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南北极     
关于南北两极的秘奥,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发达,已渐渐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北冰洋中的岛屿已成为各国探测的对象,工作人员纷纷前往,美苏等国的北极工作站早已推进到北纬83度地方。但南极大陆还罕有人迹可寻,而南极是地球最大的神秘宝藏。它的面积两倍于美国,大部分深藏在数千呎厚的冰雪里,冬天温度低至摄氏零下一百度,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在南极的大陆度过冬天,根本没有方法估计南极冰冠下究竟埋藏些什么矿产,第一流的科学家也只能估计冰的厚度大约是一万呎。冰  相似文献   

2.
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不久前美国生物学家从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提炼出一种引起动物冬眠的蛋白质。它可能是在大脑中制造的,类似一种荷尔蒙,科学家称之为冬眠激素。科学家们在盛夏把冬眠激素针剂注入土拨鼠、蝙蝠身上,这些动物则有规律地长时间沉睡。他们又在根本不冬眠的猴子身上作试验,  相似文献   

3.
嗜热细菌是指在55℃以上的环境中能够生存繁殖的细菌。主要分布于温泉、堆肥、厩肥等高温环境中。中度嗜热细菌如一些嗜热的芽孢杆菌,其最高生长温度约为75℃。高度嗜热菌如栖热属(Thermus)的细菌其最高生长温度至少可达120℃。显然,这些高温条件对于一般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来说足以使它们变性。嗜热细菌能够在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湖泊沉积物不同深度处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选取太湖梅梁湾作为采样点,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比较湖泊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中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细菌种类和相对丰度与当前已有的可培养细菌研究结果一致。细菌群落结构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相邻近的沉积物分层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度较高;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沉积物中优势菌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层沉积物与底层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相差较大。鉴于氧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可以推断氧含量的变化是造成湖泊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也是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微量量热法对嗜热菌、嗜冷菌热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极端条件下细菌生长的热动力学模型,用微量量热法研究嗜热菌,嗜冷菌的热动力学性质,分别测量了嗜热菌,嗜冷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热谱曲线,求出了细菌生长的动力学参数与活化态的活化参数,并通过计算机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细菌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及生长温度范围,试用非线性理论解释了细菌生长过程中熵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寒冷的冬天,许多动物都会冬眠,那么人类能否冬眠呢?国际冬眠学会主席马伊尔宣称,他和另一位科学家安德鲁发现了两种会引发动物冬眠的基因PL和PDK-4,这两种基因能控制和启动一些酶,改变身体耗用糖类以取得能量的习性,负责指挥动物肌体在严寒下多燃烧脂肪,少消耗糖, 并多储存一些葡萄糖,从而进入冬眠状态。科学家认为,冬眠有可能减轻航天员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冬眠技术还可用于医学。美国陆军的科学家有意研究让伤兵进入冬眠状态,在把他们安全地从战场上送到医院前,避免伤势进一步恶化。冬眠研究在保存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上也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荟萃     
耐摄氏1000度高温的纸最近,日本兴人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耐摄氏1000度高温的无机纤维纸。这种无机纤维纸是用比例大致相同的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混合在一起,然后用特殊的粘接剂制成的,即使在摄氏1000度的高温也不会燃烧和熔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不同的水生植物处理系统中,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解磷细菌的数量均有差异,且沉积物的磷含量与解磷菌的数量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2017,(2)
正2016年12月26日,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公布了维加奖评奖结果,2017年维加奖将颁给中国科学家姚檀栋教授,以奖励他在青藏高原冰川与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姚檀栋院士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  相似文献   

10.
气候工廠     
从美洲墨西哥灣流出的灣流——一条温度高达華氏八十度的暖流——向东北横渡大西洋后,遍歷西欧各海岸,使这些地方享受着温和的气候。灣流流到北冰洋新地島(屬苏联)后,就轉向西北去,消失在北冰洋中。离这灣流愈远的海岸,天气就愈寒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自1999年7月1日于上海正式启航起 ,至9月9日靠港为止 ,共历时71天。本次北极科学考察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北冰洋的海、气、冰相互作用综合研究”。考察的具体科学目标有3个 :一是探讨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二是了解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影响 ;三是了解北冰洋临近海域的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中国渔业发展的影响。共有来自海洋、生物、大气、地质、海冰等近10个学科的124名科学家参加了本次科学考察 ,其中来自大气、海洋、海冰等多学科的科学家在北纬75…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一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琳·翁纳斯一次测水银的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时,意外发现:水银在摄氏零下269度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金属在某一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电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注意,科学家们立即想到,如能把目前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电力  相似文献   

