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一带碱性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72.40%-74.17%)、富碱(w(Na_2O+K_2O)=8.41%-10.40%)、低钛(w(TiO_2)=0.20%-0.40%)、贫钙(w(CaO)=0.38%-0.70%)的特征,岩石显著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Y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为5.1-10.5),明显亏损Eu(δEu=0.19-0.2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Sr、Ba、Ti等元素的强烈亏损,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蕴都卡拉一带A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先存的俯冲洋壳或富Nb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的拉张构造环境,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山东段苏家山高Mg埃达克岩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苏家山花岗闪长岩位于北祁连山东段,老虎山弧后盆地残留体北侧,侵入于原奥陶系阴沟群及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在空间分布上与米家山、扁强沟、清凹山、黄家凹山、银硐梁以及东侧南华山花岗岩共同构成长约220 km的花岗岩带,沿NW-NWW向展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苏家山花岗闪长岩富Na贫K,属钙碱性系列;高Sr低Y,Yb,高Mg#,Ni,Cr,可划归高Mg,Sr低Y型花岗闪长岩;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及HREE,(w(La)/w(Yb))n>22,δEu轻微负异常;K-Ar同位素年龄为425 Ma.结果指示:苏家山花岗闪长岩具有高镁埃达克岩的特点,是在早古生代晚期北祁连东段造山作用过程中,滞留在地幔楔中的老虎山弧后盆地俯冲板片发生部分熔融,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明显的交代作用而形成.与此同时,阿拉善古陆南缘也卷入了造山作用,埃达克岩浆作用使陆壳在垂向上得以生长.  相似文献   

3.
莫花以力更花岗岩体位于晚古生代内蒙古中部东西向白云鄂博-赤峰花岗岩带上,主量元素分析显示:富硅、铝,碱中等,相对富钾,贫钙、镁,岩浆分异演化程度高,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低,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低,具有较强的铕负异常;富集K、Rb、Zr、Hf、Th、U等,亏损Ba、Sr、P、Eu、Ti等.综合分析表明:该区花岗岩体10~4×w(Ga)/w(Al)、w(Zr)+w(Nb)+w(Ce)+w(Y)、过碱指数、w(Nb)/w(Ta)等特征值均接近Ⅰ型花岗岩,相关判别图解说明莫花以力更花岗岩体应属高分异的Ⅰ型或S型花岗岩,而W(P_2O_5)0.12%, w(SiO_2)与w(P_2O_5)呈负相关关系,这一典型特征区别于S型花岗岩,认为莫花以力更地区花岗岩应属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构造背景分析均表明该区岩浆活动可能与后造山构造环境的拉张减压条件有关,与之相关的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的拼合时间可能为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陶来北部侵入岩体位于阿拉善地块,宗乃山--沙拉扎山晚古生代陆壳基底火山弧构造带中段,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组成.通过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梧桐沟石英闪长岩体具有中硅、中等富铝、相对贫钠富钾、钙镁质量分数中等特点.阿门尚德石英闪长岩硅质量分数中等、富铝贫碱、相对富钠贫钾,钙镁质量分数较高.两个石英闪长岩体稀土总量为84.72×10-6~121.79×10-6,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低,重稀土无明显的分馏,具有弱负Eu异常.花岗闪长岩高硅、富铝、碱中等、富钠贫钾,钙镁中等,稀土总量为228.17×10-6,轻、重稀土比值为34.93,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重稀土分馏较好.花岗岩高硅、富碱、铝中等、贫钠富钾,贫钙镁,稀土总量为89.2×10-6,轻、重稀土比值为20.81,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分馏较好.4个岩体整体表现为对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Rb,K,中等富集-富集Ba,中等富集Sr;对高场强元素:富集Th,中等富集Zr,亏损Nb,Ti,Y.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陶来北部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研究认为该I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5.
上方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斑岩,但缺乏对其的研究,因此本文系统研究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等矿物组成,含少量其他矿物;微量元素Rb、Th、U等表现富集,Sr、Ti等元素表现亏损,且Sr含量较低;稀土总量(ΣREE)较高,为217.54×10~(-6)~2596.74×10~(-6),轻重稀土比(LREE/HREE)为3.09~4.66,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δEu值为0.08~0.15,δEu亏损明显,δCe几乎无异常;花岗斑岩属于低Sr高Y型花岗岩,并可能有分离结晶作用的发生,且形成过程中岩浆演化相对较强,成岩物质应主要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6.
对曙光村角闪辉长岩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以及锆石LA-ICP-MS U-Pb进行测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iO2平均质量分数为41.38%,具有明显的贫硅特点,明显贫碱,富Al,低K,Ti和P,镁值Mg#平均为40.99,低于原生岩浆范围(68-75),表明岩石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演化;稀土模式曲线向右缓倾,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低,δ(Eu)弱正异常,暗示存在斜长石较弱的堆晶作用;总体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Sr和K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Nb和Zr中等亏损;锆石w(Th)/w(U)为0.66-1.48,且大多具有清晰的生长振荡环带,表明为岩浆锆石;测年结果为(215±2.0)Ma,说明曙光村角闪辉长岩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地幔基性岩浆通过底侵作用,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壳物质发生混染。  相似文献   

