大麦、葵花籽油等粮食产品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还是农产品肥料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俄乌冲突的爆发和持续将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难以预计的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局势加剧俄乌冲突将直接影响国际小麦、玉米、葵花籽油等市场的出口格局,  相似文献   

12.
罗曦 《世界知识》2022,(13):74-75
<正>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的“特殊军事行动”即将进入第二阶段,无论战争结局如何,美俄关于国际军控条约的重启谈判势必成为“后俄乌冲突时代”关于战后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缓和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无论是冲突前俄罗斯提升核战备状态以慑止美和北约的军事介入,还是美国新近出台的相关战略文件,亦或多个核边缘国家如日本、韩国国内的“拥核”呼声再起,均表明全球核升级与核扩散风险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正>俄乌冲突有长期化的趋势,美欧散布言论称俄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在上升,并投入实际准备。与此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朝野鼓吹“迎回美国战术核武器部署”的论调也有所抬头。核武器根据用途分为战术级和战略级,其中战术核武器又被称为“战区核武器”或“非战略核武器”。根据美国国防部出版的《核问题手册》,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9日,俄乌边境局势剑拔弩张之际,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正在训练“周末部队”做为抵抗俄罗斯“入侵”的“最后防线”。所谓“周末部队”,指的是乌克兰领土防卫部队(TDF),主要由乌克兰民兵组成,成员大多有工作和家庭,平时正常生活,在周末进行军事训练。观察最近的乌国内形势,明显可以看出,在俄乌对峙中处于弱势一方的乌克兰一度进行着一场全国性的备战动员,想要祭起“全民战争”这面大旗。  相似文献   

15.
秦天 《世界知识》2022,(7):48-49
<正>2022年2月以来,在伊朗核谈判进入冲刺阶段的关键时期,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并最终爆发俄乌冲突。作为冷战结束以来欧亚大陆的重大地缘政治事件,俄乌冲突不可避免地给伊朗核谈判增加了新变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未来伊朗核协议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22,(6):12-13
<正>“关于历史记忆的差别是俄罗斯与乌克兰走向兵戎相见的文化根源。”——张弘“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已经演变成一场由美国牵头、整个西方集团联合起来对俄罗斯进行的全面制裁、封锁和围堵,形成俄与西方关系的彻底决裂。”——王鹏“因为俄长期受制裁,已形成比较强的抗压能力,也有许多突围的手段,为更严厉的制裁做好了充分准备。”——徐坡岭  相似文献   

17.
<正>在俄乌冲突逐渐升级的关键时刻,德国新政府一反传统,宣布大幅度提升国防预算,并主动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此举引发了欧洲国家连锁反应,西班牙《对外政策》杂志称“德国将被推上军事强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日本追随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空前严厉的制裁措施,并突破战后限制,对乌克兰提供军援。有关做法反映出日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绑定欧美,竭力维护美国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同时也透露出借机突破战后束缚、加速“国家正常化”进程的政治盘算。  相似文献   

19.
<正>受到俄乌冲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严厉的制裁,这种制裁蔓延到了外太空,俄方也出台了反制措施。由于一直以来太空都可谓是美欧与俄恶劣关系的“特区”,双方在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研制与商业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20.
杨霄 《世界知识》2022,(8):60-61
<正>俄乌局势紧张以来,台湾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焦点。美国新保守派政客将台湾与乌克兰相联系,一时间,坊间“今日的乌克兰就是明天的台湾“论调甚嚣尘上。然而,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根本没有可比性。实际上,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战略界对台湾问题的讨论就不断升温:一些人疾呼必须通盘考虑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东西两线,尽快结束对台“战略模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