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判断甘肃省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冬训前身体机能状态,对甘肃省24名中长跑运动员冬训前的身体‘生理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等进行了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教练员冬训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长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过程的科学监控愈来愈重视。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试确定一些能够评价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机能的重要指标,为选拔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和改进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淑华  高春刚  翟波宇 《科技信息》2010,(28):I0022-I0022,I0024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在运动员的训练中是比较突出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对世居高原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测试,探讨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特征,旨在找出某些规律,为教练员在高原地区进行科学化训练及选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赛前、赛中和赛后心理训练可增强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成绩,加快身体机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血红蛋白是在运动训练中检查和调整运动量,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它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更为重要.为了进一步验证和探索中长跑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的规律,从1978年10月到1982年6月,我们对体育系中长跑队的33名队员(男26人,女7人,二级运动员16人,三级9人,无等级8人)有计划地进行了近四年的血红蛋白实验.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冬训前机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在冬训前的基本机能和训练情况,2007年11月甘肃省体育科研所对24名甘肃省体工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在冬训前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测试项目及指标包括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体成分和血分类5项30多个指标,目的是要科学地评定负荷量、负荷强度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机能变化,为更科学地运动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发现与培养高原中长跑、竞走等耐力性项目青少年优秀体育苗子.方法:本研究对高原12~17岁青少年运动员共228名累计测试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问卷共5大类指标.结果:(1)高原中长跑、竞走运动员身高,除男子运动员身高达到合格标准外,女子运动员身高均在及格线以下;(2)中长跑和竞走运动员比下肢长A指数明显高于运动员科学选材最高标准,且比大小腿长指数和比跟腱长指数均明显低于最低标准;(3)胸最大吸气围、胸最大呼气围以及胸围指标高原中长跑男女运动员均大于竞走男女运动员;(4)中长跑、竞走运动员血氧饱和度、血压均处于正常范围内(P0.05),但安静心率竞走运动员明显(P0.01)低于中长跑运动员;(5)中长跑、竞走运动员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血液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而睾酮水平中长跑和竞走男女运动员均较低;(6)中长跑、竞走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论:(1)高原青少年运动员表现出了血红蛋白高和睾酮水平低,身高较小和下肢较长的身体形态特征,并且具有较好的心肺功能;(2)中长跑运动员呼吸肌力量较强而竞走运动员心脏机能储备较好、有氧能力较强;(3)中长跑运动员对比赛取胜的期待程度高而竞走运动员意志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自己多年从事长跑的体会,论述心理与长跑的关系,描述长跑运动员在长跑中的精神世界,揭示长跑时心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生理上的变化,阐明心理是怎样主导长跑训练与比赛的,提出长跑运动员要进行心理上的选材,重视对长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能对广大的长跑教练员;运动员及爱好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张晓震  王希芝 《科技信息》2009,(15):391-39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自己多年从事长跑的体会,论述心理与长跑的关系,描述长跑运动员在长跑中的精神世界,揭示长跑时心理上的变化所引起的生理上的变化,阐明心理是怎样主导长跑训练与比赛的,提出长跑运动员要进行心理上的选材,重视对长跑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旨在能对广大的长跑教练员;运动员及爱好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控制训练这一课题,本文针对中长跑项目特点和大学生运动员身心特点等,运用运动训练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采用跟踪训练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此总结了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担剞训练的一般规律,希望能为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科学化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云南植被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云南植被》专著中各种样方资料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建立了云南植被样方资料数据库系统,数据库中涉及到了专著中所有样方资料的植被数据.