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据估计,到1963年年底,北大四洋集团各国约共有武装部队五百九十三万余人,但并非是全部提交集团指挥的。冰岛没有军队。卢森堡约有士兵五千人,但不出兵。穷兵黩武的葡萄牙,因镇压其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疲于奔命,抽不出兵力。英国也因忙于镇压其殖民地人民,不但不能按美国的要求,增加在西欧大陆的驻军,反而调走了一万五千人。法国目前虽有较大的兵力,但不愿把它以前从西德抽走的两个师重归集团指挥。旨在控制西欧的美国,把它驻在国外的一百多万军队中的四十万驻在西欧。至于被美国当作集团侵略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指使和压力下,北大西洋集团国家竭力扩军备战,军费开支非常庞大。近年来,由于发展导弹等新式武器,军费更急剧上升,十五年来几乎增加了三倍,累计达八千二百二十四亿三千三百万美元的天文数字。集团的大老板美国在整个集团国家的军费支出中约占75.2%。 相似文献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手拼凑起来的最大的、最主要的侵略性军事集团。1948年10月,美国纠集西欧联盟的五国(英、法、荷、比、卢)及加拿大,讨论建立这个军事集团问题。1949年4月4日,上述七国,同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该组织。公约于同年8月24日开始实施。1952年2月,土耳其和希腊参加该组织;1955年5月,美国又把西德拉入,共计十五个成员国。这个纠合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貌似强大的军事集团,本 相似文献
4.
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巴黎会议于1956年12月11日开始,14日结束。会前,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美、英、法、三国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美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的两面三刀,引起了大西洋彼岸一片指责声。在英、法,人们公开质问所谓“英美联盟”和“大西洋政策”到底对谁有利。美国对这种情况不能无动于衷。解铃还是系铃人,美国代表杜勒斯行前说将设法“消除分歧,保证团结”。会议结果,杜勒斯为自己规定的这个任务究竟完成了多少? 一面要扩军备战,一面是力不从心杜勒斯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这并非由于杜勒斯缺少才能,或者因为这位美国代表手不辣、心不狠,而是因为美国和它的大西洋“盟友”之间存在着难于调和的矛盾。杜勒斯的第一个任务,是如何阻止这个集团向非军事化方向的发展趋势。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对付这个集 相似文献
6.
北大西洋侵略集团十五个国家,1958年的军备费用将达五百九十五亿八千六百万美元。这是根据这个集团官方人士在今年1月份作出的估计。它的分配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 44,278 西欧国家 13,437 其中包括:英国 4,500 法国 3,490 西德 1,980 加拿大 1,871 相似文献
7.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从一开始成立起便証明是一个排他性的軍事集团,是國际緊張局势的根源之一。在由以美国最富侵略性的集团为首的國际反动势力所策划和建立起來的軍事集团中,北大西洋集团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美國以及英國的外交家和將軍們始終在竭力加强和擴大这个軍事集团。去年5月,由於巴黎协定的批准, 相似文献
8.
9.
美国所策划和领导的北大西洋侵略集团成立的十周年已经黯然度过。美国曾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为这个集团大肆宣扬,艾森豪威尔吹嘘它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安全集团”,并且“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团结的政治力量”。但是这种渲染丝毫也掩盖不住这个声名狼籍的集团的侵略实质和它所处的困境,连号称美国在西欧的“管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最近也不得不承认,北大西洋集团的“真正弱点是成员国的不团结”。事实表明,这十年是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遭受可耻的失败的十年,也正是北大西洋集团侵略面貌毕露、内部矛盾百出,争吵不休并且日益走向四分五裂的十年。 相似文献
10.
