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电影《流浪者》在中国的卖座率极高。电影故事曲折感人,电影插曲委婉动人,其中讲述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主人公拉兹是个能歌善舞、幽默可爱的贼。而大法官拉贡纳特的信条是:“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当拉兹作为被告被带到法庭时,他不知道说这话的人竟是自己的生父。当时的人们认为大法官拉贡纳特的话十分荒谬,毫无道理。说他自认为品格清高,却不知被他审判的贼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几十年过去了,当人体遗传基因这个谜团被揭示之后,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不仅人的细胞组织结构会遗传,人品、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竟然也能遗传。  相似文献   

2.
正因长相和演员徐峥有几分相似,吴斌然常被人戏称为"小徐峥",光头造型的他总是格外抢眼,他调侃说自己是因为拍戏而掉光了头发,一句玩笑话的背后有着诉不尽的辛酸。"当初定下目标一年拍一部电影,貌似是达到了,未来会继续努力!"10年导游,猛然转行当起了网络电影导演,吴斌然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导演梦?本期"心灵驿站",我们与吴斌然一起来聊聊他成为导演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自从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诞生以来,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便踏上了在电影创作史上的辉煌之路。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它在科幻电影制作上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各类电影制作的中“香饽饽”。那我们就从几部经典科幻电影中特效技术的运用,来一窥电影特效的无穷魅力吧。  相似文献   

4.
幽默五则     
恳求多打几枪一天,著名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带着一大笔款子,骑车驶往乡间别墅。半路上,遇见一个强盗,拿着手枪逼他交出钱来,卓别林答应了。但他恳求说:“请帮个小忙,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向主人交待。”强盗摘下卓别林的帽子打了两枪,卓别林又说:“请把我的衣服打两个洞吧!”强盗不耐烦地拿起卓别  相似文献   

5.
奥斯特对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安培和法拉第大加赞赏。安培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地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法拉第评论说:“他突然打开了科学中一个黑暗领域的大门,使其充满光明。”  相似文献   

6.
阅读·评论     
正曹则贤老师把他的新作《惊艳一击》拿给我看,仿佛不知道读书已经是很过时的事情了。我翻阅了一遍,有几句话想要说说:这本书的全名是《惊艳一击: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显然对应于他三年前出版的《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只不过《一念非凡》的30篇故事强调的是物理,而《惊艳一击》的30篇故事更关注于数学。《一念非凡》讲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电影界,有那么一个老爷子,他当制片人拍了20多年的电影,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大片儿。他却又是建筑狂热者,造了十几年的房子,也帮无数人设计过,几乎没有一个不满意的作品。而如今,这个老爷子竟然将他对电影与建筑的狂热合二为一,跑去了古徽州,建起了一座偌大的"电影主题收藏馆"。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象伽罗瓦那样地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了,有人说:如果要在数学史上列举前二十位数学家的话,那么伽罗瓦必定是其中之一,是的,伽罗瓦以他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彻底解决了数百年间悬而未决的代数方程的可解条件,并且在代数学中引入  相似文献   

9.
朋友邀请我去看球幕电影《极限飞越》,他说电影惊险,如若头晕,可闭目片刻,也可中途退场……我顿觉紧张。倾斜的座椅,巨大的半球形银幕,使人看不到银幕的边缘。七声道的立体音响,15千瓦的强大氙灯光源,70毫米的宽体胶片,画面通透清晰,我立刻就鸟儿般地漂浮在了辽阔的碧空……  相似文献   

10.
世间真有"时间隧道"吗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片《时光倒流七十年》风靡全球,首次以电影形式揭示神秘莫测的"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老妇人强行塞给他一只精美绝伦的古董金表,然后对他说了一句让他当时极为莫名其妙的话:"回到我身边来!"8年后,  相似文献   

11.
<正>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他带领团队设计的中银大厦,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他改建的卢浮宫,成为法国人的骄傲。他的建筑精致、美丽,充满人性的光芒。在"建筑艺术"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世人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就如他的好友乔布斯在电子产品界的地位一样显赫。贝聿铭的公共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人类医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大胆质疑,并努力纠正错误,终让科学战胜了谬误,从而赢得后人的敬仰。他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安德烈·维萨里……维萨里领衔创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被誉为"解剖学之父"的安德烈·维萨里(1514-1564)不但是真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而且也可以说是现代医学的创始人之一。正如哥白尼和伽利略开创了地球和天体运动方式的新思维一样,维萨里彻底改变了西方关于人体结构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13.
说起电影《海底两万里》(20000LeaguesUndertheSea),已经是一部相当陈旧的影片了,从科幻片的角度来说尤其如此当我们目睹了“《星球大战》前传”系列那炫目的电脑制作之后,对这种由简单特技拍摄的科幻片,恐怕难免会觉得有些沉闷。但在影片问世的1954年,情况却并非如此。400万美元的高成本制作(在当时的确算是高成本了)不但使它获得了高额票房,还使它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和最佳特效奖,同时获得了最佳编剧奖提名。本片系迪斯尼制作出品。众所周知,迪斯尼以卡通起家,但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拍真人电影,而初拍真人电影的迪斯尼在取材上大…  相似文献   

14.
说起黑帮题材的电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教父》。这部电影于1972年上映,一经问世.风靡一时、影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因为这部影片获得最佳导演奖提名,主演马龙·白兰度更是凭借这部电影摘取了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相似文献   

15.
28年磨一剑,迪斯尼又推出了一部科幻大片——《创:战纪》。正如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所说,《创·战纪》和它的前作《电子世界争霸赛》都当之无愧是电影特效制作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5,(3):23-24,22
虽然关于他的那部电影赢得了四项奥斯卡奖,但数学家约翰·纳什几乎无法从荧幕上认出自己。对于精神疾病尚未痊愈的纳什(他的儿子也患有这种疾病)来说,电影的圆满结局似乎还有欠成熟的考虑。不管怎样,纳什已经重新回到了数学的世界。不久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记者迈克尔·布鲁克斯在意大利利雅斯特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话让我们记忆深刻,多年不忘。故事说得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阿甘作为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当他回国后,记者问他对中国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阿甘回答说:他们什么也没有。也就是说中国人非常贫穷。这句话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自尊心。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亲身经历了那段困难的时期,虽然儿时的印象里家家户户都不富裕,但是我们并没有穷困不堪的感觉,精神生活也是非常地充实。当90年代我们成人时,却听到一个外国人对自己儿时的中国那种评价,的确心里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8.
弗莱明是科技史上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发现了溶菌酶和盘尼西林,并于1945年获诺贝尔奖;但长期以来,在有关他的传记里却是谬误百出。现在到了澄清其中某些事实的时侯了……  相似文献   

19.
正在流行文化中,科幻故事比以往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更像是我们这个真实世界的写照。去年秋天,一位朋友去电影院看科幻片《火星救援》,回来后讲了这样一则轶闻:坐在他边上的一位女士俯下身子低声对她的同伴说,"你知道吗?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这位自认为消息灵通而误导别人的观众似乎并不知道,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  相似文献   

20.
董培林 《世界科学》1989,11(1):61-62
今年的世界比较热,但是究竟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在持久地变热,在气学专家中间还有激烈的论争。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的迈克尔·奥本海默在上周的参院听证会上说,“到下世纪初,世界可能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热。”但是美国国家气象处的首席预报员唐·吉尔曼则是比较谨慎的,他说,“我们不能把今春和夏天在美国局部看到的情况看作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而伊利诺斯大学物理学教授保罗·汉德勒说,“在整个地球史上有多次的变暖和大的变冷,但谁也不知道它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