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聚类分析法建立总量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导出增长速度方程,给出科技进步测算方法。最后测算了甘肃省1985~1987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余值法及生产函数法对皖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科技进步水平作 了测算,定量刻划了该区域工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现状,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增长速度方程测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长速度方程是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大小的常用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实践中。关于产出总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等确定还存在很大分歧,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的异常值也缺乏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讲,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区间。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产函数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评价技术进步经济经济效果的计量经济模型,并结合港口企业的生产特点,进行了实例测算。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生产函数形式的基础上,由农业产出量,物化劳动、活劳动投入和非控制变量构成富有新意的生态经济生产函数形式的模型。利用该数模,采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相结合的混合数据,计算出省农业科技年平均进步率。并将它和农业技术综合指数建立了指数方程,得到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贡献率波动间接了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升降,印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增长速度方程和增长函数法的测算结果判断,甘肃省1991-2005年期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大体介于32%~41%之间,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因此,未来必须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科技进步的测算,大多都是基于Solow增长速度方程作为“余额”来计算,这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国内政治,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文中采用自校正Kalman滤波技术将科技进步因素从“余额”中提取出来,实现科技进步的精确测算。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东省1995~2009年间的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和就业人数,采用基于Solow思想的C-D生产函数,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生产总值与科技进步的动态关系,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前沿动态生产函数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DEA面向输入的C^2GS^2模型建立生产序列前沿,构造了有偏技术进步Cobb—Douglas动态生产函数的前沿Tinbergen方程,并求解有偏Tinbergen方程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分方程,建立了有偏技术进步的前沿动态生产函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模型(生产函数模型)对广东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测算及分析,我们总结出了科技进步对我省农业发展贡献的特点:科技进步贡献比重大,广东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贡献增长快,促进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提高各生产因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山区工业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状况,准确、科学地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工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描述生产活动中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模式多种多样,模型参数的估算方法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是否依靠和实现了技术进步是区分粗放型、集约型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优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动态生产函数法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关于技术进步测算的经典理论,通过对辽宁省1986~2008年相关数据的收集与测算,得出其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6.9%(一般来说,50%是分界),表明辽宁省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而分析了辽宁省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现状,特别是通过横向比较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感器已成为当今科学技术进步的代名词,它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文章着重从应用的角度,阐述了传感器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应用索洛模型对水利科技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索洛增长速度方程,采用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水利科技贡献份额进行了定量测定。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的水利科技贡献率,其基本趋势是逐年递增的,资金的贡献率表现比较平稳,也有缓慢递增的趋势,而劳动力的贡献率则基本上是逐年递减的。按照同时段同口径与我国其他行业的科技贡献率相比,水利科技贡献率略低于农业科技贡献率,与建筑业科技贡献率大致相当,远低于第三产业科技贡献率。进入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既要依靠稳定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推动。根据影响水利科技贡献率的因素提出了促进水利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现行计算治涝效益价值量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实用方法—实际年系列法.通过选用生产条件相似、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进行相关分析来计算治涝效益,较好地消除了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其它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文中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条件、实际年系列和对比区选用原则、治涝效益增长率及其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关分析模型检验方法.计算实例表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物理学,特别是近代物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文中述及近代物理学起源于17世纪,经过一百多年(1666~1800)的发展,在欧洲近代的科学观念开始萌芽,并逐渐开花、结果。到19世纪近代物理学有了长足进步,并大大刺激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使整个物理学出现了革命性的进展。此后,从1930年开始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以固体物理学和液体物理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为标志的近代物理学蓬勃兴起。本文认为,物理学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是一连锁循环,而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又是一连锁循环。因而世界各国竞相重视,大量投资于物理学尖端的研究。本文后部分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1600年后中国科技发展长期停滞,落后于西方科技300年。最后,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了高度评价,并预言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尔后探讨了定量数学模型索洛余值法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定量数学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资源约束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引起的对经济潜在增长拖累的"增长阻尼"假说,在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测度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约束的测度模型。依据此模型,利用1979—2012年的数据样本,分别测算能源、土地和水资源对山东经济增长的阻尼系数。结果表明,能源和土地资源约束是山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两大主要制约因素。山东省应把突破能源和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制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依靠创新驱动降低对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压力,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确定弹性系数的一种直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弹性系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利用势分析方法 ,根据实际统计资料直接计算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此计算方法具有数学推导严格、理论假设条件少、计算结果稳定、使用方便的优点 ,可广泛适用于不同行业、区域科技进步研究中弹性系数的确定 ,进一步充实了科技进步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