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光源荧光CT是一种获取元素三维分布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该技术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特别是L边荧光CT.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以40 kV下银靶的X射线光管原始光谱为入射光源的常规光源L边荧光CT系统.利用内嵌直径2 mm铂纳米粒子溶液的直径4 mm圆柱模体,探索了单个投影下入射光子数和投影数等因素对于荧光CT成像质量的影响能力.结果表明,单个投影下入射光子数和投影数的增加,均可以提高荧光CT图像的相对噪声比.在总入射光子数一定的情况下,投影数的减少可以有效地提高荧光CT的检测限,这为提高荧光CT系统的探测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色散荧光光谱方法,对308 nm强激光作用下CH3I分子的激发解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对所得色散荧光谱进行了归属,由此确定了主要的荧光产物粒子;依据荧光信号强度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变化关系,研究了各碎片粒子的产生、激发及荧光跃迁过程,确定了对应的反应通道.所得结果对其他多原子分子的激发解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研究了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 银纳米天线对其周围近场区域单分子荧光性质的影响。最优的荧光增益效果在电场增益率和弛豫系数变化率的比值(即优化系数)较大时发生。通过对优化系数的计算, 发现当荧光分子的偶极矩与入射光偏振相同时, 并且在距离纳米天线30~100 nm的近场区域内, 荧光增益效果最佳。讨论了不同偏振方向荧光分子在天线周围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平面以及入射波长变化时对于荧光性质的影响, 可以为金属纳米天线调控荧光行为的实验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研究超短强激光脉冲在空气中形成的等离子体丝上荧光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间接获得等离子体丝上光强分布的方法.实验研究表明,等离子体丝上荧光主要分布在290~430 nm的紫外区域,该区域内的线状谱来自于N2的第二正带分子谱线和N+2的第一负带离子谱线.同时等离子体丝上荧光强度与入射激光能量呈非线性增长关系,当入射激光能量低于11 mJ,荧光强度快速增强表明丝上光强增大,当激光能量进一步增大时,丝上的光强变化缓慢,此时成丝结构逐步由单丝向多丝演化.同时通过研究等离子体丝上光强随光脉冲传输距离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等离子体成丝机制是基于光束自聚焦效应和等离子体散焦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详细地阐述了荧光和透射XAFS实验方法在凝聚态物质局域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利用掠入射表面敏感荧光XAFS,常规入射荧光XAFS,原位透射XAFS分别研究(Ge4/Si4)5超晶格的结构,Si晶体中Ga,Ge,As的结构,超细非晶态Ni70B30合金退火晶化过程的局域结构及变化。  相似文献   

6.
塑料光纤POF之所以能传光是因为光纤具有芯皮结构,光在POF中传输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的,光在S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全反射式锯齿型,光在GIPOF中的传输方式为正弦曲线型;侧面发光POF和荧光POF也是按全反射原理进行传光的,对于单芯侧面发光POF多是由非固有损耗导致侧面发光,而对于多芯侧面发光POF则是由弯曲损耗产生侧面发光的。荧光POF经过特定波长光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且激发光不仅可从端面入射,且可从侧面入射。  相似文献   

7.
<正>广泛分布于亚马孙盆地的波尔卡圆点树蛙在吸收短波光照后,竟然能发出荧光。荧光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物质经某种较短波长的光照射后,吸收光能并随即发出比入射光波更长的光,这个光即称之为荧光。这种现象常被发现存在于鹦鹉、海龟、以及许多鱼类身上,科学家推测这些动物利用荧光可以实现自我保护或进行交流通讯等。然而,这次被发现的却是一种青蛙。  相似文献   

8.
1972年 P.Horowitz 和 A.Howell 等人,首先使用同步加速器作辐射源做 X-射线荧光分析,为分析化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众所周知,X-射线荧光分析,是以 X-射线束作为探针入射到试样中,根据不同元素产生的特征 X-射线荧光去标识元素的。它是一种直接和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常规手段产生的 X-射线强度较弱,而入射 X-射线束的强度又决定了它的分辨率,且在大气中很难准直,本底也比较高。同步辐射加速器作为 X-射线源,则能量可变,强度高且稳定,分辨率较高,准直性好,对分析工作较为有利,可以较大辐度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对苯二甲醛与对苯二胺聚合得到共轭聚席夫碱化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根据能隙(Eg)与入射光子能量hγ的关系,计算了聚合物光学禁带宽度,分别为1.18和1.29,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窄能隙特性.  相似文献   

