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青海省格尔木四角羊沟西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具典型的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特征,该类矿床在空间上具有"三位一体"的控矿格局。本文在分析矿体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础上,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多方面对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对四川省小金县小草坝铜钼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上统侏倭组、新都桥组和第四系,矿床类型属于矽卡岩型钨钼矿类型,矿石主要结构为鳞片状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为侵染状构造、脉状构造。总结出区内铜钼矿受构造、蚀变带和岩浆岩控制的特征,提出区内铜钼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家坡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刘家坡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金矿化特征、控矿因素、成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刘家坡金矿是一种新的微细浸染型和构造角砾岩型金矿化。受下石炭统沉凝灰岩、不纯灰岩层及桃圆——云Bing寺区域断裂控制,而矿体直接产于层间构造破碎带与舍矿构造复合地段。此外,岩浆活动、热液蚀变对金成矿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质工作,对该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和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等特征,复兴村金矿床以1、3号矿体为代表主要是赋存在闪长岩中的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其次是以5号矿体为代表赋存在大栗子(岩)组与珍珠门(岩)组接触部的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贫硫化物细粒浸染型矿石,选用单一浮选四次精选的选矿工艺金回收率为82.02%。总结了成矿地质条件并确定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兴城市仁合大屯钼矿位于兴城市郭家镇境内仁合大屯村,是一小型钼矿床,本文阐述了兴城市仁合大屯钼矿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花岗闪长岩是本区唯一的赋矿围岩,围岩中见面状钾化现象,含钼石英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床类型为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钼矿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形态、产状、品位以及矿石类型、矿石质量特征介绍,分析研究了矿区地层、构造、矿(化)体蚀变带分布特征以及与成矿的关系,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提出了在该区寻找大中型铁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秦岭某金矿的矿床含金断裂构造应力变化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床控脉断裂表现为逆断层时含矿断裂打开,利于成矿流体停积,与实际地质特征相对应,为矿区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搜集相关地质资料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前人的工作成果,对不同产地软玉的矿床类型、矿物学特征和鉴定方法进行综合评述.本研究将软玉视为非金属成矿系列,运用矿床学理论对软玉矿床类型和成矿机理进行分析,将软玉矿床分为矽卡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蚀变型两大类,对各类型矿床产出的软玉进行矿物学对比,旨在对软玉的找矿潜力和鉴定方法提供...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省两当县太阳寺金矿区地处西秦岭北部成矿带上,其金矿床类型主要为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具有多金属成矿特点。该矿主体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期,矿体后期受多期次、多方位的断裂及褶皱控矿改造,痕迹明显,侵入岩与矿体的时空关系密切,矿化蚀变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羊里尾沟金矿位于西倾山-南秦岭陆缘裂谷带西段的白龙江复背斜北翼,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金矿床之一。金矿化主要赋存于泥盆系、石炭系炭质板岩、薄层灰岩夹板岩和角砾岩等岩石中,矿体受NWW向和NNW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与金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雄雌黄矿化等。基于此,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控矿因素,明确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羊里尾沟金矿受地层、岩性及构造等因素的共同控制,属于中低温、同生沉积、变质改造及构造叠加的细浸染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甘肃省小城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尤为频繁,县及其以上城镇受灾面达59.3%,灾害损失十分严重.为减轻和避免小城镇建设中的地质灾害,应在小城镇选址及规划阶段加强地质环境及灾害危险性的勘查,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并加强开发建设项目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进行地质灾害开发性治理.  相似文献   

12.
蛇绿岩铬铁矿形成环境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蛇绿岩中所附存铬铁矿的形成环境及其成矿机制做了简略回顾.就豆荚铬铁矿而言,其富铬型铬铁矿形成在岛弧环境,富铝型铬铁矿形成在洋中脊或弧后盆地环境,而富铬富铝型铬铁矿的形成被认为是经历了从洋中脊到到岛弧环境,同时回顾了蛇绿岩铬铁矿可能的3种成矿机制,即堆晶模式、混熔模式和熔融再造模式,并认为查明铬铁矿及其围岩的构造演化和铬铁矿与围岩的地质关系可能才是正确描述铬铁矿形成模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地质灾害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甘肃省城镇地质灾害统计调查资料,建立了甘肃省城镇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地质灾害图形显示、统计、查询、编辑等功能,初步进行了有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析,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在防灾规划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防治进展情况,指出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甘肃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横跨我国3个地势高亢阶梯带,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全省有83个县级以上城市,城镇人口900余万人,其中有64个城市位于山地(河)沟谷区,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的城市达到45.8%(38个),按人口则占全省城镇人口总量的70%以上(650万左右),影响的固定资产约占全省城镇的40%.以下探讨了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临清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霍公路(甘肃省临泽至清水段)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着重对发育在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泥石流(洪水)、土壤盐渍化(盐胀变形)、风蚀沙埋等较为特殊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稳定性、易发性及危害程度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并对今后在该地区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陕甘川相邻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区,资源潜力巨大,金、铜、铅、锌为区内优势矿产,划分了主要矿床类型,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提出了“线一环结合,凹凸兼顾;区别矿种,着重类型;活用物化遥重异常”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历史旱涝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525年旱涝等级资料累积等级及跃变分析表明,甘肃日趋于旱化,其中,中部和河西地区最严重,陇东次之,渭水流域最小。河西,中部,陇东和渭水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近525年来中部地区气候跃变不明显。近200年来河西地区气候跃变系数具有与陇东、渭水流域相反的变化趋势。近百年来旱涝等级资料的第一主成分有显著的3年、8年、11年周期、第二主成分有14年、29年的周期。通过对主成分与近50年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至今,甘肃省已完成10多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但是对防灾减灾效益的评估保持在定性分析的水平,并在野外调查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北道区的社会环境与地质环境条件,应用费用效益分析评价原理,对天水市北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益做了定量分析评估,从而为优选防灾方案及决策防灾费用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