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伴随多种发病机理和并发症,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疾病,急需新型的治疗方法来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通过检索近年来糖尿病治疗中的缓控释制剂的应用,总结归纳出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多肽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和磺脲类药物等,其微球、纳米粒、脂质体、渗透泵片等新剂型的应用可实现缓控释效果,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人体精、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病变,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可相继出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大部分病人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同时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以减轻胰岛负担。因此,合理地应用Q服降糖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磺膨类和双肌类两种。1、横田类降据药物l、l作用原理磺照类药物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用药后血内胰岛素增多,胰岛内含量减少,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室囊虫病冶疗护理中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讲解、对话、交谈等形式 ,并定期检查。结果 :健康教育在脑室囊虫治疗和护理中起到有效的作用 ,使患者积极配合冶疗、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干预 ,能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头痛 ,颅内压升高、癫病发作的频率 ,改善病人与医务人员的配合 ,减轻疾病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Inonotus obiquus)活性成分可降低血糖可降低治疗糖尿病,本综述对其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多糖、黄酮、多酚和三萜,以及降糖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开发新型、无毒副作用的降糖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确定药物副作用发生频率是药物风险-效益评估的关键问题.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性能有限且成本昂贵.随着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增加,基于数据驱动计算方法研究药物-副作用关系成为可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药物-副作用协同传播模型的药物副作用发生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已知的药物副作用发生频率信息构建相似网络,基于已知频率信息在网络中高阶协同传播过程预测药物副作用发生频率.此外,提出一种基于邻域学习的相似网络构建方法,进一步提升模型预测性能.在SIDER 4.1和ADReCS 3.1中获得的真实的药物-副作用频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较于现有最优方法,提出的方法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指标上分别下降了6.98%、7.2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14 d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并采用不同的后续降糖方案,其中,基础胰岛素组48例,预混胰岛素组42例,磺脲类促泌剂组47例.分别于后续降糖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应用0~10 min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结果后续治疗后,基础胰岛素组、预混胰岛素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低血糖发生率与磺脲类促泌剂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基础胰岛素组与预混胰岛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OMA-β、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后续降糖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后续治疗方案适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降糖治疗,在改善胰岛功能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在牛群繁育中.母牛难产经常会发生。遇到难产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诊断和救护技术,就会无的放矢怠误时机,造成母子双亡,使养殖者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临床上对发生难产的母牛,必须细心检查,及时确诊.对症施治,这样才能获得好的冶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学习他汀类药物研究的文献.结果: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的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作为降脂药由于它的安全有效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他汀类对自身免疫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糖尿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他汀类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南瓜多糖、南瓜多糖口服液和颗粒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南瓜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制备南瓜多糖口服液和颗粒剂;建立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灌胃给药21d后观察各组的降糖效果.结果:各给药组给药后与给药前相比血糖下降明显.结论:南瓜多糖、南瓜多糖口服液和颗粒剂对糖尿病大鼠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于1998~2006年诊断明确的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22例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胰岛素和血糖控制良好者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痰抗酸杆菌阳性者转阴,空洞缩小或闭合3/4以上.血糖控制不良者结核病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结论 糖尿病是结核病病发生和恶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结核病难于控制甚至恶化的关键.应早期利用胰岛素正规治疗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其他降糖药物的使用,合理膳食,早期、联合、足量、规律使用抗结核药物,可提高两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将患者按照并发症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114例患者在激素冲击疗法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中性别差异较大,在年龄、体质量指数、c反应蛋白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皮炎、感冒、泌尿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过程中,易发生类固醇糖尿病,在控制各危险因素的同时,治疗期间要及时监测血糖,对于确诊患者应及早采用降糖药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好,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以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的小鼠作为试验模型,选取天尖茶进行糖尿病治疗实验,设立天尖茶水提物高剂量组和天尖茶水提物低剂量组,并以空白组、模型组和喂食治疗药物二甲双胍的阳性药组,通过小鼠体重及日进食量变化,空腹血糖值,血清中INS、TC、TG浓度以及肝体比,对各组小鼠的治疗效果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天尖茶有明显治疗小鼠糖尿病效果.高剂量天尖茶在使糖尿病小鼠多食、多尿、消瘦症状减轻,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提升血清中INS浓度、降低TC、TG浓度上效果要明显优于低剂量天尖茶,与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天尖茶内均含有大量具有降糖作用的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市和平医院内一科就诊的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别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和非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肺癌病灶变化情况及患者皮肤、口腔粘膜形成的副作用情况.结果: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肺癌患者效果显著,但同时对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溃烂等副作用发生率较高.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肺癌效果明显,但易导致患者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溃烂发生,药物应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皮肤粘膜变化情况,必要时应用甲酰四氢叶酸进行解救,综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平卧菊三七提取物对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选用22~26 g雄性ICR小鼠,禁食时间16 h,腹腔注射200 mg/kg四氧嘧啶造模.结果:连续给药14 d,各组均具有明显降糖效果,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多饮多食症状.结论:平卧菊三七提取物能很好地抑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改善多饮多食症状,疗效与剂量无明显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葛根芩连汤是中药经典名方,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观察高速离心分离的汤药聚集物颗粒组分(沉淀)、溶质组分(上清)在高脂高糖饮食(4周)后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Wistar大鼠上的降糖作用,测量体重、空腹血糖,血脂、血浆胰岛素、多脏器SOD活力,阐析该汤剂降糖降脂功效与其聚集物颗粒的关系.由实验得出,葛根芩连汤中的聚集物颗粒组分(沉淀)具有抗糖尿病活性,且此种活性可能经由提升胰腺和肝脏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血脂代谢而达成.  相似文献   