10.
用背散射进行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子加速器的离子束进行物质分析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它是物质分析中的有效手段,包括背散射(RBS)、质子荧光分析(PIXE)和核反应三种方法。它们各有特点,互相补充,所谓背散射就是能量为1~3MeV的~4He离子束或能量为几百keV的质子束打到靶上,入射离子和靶原子核发生库仑相互作用,部分入射离子发生大角度散射的现象。用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可测得此背散射离子能谱。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理解单液滴撞击不同物性流体湿壁面现象,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方法研究了不同入射液滴韦伯数、无量纲液膜厚度及液膜黏度对撞壁现象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液滴撞击后液膜可分为稳定冠状、飞溅冠状和剧烈飞溅冠状3种形态,入射液滴韦伯数越大,液膜形态变化越剧烈.相同液膜黏度和无量纲液膜厚度下,无量纲冠顶高度随入射液滴韦伯数的增大而升高,且韦伯数越大,到达冠状顶点所需时间越长,冠状维持时间越久.保持入射液滴韦伯数和无量纲液膜厚度不变,随液膜黏度升高,无量纲冠顶高度降低,且到达冠状顶点的时间提前,冠状维持时间缩短;保持入射液滴韦伯数和液膜黏度不变,随无量纲液膜厚度增加,无量纲冠顶高度先升高后降低,但冠状达到顶点的时间以及冠状维持时间均持续增加.相同无量纲液膜厚度和液膜黏度下,无量纲冠顶直径随入射液滴韦伯数的增大而增大.保持入射液滴韦伯数和无量纲液膜厚度不变,无量纲冠顶直径随液膜黏度升高而降低;保持入射液滴韦伯数和液膜黏度不变,无量纲冠顶直径随无量纲液膜厚度的增大而降低.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出了冠状形态的临界韦伯数与无量纲液膜厚度的关系式,以及无量纲冠顶高度和冠顶直径与入射液滴韦伯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在强场中发展了时间相关的光谱理论,提出了一个有很好性质的近似,籍此长脉冲激发体系的计算将变得非常容易,讨论了强场下的连续拉曼光谱,发现产生类荧光散射的入射频率范围比弱场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泵浦光的不同通光方向和偏振方向对Nd^3+:KGd(WO4)2晶体和Yb^3+:KGd(WO4)2晶体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不同情况下对晶体荧光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在设计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激光器时,应考虑合适的泵浦光偏振方向和入射在晶体上的轴向,其中泵光的通光方向比泵浦光偏振方向对晶体的荧光强度的影响更大.对按晶轴切割的这两种晶体,相同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Ic〉Ib〉Ia;对于按折射率主轴切割的荧光强度INp〉INg〉/INm;在通光方向为c轴,偏振方向平行b轴时得到了最大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波长NO-PLIF法,研究激波管内运动激波前后温度场分布.实验中以NO作为温度测量的示踪剂,分别选取波长为225.072 nm和225.282 nm的染料激光作为激发光,获得了较好的荧光图像.对入射激波流场的1区和2区温度分布进行了理论估算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NO的荧光强度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与激发波长有关,当波长为225.072 nm时,荧光强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当波长为225.282 nm时,荧光强度随温度变化而剧烈变化.实验测得的温度分布相对理论估算值的误差约为10%左右,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元组份薄膜的特征X射线强度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提出了入射电子在多元组份薄膜中所激发出的薄膜中各种元素的包括初次X射线和二次荧光在内的特征X射线强度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方法。用这一方法模拟计算了多个薄膜样吕的特征X射线强度比,得到了与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器测定的实验数据相一致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选取几种典型天气,对几种主要入射方式下“智能镜面”将太阳辐射定向反射进入建筑室内的照度、紫外线辐射强度和眩光情况进行实测及比较.结果表明:采取不同入射方式改善建筑室内的天然采光效果是可行的.入射俯仰角不佳会产生严重的眩光,但采取侧后方入射方式时,眩光得到改善;而采取水平入射时,其反射光的照度及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此外,在大气能见度高的天气条件下,太阳辐射的入射率较高、强度较大;而在多云及阴天的天气条件下,紫外线入射率较高,但绝对值较小.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1]的基础上,对垂直入射和倾斜入射两种结构的Crossbar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垂直入射结构讨论了网络尺寸与通道间距、半波电压、通道数目、晶体尺寸之间的关系,得到35°θ45°比较合适.倾斜入射结构讨论了网络尺寸与半波电压、入射o光通道和e光通道的夹角、o光通道间距、e光通道间距、通道数目、晶体尺寸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到菲涅耳反射损耗,得到35°θ45°,-5°αoi5°,γ≈θ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酸度及钛铁试剂(Tiron)、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和聚丙烯酰胺(PAM)浓度对Tb-Tiron-OP-PAM四元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1 实验方法在25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一定量Tb~(3+)离子、Tiron、OP、PAM和NaOH-NaAc缓冲溶液,用水稀释至10ml,放置15min,在1cm荧光池中用波长为344nm紫外光源激发,于550nm处测定荧光强度。入射和出射狭缝均为10nm。2 结果与讨论 Tb~(2+)离子在334nm处吸收很弱。四元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334nm)相应于Tiron的最大吸  相似文献   

19.
李洁  姚香檀  白鹏 《科技信息》2010,(13):145-145,380
对入射位置和入射光斑尺寸对KNSBN晶体自抽运相位共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自抽运相位反射率依赖入射光斑和入射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应用菲涅耳公式对自然光入射时反射及折射光的偏振态与入射角之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对于反射光来说,在布儒斯特角两侧平行入射面的光振动与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振幅之比不是一个对称关系;对于折射光来说,平行入射面的光振动与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振幅之比是单调上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