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辛亥革命中,上海、杭州两地的互动是多方面的。在组织上,上海与杭州两地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海作为同盟会中部总会和光复会总机关锐进学社的所在地,直接领导了上海与杭州两地的反清革命运动。在军事上,上海与杭州在革命中起到了相互支持的作用。在后勤保障上,上海方面在光复前与光复后为杭州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财政与武器装备的援助,有效地整合了上海、杭州两地革命党的资源。上海与杭州之间的联动并非偶然。近代以来,随着频繁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交往,两地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政治上,杭州籍的大多数政要居住于上海。交通上,1909年沪杭铁路全程建成通车,沪杭往来极其方便。新闻舆论方面,上海出版的报纸对杭州影响很大,传播了革命思想,为杭州光复提供了思想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在江西得到积极响应。江西对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江西革命形势的发展,推动了辛亥革命的正式爆发;武昌起义后,江西光复有力地支援了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政权后,江西又誓死捍卫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3.
11年前,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笔者曾写过《美洲洪门与辛亥革命》(《浙江学刊》1981.1)和《关于孙中山与美洲洪门的几个问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2)。后又撰写了《尤列与中和堂》(《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2)。近几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涉猎新的资料,发现南洋洪门会党与辛亥革命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它在辛亥革命中曾起过不同程  相似文献   

4.
蒋翊武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以短暂的一生,矢志于反清革命大业,奔走呼号,始终如一。他是辛亥革命兴起时期的中坚与骨干,是湖北革命和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重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应该从辛亥革命开始;辛亥革命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目前,我国侨居海外的同胞约一千二百万人左右。绝大多数的侨胞和祖国广大人民群众一样,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也是热爱和平,富于革命传统的。在历史上,华侨曾和祖国人民一道向反动势力进行过斗争,在斗争中,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辛亥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三次高潮。这次革命,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本文试就辛亥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的一部分——华侨工人、华侨资本家在辛亥革命前的处境及其对辛亥革命运动的贡献,把自己所接触到的一些文献史料,初步加以整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非常重视辛亥革命的历史研究,他们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中,根据面临的时代课题,在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从不同角度剖析辛亥革命,并从中汲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引领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的理论与实践力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之前,海外洪门并没有体现出与晚清政府之间的敌对态势;辛亥革命时期在孙中山的宣传发动下,海外洪门组织以及成员发生质的飞跃;孙中山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争取海外洪门支持革命,海外华侨结集地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这是辛亥革命前期的一大特点;海外洪门会党由此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而且在经济上给革命的巨大支援和帮助,是辛亥革命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把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历史功绩永载史册.列宁赞誉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旧式的骚动”终于“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毛泽东则指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表明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但就辛亥革命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而言,它又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究  相似文献   

10.
近二十几年来,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却难于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是非进行不可的,并注定将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同时又实行了政治革命,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基本事件,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有暴力革命说、软着陆说;有偶然说、必然说;有共和说、宪政说等等。就长沙辛亥革命而言,它是一场暴力革命,革命的主力新军和会党以武力起义的方式推翻了清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建立了以革命党人为核心的湖南军政府。长沙立宪派在清末政治改革失败后,由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转向为赞同共和,他们与革命派一起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共和成为革命党与立宪党共同的选择。长沙辛亥革命看似军事机密泄露而偶然引起,其实革命前社会的变局,以及长沙革命党人艰苦卓绝的理论宣传、组织建设和武装起义的实践,决定了长沙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贫穷落后依旧,政局更加动荡,对其历史意义与作用提出质疑。其实,两者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的逻辑关系。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复杂繁难,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古今中外各国历史证明,无论人们是否喜欢,革命都是要发生的。辛亥革命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固然需要看到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负面现象,但人们的出发点应是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继续完成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我们固然应该看到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但同样也应看到其成功的一面,承认其历史的意义,这才是客观唯物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几年来,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经历了从否定到被肯定,然后逐渐被捧高的过程.与此同时.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愈来愈低落.其实,从新政的历史背景及其本身内容看,尽管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于中国社会的促进及其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中的作用却难于与辛亥革命相比较.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辛亥革命是非进行不可的,并注定将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既是民族革命,同时又实行了政治革命,它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基本事件,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之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1910年,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进入了十分艰难的年代。在这关键时刻,宋教仁与谭人凤等革命党人审时度势,领导创建了中部同盟会。中部同盟会的成立,不是一个分裂行动,而是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变,对于继续发展革命力量、成功把握革命的时机、促进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11年10月l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神州大地上首次树起了共和国的旗帜。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在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孙中山先生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学术界对此也已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认可。但辛亥革命对海外华侨社会的影响,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近乎空白。本文拟就辛亥革命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下简称“新马华侨”)社会的影响作初步探讨。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述:辛亥革命促使新马华侨更加积极地支持祖国革命与建设;促进新马华侨的联合与团结;有力地推动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广泛地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这几方面的影响是在新马华侨增强了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的作用下产生的,反过来,它们进一步增强了新马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这是辛亥革命对新马华侨社会最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和政论家,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人物。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利用舆论工具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封建专制,鼓吹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时期,他反对革命,反对共和。严复主张坚持渐进式的改良主义,反对突变式的革命。他的政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却与社会脱节。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革新。以城市普通民众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城市普通民众的政治观念、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辛亥革命影响下城市普通民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城市普通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对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它不仅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更重要的是使国民的民主意识,自由思想和共和观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失败迫使国民对半殖民地意识与“欧化主义”进行深刻反思,从而给国民注入了彻底的人格独立意识,维权意识和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辛亥革命对国民思想观念的洗礼、对中国国民主体意识的觉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蒋介石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光复杭州;二是暗杀陶成章。这两件事都与浙江有关,第一件大事,知者甚鲜;第二件大事,功乎?罪乎?众说纷云。“千秋功罪,谁人评说?”本文试图就蒋介石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的作用评述如下,以求教于海内识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