该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为查阅和研究云南植被提供了科学、快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PUBLIC在云南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分类规则挖掘法(构造决策树)对云南气象进行预报,主要依据PUBLIC构造决策树的算法思想,并在其上作了一定改进,基于1961年至1997年云南气象有关海温距平值、雨量、气温场等大量数据,对云南气象预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4月13日17时至24时发生在滇西、滇南和滇东南的大范围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产生飑线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并从短期、临近预报角度对这次飑线天气过程归纳出预报指标,得出了飑线所引起的强对流天气的落区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此次飑线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情况,以及飑线天气出现时天气和要素变化情况,为更好地提高预报飑线天气的准确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亚洲夏季风对云南暴雨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云南94个气象站1961~1999年5~10月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亚洲夏季风偏早(晚)年或偏强(弱)年,云南5月、6~8月、9~10月及5~10月等关键期暴雨频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夏季风对云南暴雨频数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前辐射站点较少数据较难获取,且现有地表辐射估算模型在云南省的适用性不强,需要探究出适合云南省的高精度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利用气象和遥感数据筛选出海拔、日照百分率等7种因子构建出适用于云南省的多因子综合估算模型(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stimation Model,MFCE),并逐月计算模型中的参数及计算结果的精确度。MFCE模型各月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比其他模型平均增长了0.3;均方根误差分布在16.21~33.73 MJ·m-2之间,比其他模型均有所下降。MFCE模型估算结果及精度较传统模型均有很大提升,该模型的提出对云南省太阳辐射的研究以及太阳能的合理利用提供帮助和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云南2009/2010年遭遇了一次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对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笔者利用2009年11月—2010年4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1km×1km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在构建了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基础上,对2009/2010年云南省干旱情况进行了反演.进一步与昆明、昭通、江城3站实测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后,获得了云南省2009/2010年干旱等级的时空分布情况.基于TVDI的卫星监测结果表明:从2009年11月云南进入旱季以后,全省出现大范围不同程度的干旱;2010年2月、3月干旱情况最为严重,中等干旱面积达到全省的50%以上,严重干旱面积达到全省的27%左右;严重干旱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中东部和南部地区;全省唯有西北的迪庆、怒江自治州较为湿润或者正常.
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滇西北(德钦站、香格里拉站、贡山站、维西站、丽江站、泸水站、大理站)七个站点1961~2010年每日降水量、日均温以及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通过STARDEX Diagnostic Extremes Indices Software得到各个站点的57个极端气候指数,运用散点图分析近50年内滇西北极端气候的变化趋势,并用Matlab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滇西北地区近50年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年日较差降低;异常极端高温连续日数增加,"暖冬"现象更突出,霜冻日数减少,生长期延长;区域极端降水不均衡,连续干、湿日数增加;降水集中的季节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应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风场、温度场、气压场和位势高度场资料,以及云南96个站点的气温资料,分析2007年冬季西伯利亚高压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对云南2007年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冬季云南平均气温和西伯利亚高压均具有显著的10~20 d和30~60 d振荡特征.冬季的4次强降温过程主要受云南平均气温10~20 d振荡的控制,而其30~60 d振荡则是提供大的背景场.2007年冬季,云南平均气温与西伯利亚高压存在超过95%显著性检验的滞后负相关关系,其中滞后18 d左右时负相关值最大.分析4次强降温过程前期的大气环流背景可知,当西伯利亚高压30~60 d振荡处于负位相时,大气10~20 d振荡环流表现出西伯利亚高压发展、盛期、南压和减弱4个时期,后期云南的降温受高压盛期和南压的影响大;而当西伯利亚高压处于30~60 d振荡的正位相时,大气10~20 d振荡环流特征表现为阻塞高压持续维持、冷空气持续向南传播的特征,导致后期云南降温持续时间久,降温幅度大.可见,影响云南地区冷空气的强弱不仅与西伯利亚高压30~60 d振荡有关,与10~20 d振荡也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云南5月雨量与全球海温的关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海温与云南全省、云南东部和云南西部5月雨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海温对云南5月降水在时空上有很好的相关.5月降水与头年11月和同期太平洋海表温度存在有相同的‘-+-+’的相关分布型.印度洋北部对云南东部的影响更显著,而大西洋北部对西部的影响更显著.西部5月雨量与海表温度的相关总体不如东部的好,西部与东部最大的差异是在热带太平洋上.通过头年1月南大西洋海温可对来年云南5月降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云南近50a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县市逐月雾日资料,分析了云南近50a雾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云南雾日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及四季雾日有从北到南有增加的趋势.②云南雾日的发生具有明显月际变化特征.云南全年各月都有雾日发生,主要集中于11月、12月和1月,最多的月份是12月.从季节分布来看,云南属典型的冬雾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冬雾发生区,最大月是12月;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雾发生区,最大月是7月.③近50a来云南全省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为减少的趋势.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近50a总的变化趋势也为减少的趋势.④云南年及四季雾日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6个气候带年雾日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⑤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云南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雾日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即偏暖时期,雾日频次偏少,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