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了奇异系统的因子分解和级联分解,给出了其因子分解的充要条件是,状态空间X=X1X2,且X1,X2分别是A和A×的不变子空间;级联分解的充要条件是X=X1X2,且X1是(A,B)的不变子空间,X2是(C,A)的不变子空间.进一步还证明了若奇异系统是极小的,则分解后的子系统还是极小的  相似文献   

2.
粗模糊集的链式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f 分解类,给出了等价类的F 分解的另一种形式,并由此提出了粗模糊上、下近似集合的F 分解定理.利用等价类的F 分解形式,讨论了粗模糊上、下近似集合的λ 截集的性质,并给出了粗模糊上、下近似集合 的F 并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3.
高湿度条件下O3在MnOx/γ—Al2O3催化剂上的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γ-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对O3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n/Al摩尔比为1:3,煅烧温度为500℃时制得的催化剂即使在高湿度条件下,对O3也有很好的催化分解效果。XRD,IR,XPS等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锰在反应前后其形态发生改变,催化剂表面有新的的氧物种出现。进一步依据催化剂表面羟基对O3分解的影响,解释了O3在高湿度条件下的催化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一类与区域分解算法有关的空间分解问题,将二阶问题的已有的空间分解结果推广到四阶问题的相应空间中。还证明了一致重迭性条件与Badea条件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时序机全分解理论研究,文章给出了时序机串行全分解中NS型全分解的实现和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给出分解,Ramsey分解和临界Ramsey分解定义后,导出有关上述分解的某些性质和Ramsey数的下界公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描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晶种分解工序的单槽和串联槽的能量传递过程的动态机理模型.应用某氧化铝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揭示了分解温度与其影响因素(过程变量及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当已知生产条件和操作参数时,可应用该模型预测全工序各种分槽的晶种分解温度;当已知各个种分槽的最佳分解温度时,可应用该模型进行生产工艺允许条件约束下的多变量寻优,获取以最佳分解温度分布为控制目标的全工序生产操作优化决策.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工程项目结构分解及其编码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目前该方法的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影响其应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该方法的优化途径--分解对象标准化,分解步骤统一化,分解规则规范化。进而指出该方法新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项目管理信息集成方面,及对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拜耳法生产砂状氧化铝分解过程中最佳分解温度Topt与溶液氧化铝浓度动的关系式。实验用附聚──粘结长大工艺,按最佳分解温度制度进行分解,所得产品砂状氧化铝强度高,AI:8.32~14.02%;溶液分解率η:4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连二亚硫酸钠在碱性溶液中绝氧条件下的分解率。实验结果指出,连二亚硫酸钠的分解率随着温度、停留时间、氢氧比钠和连二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温度和停留时间是影响分解率的主要因素。在碱性溶液中,连二亚硫酸钠的分解反应级数为1.5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比纳米HA与大颗粒或大晶粒HA作为骨填充材料在动物体内的实验效果,通过改变烧结工艺来获得大颗粒或大晶粒HA.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敏感:低于800℃烧结时,粒子长大缓慢甚至没有长大现象;超过900℃后,粒子迅速长大;1200℃烧结时,随烧结时间延长,晶粒呈现不规则长大,并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管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半导体三极管的热敏特性,研制了温度传感器,对其测温原理和电路设计进行了理论及应用的讨论,并将其用于高温脱毒工艺中的温度监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管线钢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力状态下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及应力 状态对层状撕裂的影响。初步研究发现,对由连铸然后经控制轧制生产的管线钢层 状撕裂几乎总是沿中心线偏析带发生。室温下层状撕裂机制很可能为微孔聚集型。 低温下则可能沿偏析带产生脆性开裂。消除或减轻中心线偏析程度是解决层状撕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相变材料的选择主要依据是相变温度.根据实验要实现的致冷目标,依次选定相变温度,再据相变温度选择相变材料.通过加入适当比例的成核剂和增稠剂,以解决无机相变材料的主要问题:过冷现象和分层现象.最终选择、配制出合适的两级相变材料体系,即:Ca(NO3)2·4H2O+4.7%碳酸盐成核剂+1.9%增稠剂体系,和Na2CO3·10H2O+6%硼酸盐成核剂+4.5%增稠剂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高分子链构象统计的旋转异构态二级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了Polymethylene(PM)链在不同温度下连续k个t态构象出现的几率P_(kt),得到150—500K温度范围内P_(kt)与温度T和连续t态键数k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了PM链反式键序列的几率的特性;讨论了聚乙烯单晶在稀溶液中形成时,旋转异构态二级相互作用模型适用的可能性,有助于对结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蒸汽驱生产井井筒温度实时动态监测的目的,以传热学和两相流理论为基础,以能量守恒为依据,基于温度和压力对热物理参数的影响,着重考虑了蒸汽驱受效层对地温梯度变化的影响,推导出蒸汽驱稠油井井筒温度分布的非齐次微分方程,建立了井筒温度场的二维数学模型。据此可直接由井口温度、产量等参数准确计算出井筒温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预防闪蒸、提高泵效提供理论依据。计算的井筒温度与实测温度吻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锆酸铅陶瓷体的过程中,水解—聚合反应条件对所制得的陶瓷体显微结构的影响。考察的条件有H_2O/M(0R)比、原始溶液的稀释度以及水解—聚合反应的温度。其次也考察了干凝胶预烧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口段对流换热对高温换热设备管口区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圆管进口段对流换热对高温换热设备管口区温度场和材料最高温度的影响。针对4个不同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管口的热保护而言,这种影响不可忽略;采用计入了进口段效应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进行管口热设计是合理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微机械加工中恒温腐蚀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个恒温腐蚀系统,用于微机械加工制作中的腐蚀工艺.系统装备了冷凝回流与加热搅拌装置,保证了腐蚀过程中,腐蚀液浓度的稳定与均匀;特殊设计的加热设备,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内藏式温度传感器和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温度控制算法,使腐蚀系统的温度控制更加精确、灵活.与传统水浴恒温相比,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腐蚀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磁过滤器的等离子体沉积装置,在不同温度的Si基底上沉积氮化铌(NbN)薄膜,通过XRD,XPS,SEM等分析,研究了NbN薄的表面表貌与微观结构跟温度的关系,发现沉积温度对掺优取向有较强的影响:从室温到约300℃得到的薄膜在(220)峰表现出很强的择优取向,500℃(220)峰变得很弱,(200)峰表现出择优取向,但不明显,同时,膜层中N和Nb的原子比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后稍有降低,温度升高,δ-NbN的晶粒变大,室温到300℃很难得到完整的NbN膜,而在500℃得以的薄膜完整且光滑,膜层中得到单一的δ-NbN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