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地山是一位独树一帜、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其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学界对《空山灵雨》的研究成果已属不少,近三十年来的主要成果包括对其宗教意蕴的研究、对其体现的许地山的人生观的研究、与同类作品的比较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3.
邹波 《科技资讯》2010,(25):227-227
《飞花点翠》是刘天华先生学习民间音乐、改编民间音乐较好的一首琵琶小曲。刘天华先生对于这首作品的改编及演奏非常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空山灵雨》的佛学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具有浓郁的佛学色彩。佛教“苦谛”观、“涅槃最乐”、“普渡众生”等思想在其中都有反映。当然作者结合人生的探索对这些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扬弃和转换。作品讲求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情浓于中而质朴于表,语言也有佛教化倾向,形成了清新明慧、奇异迷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刘天华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着卓越创造力和杰出艺术贡献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三首琵琶曲在创作上有独到之处:学兼中西,以利创新是刘天华创作的首要特点;节奏与速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并且相对自由是刘天华创作的另一特点;变奏、顶真、再现、首尾互搭、"点"与"线"相结合等技巧的灵活运用是其创作特点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6.
余华的《兄弟》以其特有的先锋写作和在市场化发行的表现使文学重新回到人们的关注视野,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新锐力量,但通过对《兄弟》的解读可以看出其内在文学性的迷失和挣扎以及外在市场化的蚕食和消解,这成为了先锋文学发展后期难以突破的创作困境。  相似文献   

7.
穆旦和钱钟书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巨擘,其作品分别集中在诗歌领域和小说领域。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位作家,却在其代表作《诗八首》和《围城》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相近性。这种相近性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内在涵义和艺术表现方面,尤其是对感情的认识和对人生真正价值的剖析,无不体现出一定的时代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花鼓》是我国早期具有成熟民族风格的钢琴独奏曲,本文概括介绍了瞿维和他的钢琴曲《花鼓》的曲式结构、乐曲内容和创作特点。分析了曲作者如何注意借鉴和应用西方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又注意从中国的民间音乐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寻求与人民大众所熟悉的欣赏习惯相适应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9.
从叠音词的词性、构词法和在诗句中充当的成分,分析了<诗经>中的叠音词,说明了<诗经>语言的独创性和古今汉语语法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及大象出版社《全宋诗订补》二书,搜罗广泛,然因宋朝诗歌迄未编成全集,尚有遗珠。现录一二,求正通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也是我国修辞的重要的源头,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本文采用了修辞和艺术结合的视角,从“赋的修辞艺术”等6个方面进行论析,以见《诗经》修辞的成熟程度及对后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吃+宾”结构是现代汉语中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本文结合语境理论对其作了综合述评,着重探讨其言内语境;对学者们研究较少的“吃+补”结构着重从语义指向角度分析其言内语境对语义的彰显作用。指出“吃+宾(补)”结构生成发展的深层因素是汉民族的文化、心理、语言习惯。  相似文献   

14.
《礼记》展现了上古语言的艺术魅力,形成了自己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文学特征。总体上说,《礼记》的文学特征表现为:含蓄蕴藉、典雅凝练的语言、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录体的表现体式及铺排敷陈的手法、灵活多变的句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6.
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元明走向了极端化,其原因主要为:理学的发展、"贞"的认知的转变、褒奖方式的改变、女性财产权的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17.
助词“着”与谓词性成分结合,在普通话中主要用于表示“进行/持续”。西南官话荔浦方言的“着”既可以用来表示“完成”,也可以表示“经历”等“体”意义。在西南、江淮官话,吴语,湘语,闽语等汉语南方方言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用“着”表示“完成”的比较多见,而同一方言点中“着”既表“完成”又表“经历”的则比较少见。“着”的特殊表“体”功能总体看来,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近年来学术界对弱势学生群体界定分类进行综述的同时,为探索对其救助和教育的可行性和针对性,提出"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有客体弱势和主体弱势(心理和行为弱势)两种形式,而心理弱势是大学生弱势的核心因素"的观点,高校需要以弱势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进行发展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和谐视阈下高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其”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假设连词,而它非常鲜明的语用特点目前尚未被学界注意。主要有:“如其”用于引导否定语意的假设;而此假设一般是前后并列的两个假设复句中的后一复句,表示一种不太乐观的可能,语气委婉。  相似文献   

20.
“文明冲突论”具有双重含义:在国际政治上,它颠覆了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这个命题,但又通过对西方文明独特性的强调而重构了这个命题,其意是要劝喻西方国家深根固本,宁静志远。在国内政治上,它又显示了美国白人对日益活跃的少数族裔的恐惧和敌视。概言之,它既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深闭固拒,也显现了美国白人的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