17.
利福喷丁又称环戊哌嗪利福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杆菌、麻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肺结核、麻疯等。临床试用于治疗肺结核、麻疯、化脓性皮肤病和沙眼等共计1200余例,其用药方案属国内首创,每周仅需服用一次,冶疗有效率在96%以上。与现有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等比较,效果更  相似文献   

18.
綬草又名盘龙参,具有滋阴益气、凉血解毒的功效.《湖南药物志》载"止虚热口渴".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消渴"病范畴.故以綬草70%乙醇提取物为受试药,以经口灌胃方式作用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分别于给药7天和14天后剪尾测定血糖,以血糖值作为检测受试药降糖效果的指标.结果表明綬草70%乙醇提取物具有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牛场经常发生的奶牛屡配不孕、不产奶的情况,采用激素类药物对不孕牛进行了药物催奶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1.1药物:  相似文献   

20.
由我校药物研究所徐辉碧教授主持研究的治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非注射吸收新剂型”——胰岛素口腔喷剂日前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期临床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证实:胰岛素口腔喷剂不仅适合I型糖尿病患者  对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目前  治疗糖尿病最有效最基本的药物就是胰岛素  为提高胰岛素透过率必须选用合适的吸收促进剂  以徐辉碧教授为首的研发人员从化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多肽类大分子透过口腔黏膜的机理  在几十个处方之间进行精心筛选和比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34
由我校药物研究所徐辉碧教授主持研究的治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非注射吸收新剂型”——胰岛素口腔喷剂日前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一期临床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证实:胰岛素口腔喷剂不仅适合I型糖尿病患者,对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目前,治疗糖尿病最有效最基本的药物就是胰岛素,为提高胰岛素透过率必须选用合适的吸收促进剂,以徐辉碧教授为首的研发人员从化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多肽类大分子透过口腔黏膜的机理,在几十个处方之间进行精心筛选和比较,最终选用了一种无毒、安全、有效的促进剂,研制出了胰岛素口腔喷剂的最佳处方.药品处方经过动物试验阶段,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已达到25%~30%左右,降糖率超过55%. 专家认为,在人体上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新剂型的效果,胰岛素口腔喷剂正式投入规模生产后,可望为国内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