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组分混合物自然对流冷凝传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互溶性双组分混合物在水平光滑管上的自然对流冷凝传热性能。文章推导出了双组分理想混合物的需点与泡点之间的温度差计算公式。利用这一公式提出了双组分理想混合物在大空间水平光滑管上全冷凝时的传热膜系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2.
空气横向掠过花瓣状翅片管传热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空气横向掠过花瓣状翅片管的传热强化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比较了七种花瓣状翅片管的传热强化机理与性能,给出了包括翅片参数在内的传热准数与流体阻力系数关联式,找出了较佳翅片参数范围。本文还比较了花瓣状翅片管与波纹状高翅片管的传热强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花瓣状翅片管在节省空气换热器管材消耗方面明显优于波纹状高翅片管。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花瓣形翅片管(PF管)在水平套管之环形通道内强制对流冷凝的传热性能及传热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R113在PF管外的冷凝给热系数是光滑管的11~18倍,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及观察实验现象得知:由于PF管具有特珠的翅片结构,既能充分发挥冷凝液的表面张力作用,又能干扰气液两相流的流态,增加边界层的湍流,因而对强化套管环隙间冷凝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水蒸汽重量百分含量为10-35%的空气-水蒸汽混气纵向流过翅片管时,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的对流传热。研究表明,由于水蒸汽在翅片面上的冷凝,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的对流传热系数高于翅片管与干气体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并且翅片间距越大,水蒸汽冷凝使对流传热系数增加的程度越大。从理论上对实验现象做出了较好的解释,并给出子有冷凝发生时,翅片管与空气-水蒸汽混合气间对流传热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推荐了窄缝隙通道内双组分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计算式,初步探讨了强化传热的途径,研究还发现混合物沸腾的两相流不稳定性较纯组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非共沸混合物在强化管管束外冷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共沸混合物R11/R113在花瓣型翅片管管束外的全冷凝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花瓣型翅片管能较好地强化非共沸混合物R11/R113的冷凝以及管束效应很小。还讨论了平均冷凝传热系数与摩尔分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常用冷凝器的特点,阐述了几种翅片管的强化传热机理及其在冷凝中的应用现状,对工程实际中冷凝器的强化传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平冷凝强化传热管的传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R11为工质,测试了饱和蒸汽状态下水平冷凝强化传热管-低肋管、C管、以及双侧强化传热管GC管的传热性能。并与同工况条件下测得的光管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被研制的GC管总传热系数比光管提高4倍多;而相应的管内侧冷却水流动阻力系数平均为光管的7倍多。最后运用熵分析法对水平冷凝强化传热管的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GC管的强化传热性能优于DAC管(另一双侧强化传热冷凝管)等水平冷凝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冷却水在换热器管程流动并与壳程的热油逆流换热条件下,对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与压降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光滑管进行了对比.在相同壳程Reynolds数下,三维翅片管的壳程Nusselt数是光滑管的2.2-2.9倍,而压降是光滑管的2.3倍左右.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0对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和光滑管换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螺旋流条件下光滑管表面速度矢量均匀、稳定,而三维翅片表面的速度矢量因翅片激发流体而产生湍动和不规则的二次流,从而强化了流体的对流传热.对于螺旋隔板三维翅片管换热器,壳程Nusselt数和压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计算值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分别为6.3%和9.8%.  相似文献   

10.
推荐了窄缝隙通道内双组分混合物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计算式- 初步探讨了强化传热的途径, 研究还发现混合物沸腾的两相流不稳定性较纯组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温度为30℃时,对纯工质R12、R152a及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水平单管外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混合工质的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均低于纯质R152a,但高于纯质R12;(2)对于光管,R22/R152a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纯质R12的1.34 ̄1.43倍。低助管为1.15 ̄1.35倍、双侧强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二元混合蒸汽凝结放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混合蒸汽凝结放热模型,分析微分方程组的无因次数,推导出竖直管内二元混合蒸汽膜状凝结放热的特征量,并通过对乙醇/水混合蒸汽的凝结放热实验研究,得到了一个适用于乙醇/水混合物系的凝结放热通用准则方程,同时,应用平衡设计方法进行乙醇/水混合蒸汽冷凝器的设计,对本实验所得凝结放热准则式和传统的竖直管内蒸汽凝结放热准则式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本实验准则式的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管外轧肋以强化凝结换热的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但定量描述这一强化过程的理论工作还远远落后于其应用程度.本文从肋管强化凝结换热的机理着手,经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对Borovkov 模型作了两个方面的修正:一是肋峰区与肋谷区凝结液压力差项的确定;另一是水平肋管底部凝结液附着区域的求取方法.从而建立起全面描述水平肋管外凝结换热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修正后的模型较原模型更加合理完善.为验证理论工作的准确程度,通过实验测定了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并与理论计算值作了比较,比较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水平低肋管加多孔导液带的凝结换热的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实验测得多孔导液带的渗透率k。计算结果与本文作者所做的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三维扩展表面管轴向槽的形状和深度对换热的影响,三维扩展表面管加多孔导液带组合的凝结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向槽的形状和深度的影响均为10%左右。组合方法是强化水平低肋管凝结换热的有效方法,对乙醇,可提高凝结换热系数达152%,对于水蒸汽达185%。  相似文献   

16.
The special formulation that allows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heat transfer problems within fin assemblies with very large aspect ratios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Numerically, it consists of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n the wall region an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 the fin region This modified BEM makes tractable a large class of heat transfer problems in the long and thin domains which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垂直布置闭式热虹吸管冷却段内两相流凝结换热特性,讨论了凝结换热系数的预报方法,提出了考虑上升蒸汽速度和液滴夹带现象后的凝结换热系数预报模型,计算表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