13.
衡水湖样品中粘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衡水湖区域采集的水样、泥样、草样以及岸上沉积物样品预处理后,利用兔粪诱导、滤纸诱导、滤膜过滤等方法进行了粘细菌分离,共纯化得到24株粘细菌.根据营养细胞、粘孢子、子实体和菌落形态等特征可将所分离纯化粘细菌鉴定为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囊球菌属(Angiococcus)、原囊菌属(Archangium)和粘球菌属(Myxococcus)4属.首次从淡水环境中分离出粘细菌.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的印象中,冬眠似乎是变温动物才干的事儿。其实,其他很多动物也会冬眠呢!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种哺乳动物的冬眠情况吧。熊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大型哺乳动物熊,就有冬眠现象。它们一般在树洞或岩穴中冬眠,时间可持续四五个月。在这期间,它们像是在假睡:一被惊扰,就会醒来。偶尔,它们会出洞活动。此外,熊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在冬眠期间不排泄。不排尿的话,它们能用肾壁将氮化合物吸收后当成养分。现在,一些科学家正探索利用熊的这一"绝招"治疗人的肾病。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3,(3):44
科学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的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了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中的蛋白质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河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布情况, 于2014年春秋两季采集长江下游6个断面的水体和沉积物样品, 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方法, 根据优化序列与自建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hzsA, hzsB, hzsC, hdh数据集的比对结果, 计算各基因相对丰度。结果表明, 水体溶解氧浓度较高导致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丰度极低, 而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较高, 平均值分别为4.540×10-10, 4.939×10-10, 4.333×10-10和2.859×10-10。随着温度升高, 秋季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春季。大通、南京和徐六泾沉积物中各基因相对丰度较高, 这与人类活动扰动的增强以及入海口盐度升高有关。物种分类鉴定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属水平上以Candidatus Brocadia和Candidatus Jettenia为主。厌氧氨氧化细菌标记基因相对丰度与NO2--N,NO3--N和NH4+-N等理化因子相关, 并且, 由于NO2--N浓度远远低于NH4+-N, 因此NO2--N浓度是长江下游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7.
嗜热菌分离筛选及分子分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厦门周边地区温泉采集得到样品,在75℃和80℃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并分离得到60株嗜热菌.为了从大量的菌株中筛选出不同的菌株,有效地简化筛选过程,应用了细菌全蛋白SDS-PAGE电泳、RAPD和16S-23S rDNA间隔区比较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中筛选得到7株种属不同的嗜热菌,并进一步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关系,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到2060年夏季,人类将再也无法在 北极看到漫天冰雪了。美国科学家2005 年9月28日说,覆盖在北极的冰盖已连 续数年明显萎缩,去年9月19日北极冰 盖的面积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如果照此速 度发展下去的话,北冰洋在本世纪内就能 迎来冰消雪融的夏季时光。  相似文献   

19.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108-108
意大利海洋科学家,详细研究自全球数十个地点取来的海洋沉积物样本。这些样本采集点的深度从183m到足以让人粉身碎骨的4603m深不等。他们研究发现,沉积物样本中病毒数量高得惊人,其中有一种病毒出乎意料能有效驱动所谓的碳循环。这些小型病原体会感染深海的微型生物(原核生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热带盐场域近海及潮间带沉积物可培养细菌遗传多样性,从海南莺歌海盐场域近海及潮间带沉积物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菌株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株分离自近海沉积物的细菌菌株均属于Bacil-lus;8株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细菌菌株分为5个属,分别为Acinetobacter、Massilia、Pseudomonas、Pantoea、Paenibacillu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自近海沉积物的菌株YGHWSB2、YGHWSB3、YGHWSB4、YGHWSB5、YGHWSB6、YGHWSB10、YGHWSB21与B.amyloliquefaciens聚为一支,而菌株YGHWSB13、YGHWSB30与B.altitudinis、B.aerophilus、B.stratosphericus、B.xiamenensis聚为一支;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的菌株聚类较分散,YGHISB1、YGHISB2、YGHISB3、YGHISB4与A.johnsonii聚类;而其他4株菌株YGHISB5、YGHISB6、YGHISB7、YGHISB8分别与4个属的菌株M.haematophila、P.psychrotolerans、P.eucrina、P.peoriae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结果展现了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见莺歌海近海沉积物中可培养细菌资源分类地位单一,而潮间带沉积物由于所处环境变化多样,可培养细菌资源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