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七届国际断裂学术会议”于1989年3月在美国休斯顿举行,我校工程力学系张传增副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本届会议规模较大,国际上许多从事断裂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报告。大会的主题为非线性断裂力学、动断裂力学、蠕变断裂、无损检测及断裂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会议共发表论文358篇,涉及内容有:脆性断裂、延性断裂、动断裂、疲劳、蠕变及环境断裂,计算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复合型断裂、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断裂、复合材料原界面破坏、定量无损检测和实验技术、断裂形态学、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协会的计算理论会议是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一个有权威性的会议,每年春末召开,今年是第十二届,地点在美国加州洛杉矶。这个会议的论文集素来是当代计算机科学发展方面的重要文献。今年的会议曾征集到几百篇论文,从中选出了四十馀篇。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洪加威的报告《关于决定性空间完全性问题》也被大会录取。对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完全性问题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完全性问题分为决定性的和非决定性的、时间的和空间的。其中决定性空间完全性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洪加威的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而找到了这种问题。其方法之巧妙与结果之精细赢得了普遍的赞赏。一些有名的学者表示:这是三天之中最精采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第一届亚太、第二届日中切削进展国际会议于1994年9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我院机械工程系王卫平博士在会上宣读的论文——《加工过程的神经网络控制》,是这次学术会议仅有的两篇有关神经网络应用论文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2016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大会于2016年10月17~20日在杭州成功举办。本会与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6合办。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国外与会嘉宾13人。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主办,会议主席由北京大学袁明武教授、清华大学姚振汉教授、清华大学庄茁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金属学会的派遣,我院金相教研室讲师田薇于今年六月四日至七日参加了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第九届国际金属材料腐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3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300多人。会上共宣读了182篇论文。会议的第一天,田薇讲师向大会作了题为《离子束混合对铁的水溶液腐蚀行为的影响》的报告。会后,大会执行主席、美国学者 R.D.Granata  相似文献   

6.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我校共同主持的全国岩土力学新分析方法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3日至16日在我校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其中收入论文集的论文37篇和专题报告4篇,这些论文代表了近年来我国岩土力学新分析方法发展的水平,集中反映在概率统计方法与模糊数学在岩土力学中的应用和岩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等方面。灰色系统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虽刚开始用于分析岩土力学问题,但交流的成果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的兴趣。为了推动新分析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20年10月24日,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士第一村"进士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吉水县盘谷镇举办.来自国内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十余篇,与会学者围绕"中国进士第一村——谷村历史文化","庐陵进士"以及"庐陵文化特征"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会议简讯     
1989年5月22~26日,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交流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22个单位代表192人。会议收到论文186篇,(其中半数以上作了宣读交流),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我国工程爆破技术蓬勃发展的现状。我院提出论文8篇,2人出席会议。同前届相比,本届论文中工程爆破、爆破理论内容明显增,多其中不少出自年青作者。其特点可概括为“两多一少”:即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多,运用电算优化设计、计算多,单纯工程总结少。这表明工程爆破技术逐步跳出感性经验框框,与力学结合日趋密切;年青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10周年之际,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14日至17日在同济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31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收到论文341篇,经审评,323篇收入会议论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精装出版。为了广泛地迸行交流,会议设八个会场进行了论文的宣读和讨论,还针对“电测法及其应用”“图象处理及数据采集”等专题  相似文献   

10.
11月6日上午,第8届全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由中国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承办.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秘书长黄宝清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江学者、同济大学李杰  相似文献   

11.
有色系邱竹贤教授于1983年4月19日至5月4日去日本京都参加第一届国际融盐会议,宣读与张明杰合作的论文“铝电解中的阳极效应”。论文中报导了工业电解槽与实验室电解槽上观测到的高频电流及其干扰问题,是当代文献中少见的,显示出了相当深入的造诣,故受到与会国际学者的重视。新西兰学者威尔奇(Welch)认为,邱竹贤等人在阳极效应理论方面的研究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国际复合医学工程学术大会”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8位著名学者做专题报告,并通过分组会议和各种专题报告交流该领域的最新成果。会议荟萃7200多篇论文,同期举办了第一届复合医学工程展览会。主办方国际复合医学工程学会称,会议的目的在于促进全球复合医学工程科学技术同步发展,注重技术创新,关爱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3.
全国力学、理论力学教学教材研讨会暨《力学基础》教材修订征求意见会于1992年9月2日~6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校党委书记赵小松教授、教务长高安民教授及物理系党政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8位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他们在力学理论力学教材研究方面的成果。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决定成立全国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力学研究会和全国高校理科理论力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漆安慎教授和北京大学林纯镇副教授分别担任力学研究会和理论力学研究会理事长。会议决定下届研讨会将于1994年在云南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综合院校力学教材建设深入发展。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日民商法暨医事法研讨会于2005年3月24-25日在东南大学成功召开。中日双方153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日本学者13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其中日方提交的论文12篇。  相似文献   

15.
每四年一届的国际岩石力学会议,于今年4月10日至15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第五届会议。出席大会的共有30个国家,365名代表,其中我国代表22名(包括台湾省4名)。中国方面被大会录取16篇论文,冶会部两篇。我院采矿系岩石力学教研室林韵梅副教授的《静矿体巷道的位移规律》的论文是其中之一。这篇论文受到了予会代表的重视,认为它既  相似文献   

16.
中南地区首届实验力学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11月14—17日在武汉市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招待所举行。会议正式代表105人,列席代表20余人。会上宣读论文71篇,其中67篇刊入论文集。我校罗一新老师宣读了一篇论文,并刊入了论文集。 会议期间,除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外,还请有关专家作了国内外实验力学现状和发展前看的报告,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从学术交流的情况看来,近年来,中南地区的实验力学工作者、在光测力学中的图象处理及光载波技术,光弹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断裂与损伤力学国际会议召开10月13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的“第五届断裂与损伤力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 and Damage Mechanics V(FDM2006)”在该校逸夫馆拉开帷幕。来自中、美、荚.德、意、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50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该国际会议。会议旨在交流断裂和损伤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不同学科专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会议共收录论文324篇,为“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期刊出版,SCI检索。其中国外论文159篇,国内…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物理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一次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9日至14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30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40多篇论文。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穆斯堡尔谱学研究的新动态,总结了我国在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青年力学协会年会于1987年7月15—19日在兰州科学宫隆重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118人,列席代表5人,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55个单位中,博士后一人,讲师和博士研究生40人,硕士及硕土研究生63人。会议共审定录取了收到的300多篇论文中的175篇。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亚太质量管理会议“暨”第一届太质量管理组织会议”于1985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地区二十九国家和地区的质量管理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我校管理科学研究所钱仲侯、刘秀娟出席了这次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中国铁路运输全面质量管理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论最佳质量点的选定》两篇论文。此外,在会议的“自由论坛”上钱仲候,就《发展中国家质量管理的模式》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