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研究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中国对虾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本文根据2010—2020年每年8月份在该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热点分析和分布重心法,比较分析了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中国对虾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性。结果显示: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中国对虾资源密度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年际间分布范围为(8.69±2.95)~(35.53±8.60)g/h,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随机性;中国对虾分布重心较为集中,均分布在25 m等深线附近,在经度和纬度上分表现出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来回往返的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表明,除2020年存在较弱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他年份均表现出显著的随机分布模式;中国对虾分布的冷点、热点渔区均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局部空间自相关性较低。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明晰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资源的分布规律,可为今后中国对虾资源调查和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挂牌、金属线码和切腹鳍3种标志方法对大规格(平均体长(10.3±0.6)cm)和小规格(平均体长(6.8±0.5)cm)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进行标志实验.14d室内暂养实验结果表明:3种标志方法对日本黄姑鱼平均成活率影响不大;而挂牌标志组标志成功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其中大规格组标志成功率显著高于小规格组(p0.05).除肝体比外,标志鱼的主要生长指标受标志方法影响均极显著(p0.01);饵料转换效率和脏体比受标志鱼体规格影响极显著(p0.01);标志方法和鱼体规格的交互作用对脏体比影响显著(p0.05),对饵料转换效率和肝体比影响极显著(p0.01).3种标志方法中挂牌标志组的多项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金属线码标志组的饵料转换效率和切腹鳍标志组的脏体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切腹鳍可用于短期标志,金属线码标志对鱼体生长影响较小,当日本黄姑鱼体长大于10.0cm时可采用挂牌标志法以提高标志鱼回捕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2003—2005年闽东渔场小黄鱼渔获群体的生态学参数,并结合历史资料和2008年总渔获量,探讨其群体变化趋势及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5年小黄鱼渔获群体的渐近体长L∞为261.17 mm、渐近体质量m∞为217.28 g、生长速率k为0.513 0t、0为-0.601 0(理论体长为零时的年龄)、体质量生长拐点tr为1.234 7龄,总死亡系数为2.215 2,自然死亡系数为1.049 9,捕捞死亡系数为1.165 3,开发比率为0.526 0.与1996—1997年相比,渔获群体优势体长和平均体长略有增大,但与1960年相比,L∞、m∞趋小,生长系数k加大,体质量生长拐点tr提前,群体结构简单化、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化相当明显,说明目前小黄鱼群体的生态状态仍很脆弱.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控制渔业的投入量和产出量,实施开捕规格等有力措施,实现小黄鱼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增殖放流对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资源贡献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1—2016年中国对虾增殖放流的本底调查及跟踪调查,初步掌握了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的资源量在1 097. 75 t左右.结果显示:本底调查中,中国对虾的相对资源密度为0. 43尾·网~(-1)·h~(-1);放流10 d后的跟踪调查中,其相对资源密度为2. 60尾·网~(-1)·h~(-1); 6年内中国对虾的平均放流群体比例达到了97. 16%,平均回捕率为1. 64%,平均可捕量为832. 88 t.数据表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中国对虾自然资源量均较低,且有逐年递减的趋势.通过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资源量显著增大,有效缓解了渔业生产对中国对虾自然资源的捕捞压力,对山东南部的中国对虾资源补充和资源修复方面均起到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特点 ,得出卷口鱼的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 :L =5 0 974 + 33 15 9R ;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 :m =1 395 2× 10 - 5L3 10 62 ,以及卷口鱼的生长方程、体质量生长速度 (dm/dt)、体质量生长加速度 (d2 m/dt2 )、体长生长速度 (dl/dt)和体长生长加速度 (d2 l/dt2 )方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原产黄渤海,浙江海域仅偶见其踪迹。其个体大,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是较理想的增养殖品种。为将中国对虾引入我省自然海域,我们在象山港进行了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试验。关于中国对虾在黄、渤海域的生长情况,已有较祥尽的研究。为了解在象山港放流的中国对虾(以下简称放流群)对港内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及生长情况,本课题组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本文就放流群在港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8.
高位池精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位池养殖的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跟踪测量,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9.613×10-6L3.069,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30~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110日龄、110日龄后为生长缓慢期;生长早、中期(50~90日龄)肥满度逐渐升高(1.33~1.45),趋势显著,此后呈下降趋势(1.44~1.38);拟合出斑节对虾的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t=141.503[1-e-0.009 8(t-0.224 5)],Wt=38.332[1-e-0.009 8(t-0.224 5)]3.069,体质量生长拐点出现在114.6 d.  相似文献   

9.
利用发酵豆粕和发酵杂粕来代替鱼粉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在发酵豆粕等氮替代10%鱼粉的对虾养殖试验中,发酵豆粕组与高鱼粉含量的对照组相比,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非常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在养殖结束时,凡纳滨对虾体质量与体长的比值要高于对照组.在发酵杂粕等氮替代10%鱼粉的对虾养殖试验中,发酵杂柏组与对照组及豆粕组相比,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和发酵杂粕能部分替代鱼粉用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用蜕皮激素作饵料添加剂可提高对虾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平湖县养殖对虾以规格大、出肉率高、优质高产而闻名全省,其重要原因是在养殖对虾上采用了蜕皮激素新技术。中国对虾一生蜕壳约50次左右。每一次蜕壳在虾体长度和重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等量级,特别是后期长重长粗阶段,对促进高产优质更为明显。但蜕壳周期也随对虾生长发育和长大有所拉长。另外,对虾有以大吃小互相残食的习性,如提高蜕壳整齐度,可减少互相残食的机会,相对提高成活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