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的1,2,4-噻二唑衍生物:N-1-萘基-[1,2,4]-噻二唑-[2,3]并吡啶-2-亚胺,分子式C16H11N3S,相对分子质量277.34,熔点192-193℃。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在几种常见有机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化合物在374nm处发射荧光。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导了一种新型吡啶衍生物反式4-[4′-(N,N-二乙基胺)苯乙烯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并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导一种新型吡啶衍生物反式4-[4′-(N,N-二乙基胺)苯乙烯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并且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双光子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5-氯水杨醛缩5-碘-2-氨基吡啶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镍(Ⅱ)、锌(Ⅱ)、铋(Ⅲ)、钴(Ⅲ)、锡(Ⅱ)等的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电导率和熔点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检测了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试剂2-[2-′(5-硝基-吡啶)-偶氮]-变色酸(5-NO2-PACA)的合成方法。方法以5-硝基-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再与变色酸偶联合成新试剂,利用试剂与钴在pH=10.00的缓冲介质中的显色反应进行钴(Ⅱ)含量测定。结果得到紫红色晶体,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鉴定了其结构;试剂与钴形成1∶1稳定绿色配合物,λmax=680 nm,ε=8.07×104L/mol.cm,钴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10μg/25 mL。结论该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以用于VB12针剂中钴(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用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方法研究了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二甲酸二乙酯基)-1,4-二氢吡啶(NIT)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发现当电位正于1.0V时,NIT开始氧化,失去2个电子和2个质子,形成吡啶衍生物.当电位负于-0.25V时,该吡啶衍生物被还原.但硝基苯中的硝基并不发生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试剂2-[2'-(5-硝基-吡啶)-偶氮]-变色酸(5-NO2-PACA)的合成方法.方法 以5-硝基-2-氨基吡啶为原料,经重氮化,再与变色酸偶联合成新试剂,利用试剂与钴在pH=10.00的缓冲介质中的显色反应进行钴(Ⅱ)含量测定.结果 得到紫红色晶体,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鉴定了其结构;试剂与钴形成11稳定绿色配合物,λmax=680 nm,ε=8.07×104L/mol·cm,钴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以用于VB12针剂中钴(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对2,6-双(2-苯并咪唑)吡啶(2)及其衍生物(1)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分别研究了它们和不同金属离子间的络合作用,发现衍生物(1)有着对Cu 2+ 离子的特征识别能力.相反,化合物(2)则并不呈现出类似的特征性,而能以不同的络合能力和多种不同金属离子相作用.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一特征识别能力的出现可能和衍生物(1)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能形成环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2,6-二氯吡啶为原料,经亲核和亲电两步反应,采用FeCl3/I2催化的新工艺合成了3,5,6-三氯-2-羟基吡啶,获得了89%的高产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对最终产物进行表征,从而证实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 2 -乙酰吡啶缩氨基脲与 Zn X2 (X=Cl、OAC、NCS)形成的三个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配体和三个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叙述了由7-氨基-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杂(艹卓)-2-酮通过桑德迈尔反应合成7位氯、溴、碘和氰基取代的相应化合物。其中7位氰基取代化合物是一个未见报导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反式环己二醇二(吡咯-2-)羧酸酯,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在室温下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处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1.8327(18)nm,b=0.8553(9)nm,c=1.0122(10)nm,a=γ=90°,β=106.037(12)°,V=1.525(3)nm^3,Z=4。在晶体结构中,环己烷部分采用了椅式构像,同时标题化舍物是G对称的;整个分子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柱状结构,在C-H…π弱相互作用的帮助下进一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也进一步表明分子间存在N-H…0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羧酸类化合物在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中是很有价值的配体之一.本文通过高锰酸钾氧化法意外地制备了2-甲基-3,5-吡啶二甲酸,它具有很好的三角形对称结构,是理想的配位体.对它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共振结构表征,结果与目标结构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苯基氯化锡与水杨醛-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二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Ph2Sn(C12H8N2O2S),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是单体结构,在化舍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型的2-吡啶甲醛水合肼Schiff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一系列表征,确定了其结构,还对化合物的荧光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环乙酮为原料液相法合成2,2,6,6─四氯环乙酮,并对物料比例,加料速度,反应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用复合工艺实现了玻基SnO_2薄膜与导线的高强度焊接,并同时在薄膜上制得了金属导电带。其焊接的抗拉强度可达20N/mm~2。通过EDX 分析指示出,获得高强度效果的原因是,在焊区表面的金属Ni 层下有一个膜质与基片玻璃质的共存区。  相似文献   

18.
以2-二乙基胺乙基氯为原料,与α-萘胺在干燥苯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得化合物(Ⅰ),化合物(Ⅰ)再与草酸反应生成了N,N-二乙基-N’-1-萘胺草酸盐(Ⅱ)。化合物通过数字熔点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其纯度和结构作初步确定,同时对化合物的一些指标做了初步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用氯化锌、硫粉、无水硫化钾及 2 ,9-二甲基邻菲罗啉 (2 ,9-dimephen)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直接反应 ,最后得到黄色粉末晶体 ,它不溶于水 ,醇、醚及二硫化碳 ,可溶于DMF .通过元素分析以及X -荧光元素分析 ,表明其化学式为ZnS4 [C1 4H1 2 N2 ].对标题物进行了红外、远红外光谱归属 ,以及紫外、循环伏安测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甲基氯化锡与丙酮酸-2-噻吩甲酰腙反应,合成了新的三有机锡希富碱衍生物{Me3Sn[C4H3SC(O)NHN=C(CH3)COO]}n,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锡原子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化合物通过羧基氧原子的桥连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