7.
明水岩基是甘肃北山北带规模较大的复式岩基之一,野外调查表明,由新井岩体(早期)、明水岩体(中期)和大石山岩体(晚期)组成。其中,新井岩体侵位时代为早石炭世(314Ma),明水岩体形成于晚石炭世,而大石山岩体为中二叠世(273Ma)。通过对岩基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初步认为新井岩体属埃达克岩,具高硅(Si O256%),富铝(Al2O3≥16%)、低镁(Mg O3%)的特征,微量元素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亏损Yb和Y等重稀土元素及高场强元素(Nb、Hf和Ti等);明水岩体岩石中见白云母、石榴石等富铝矿物,A/NCK1.1,属S型花岗岩;而大石山岩体则为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新井岩体可能为晚石炭世早期,红石山洋向南俯冲过程中,俯冲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明水岩体为板块俯冲结束后陆陆碰撞的结果,而大石山岩体为碰撞后陆内伸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甘肃北山红柳沟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05.8±2.9 Ma;辉长岩w(SiO_2)、w(Fe)变化范围大,w(K_2O)、w(Na_2O)低且相对富钠贫钾,辉长岩具有Eu、Sr的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等)和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h、Ce等)和重稀土元素.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红柳沟辉长岩是先前俯冲流体交代过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分异堆积的产物,形成于早泥盆世后碰撞伸展的陆缘环境,指示在早泥盆世北山南部地区由挤压向伸展拉张的构造体制转换.  相似文献   

9.
西准噶尔库鲁木苏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86±10)~(294±4)Ma,加权平均值为290.8±6.2 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岩体具低Si(w(SiO_2)=58.08%~61.57%),高Al,Ca,TFe,富Na贫K,Mg~#为35~38,ASI(铝饱和指数)比值为1.11~1.20且w(Na+K)/w(Al)1.0,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具高Sr,Y,Yb,Ba,w(Rb)/w(Sr)(0.06~0.13),低Cr,Ni,亏损Nb,Ta,P,Ti,富集Ba,Rb,K,U,Zr,Hf以及相对富集LREE,HREE呈平坦型分布,轻微的负Eu异常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石英闪长岩在受到先前俯冲流体交代过的软流圈上涌底侵影响下,垫托在地壳底部的残留洋壳发生部分熔融,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单斜辉石等基性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上地壳长英质物质的混染作用.西准噶尔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软流圈地幔存在不均一性,这可能与本区先前存在多条俯冲带的构造过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
粤北九峰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九峰岩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Sr同位素的综合研究。通过分析和对比,九峰岩体的主量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和亏损Ba,Sr,Nb,P,Ti为特征;稀土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明显亏损;具有低的εNd(t)、高的(87Sr/86Sr)i值和古老的Nd模式年龄。据此认为九峰岩体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大东山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老地壳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