一从哥本哈根会议说起在本月7日结束的哥本哈根北大西洋集团外交部长会议中,虽然杜勋斯所坚持的“冷战”调子还是占了上风,发表的公报还是按照着杜勒斯的口吻,极力贬低最高级会议的意义,强调最高级会议要有“很好的准备”作为阻挠会议召开的挡箭牌,但哥本哈根会议所唱的调子并不全合拍是可以分辨得出来的。即以会议的公报来说,它指出这一个集团的成员国正在实行“密切合作而又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政策”,在这个集团的会议公报上第一次出现了“独立”的字样,说明了美国要操纵它的西方“盟国”已经愈来愈困难。此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选取1851-1870年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样本,按照热带气旋在不同海域的路径差异分成5个区域,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气候持续法,建立预报未来气旋中心位置的模型,对1871-2010年每个区域的气旋进行路径预报。根据预报结果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分析每个区域的预报难度,利用小波分析法找出预报难度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结果表明,北大西洋海域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难度呈现从南向北以及从东向西递增规律,靠近大陆区域的部分热带气旋路径发生转折,这些区域的预报难度有所增大。中高纬度区域是气旋路径有旺盛期向衰亡期转折的区域,影响气旋路径的因素较多,该区域气旋路径预报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11
<正>无线通信专业委员会是上海市通信学会的下属分支机构,从19世纪80年代初成立至今已有35年.无线通信专业委员会挂靠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它的基本职责以及主要宗旨是以上海市为重点,在无线通信领域内,为产、学、研等不同类型的单位,提供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科研合作的交流平台,同时与外省市的学会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的ERA-40海表10 m风场资料,对北大西洋海域海表风场的季节特征、长期变化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北大西洋海域的海表风速等值线在各季均大致呈东西带状分布,且由高纬度向赤道表现出高—低—高—低的分布特征。MAM和SON期间海表风速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大值中心分布于北半球西风带海域;DJF期间的海表风速为全年最大;JJA期间的海表风速为全年最小。加勒比海海域常年存在一风速的相对大值中心。从多年平均来看,风速存在一明显的、范围较广的大值区:西风带海域,加勒比海也存在一范围较小的大风区。(2)1958年至2001年期间,北大西洋海域的海表风速以0.0049 m.s-1.a-1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3)北大西洋海表风速的变化趋势表现出较大的区域性差异: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的区域主要分布于30°N以下的低纬度海域,变化趋势在0.01~0.025 m.s-1.a-1左右,西班牙东北部近海的递增趋势最为强劲,达到0.035 m.s-1.a-1以上,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则呈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减,趋势为-0.015 m.s-1.a-1左右,其余海域的海表风速无显著变化趋势。(4)近44年期间,北大西洋海域的海表风速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期为1972年前后。 相似文献
14.
利用耦合地球系统模式(CESM1.0),通过对比有青藏高原的控制试验和无青藏高原的敏感性试验,定性地分析青藏高原对不同季节北大西洋深水(NADW)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对NADW形成的影响机制因季节而异.移除青藏高原后,NADW形成将会减弱,冷季(北半球10月—次年3月)NADW形成的显著减弱是由海洋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黄土古气候代用指标变化曲线与全球冰量变化曲线对比,以黄土地层界线作为时间控制点设计的年代学模型,建立了黄土高原中,北部两个黄土部面马兰黄土高精度的时间标尺。以黄土中的大小40μm颗粒的百分含量作为冬季风代用指标,初步恢复了末次冰期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17.
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模拟了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平衡响应。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 热盐环流强度将减弱约20%; 大气中CO2浓度减半后, 热盐环流将增强约13%。研究结果表明, 热盐环流对外强迫的响应有两个阶段: 瞬变阶段和平衡阶段。瞬变响应主要取决于局地海表热通量和淡水通量的变化, 平衡响应还与非局地热量输送和淡水输送过程有关, 两个过程作用相互竞争。在CO2加倍实验中, 与淡水输送相关联的正反馈作用更强, 导致热盐环流略有恢复; 在CO2减半实验中, 热量输送与淡水输送作用相抵, 热盐环流没有明显的恢复。此外, 海水密度与其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导致CO2加倍和减半实验中热盐环流的响应大小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8.
19.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18,(2)
正在上一期的《人类飞行简史(2)莱特兄弟的飞行王国》中,我们说道:兄弟俩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接下来,人类将向长距离飞行发出挑战。各位读者,请准备好瓜子花生棒棒糖,因为,本次旅途可能会有点长。我们要:飞越大西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