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旦它们开始水生生活后,所有哺乳动物在过去约6000万年的时间里都朝着更大的体型进化。一般来说,水生哺乳动物的体型比它们陆地上血缘关系最近的亲属更为庞大。例如,最大海狮的个头是最大熊的两倍,而海牛比它们体型大小类似于猫的表亲岩狸重近500公斤。为了找出原因,研究人员观察  相似文献   

2.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3):28-29
数千万年之前的马曾经和蛇一样小,而蛇却和马一样大。而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样的情景还有可能再现。这是一项新研究的成果.该研究认为温暖的气候将造就体型更小的哺乳动物。但却会让爬行动物变得更大。美国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乔纳森·布洛奇表示:“你可以看到+这些生物的体型随着气候的变迁发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3.
化石保存秘密细节辽宁北票又一次成为古生物学的神奇之地,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此地的一块哺乳动物化石为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揭示了动物听觉演化的秘密,有助于确认哺乳动物是如何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生存下来的。在辽宁北票发现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地栖新种。据估计,这种15厘米长的动物重70-80克,相当于花栗鼠那么大,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0,(11):52-53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是地球上体型最庞大、最强壮的动物之一,但同时也是地球上最奇特的动物之一。很多恐龙外形看上去十分奇特,然而,古生物学家却认为,这些看似古怪的附肢和身体部位之所以进化出来,都有其特定用途,尽管有些部位进化的原因目前研究人员仍未搞清楚。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生代是恐龙独霸天下的时期,那时候哺乳动物都是像老鼠一样毫不起眼的小个子,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之下.事实并不尽然,通过新近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分析,科学家们也大吃一惊,中生代时也有体型较大,拥有尖利牙齿,和恐龙争食、争地,甚至能吞食幼体恐龙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6.
正查尔斯·达尔文逝世约140年后,其进化论的一个理论终获证实!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3月18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上撰文称,哺乳动物亚种在进化中发挥的作用比此前认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帮助物种保护主义者预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主义在美国步入新的阶段,大脑与意识的研究开始出现重返心理学实验室的倾向。正在芝加哥大学求学的中国青年学者卢于道受到业师比较神经学家赫里克的影响,立志终身探索大脑与心灵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观测大脑半球的生长趋势和生长阶段,探索脑的个体发展,寻觅不稳定细胞以解释人类高阶心理;(2)分析低级哺乳动物到高级哺乳动物的大脑种系进化以考察心理进化的存在形式;(3)建立大脑的神经细胞结构模型以比较中西方人脑结构与智力的关系。卢于道的相关成果不仅推进了赫里克的学术主张,达到了当时国际一流的水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研究的开展为推动新生的神经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巨牙鲨是目前为止巡游在海洋里最大的鲨鱼,可能因为体型庞大而更易灭绝。由于某种神秘的原因,尽管该物种最大和最小的成员身体长度相同,这种巨型海怪存在了1400万年后全部神秘灭绝。越大越好?虽然这头巨兽为何随着进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大目前仍不清楚,但它们巨大的体积反而导致自身变得更加脆弱、更易灭绝尽管长达米的巨牙鲨具有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3,(20):60-61
现在的大部分鳄鱼都生活在淡水里,捕食哺乳动物和鱼类。但是它们的祖先却是完全不同的动物,有些为躲避食肉性恐龙的猎杀,能像狗一样在陆地上快速向前奔跑,而有些在开阔海域模仿鲸的行为举止。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向人们展示了这些远古鳄鱼的颌骨是经过怎样的进化,  相似文献   

10.
灵长类的优势有了这些研究就不难理解,大脑有柚子那么大的牛为何还不如大脑小如蓝莓的老鼠聪明。不过,在大脑模块的水平上,进化也拿出了自己的变通方法。2007年,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乔恩·H·卡丝和同事对比了多种灵长类动物的脑细胞形态,他们偶然发现了一个关  相似文献   

11.
正还有什么比一只可以分泌毒液,拥有鸭子般的嘴,却能像哺乳动物那样产卵更酷的呢?答案是,它还拥有巨大的体型!而这正是最近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成果所表明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体长可能达到1米的巨型鸭嘴兽。这种被称作"Obdurodontharal kooschild"巨型鸭嘴兽生活在500万~1500万年前的澳大利亚森林淡水湖泊之中。研究人员是通过一颗牙齿做出这一发现的。这颗牙齿化石数年前被发掘人员在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HMGA2基因的表达和猪体型大小之间的联系。这项工作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对于哺乳动物类群体型调节的重要作用,并为基因改良提供了靶标。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本质上来说,HMGA2基因控制着动物的细胞总数。"北卡罗来纳州比较医学研究所所长Jorge Piedrahita说,"这一基因只在婴儿发育时期激活,并‘规划’动物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认为中生代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大约2亿年至6千5百万年前)都是像老鼠一样大的小动物,它们昼伏夜出,以昆虫为食,委屈地生活在恐龙的阴影下。由于世界各地发现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化石零散、稀少,对于它们的形态特征、演化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因此,中生代哺乳动物一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在中国辽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三尖齿兽类、对齿兽类、多瘤齿兽类、后兽类和真兽类等五大类哺乳动物的多具完整骨架,为研究哺乳动物早期演化与分异、探讨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也使得辽西成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迈阿密动物园中养育着几只由雄狮与雌虎杂交后生育的罕见狮虎兽.它们出生时,只有一只小狗那么大,体重也只有约3.2公斤.令人目瞪口呆的是,一旦成年之后,它们就会长成3.6米多长、500公斤的"巨无霸",体型将比2只成年雄狮与雌虎加在一起还要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采石场,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体型与鸡相当的飞行恐龙化石。这种恐龙被称之为"Aurornisxui",身长约合50厘米,长有微小的三角形牙齿,从头到脚趾几乎完全被原始的羽毛覆盖。科学家表示发现这具保存完整的化石有助于了解鸟类的进化。  相似文献   

16.
<正>霍比特人真的存在过吗?在看过《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人们中,很多人对影片中的形色各异的"霍比特小矮人"一定印象深刻,那"霍比特小矮人"有没有可能在地球的某一个地方真实存在呢?英国伦敦帝国学院进化动物学家林德尔·布朗厄姆和马塞尔·卡尔迪洛在2007年4月出版的《生物学通讯》上发表文章说,电影中出现的"霍比特人",也许是原始人类的一支,由于进化压力才演变成矮小体型。也就是说,影片中的小矮人在人类进化史上可能确实存在过。"小矮人"真实存在过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3,(15):42-45
<正>7月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名录。亚洲野猪凭借旺盛的生命力,成功拱出了圈儿。除此之外,全球各地还有哪些品种的野猪呢?欧亚野猪欧亚野猪其实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野猪,这种猪原产于欧亚大陆,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也是分布最广的猪型动物。在全世界,欧亚野猪共分为20个亚种,其中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是乌苏里野猪。这种猪的体型庞大,它的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重最重可达500斤以上。随着地区不同,它们的体型大小也会有所差异。这个家伙的食性很广,在野外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它们几乎都吃。野猪在外活动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9,(9):24-24
人们都知道,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方的精子有没有Y染色体。英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精子中带有Y染色体的机会,是由基因先天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男性的姊妹多,那么他的配偶将来生女孩的几率也更大。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进化生物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23,(15):8-11
<正>气候变化越来越快,动物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是否能适应这样的节奏呢?可爱的南非地松鼠生活在非洲南部干旱的大草原上,以及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丛里。为了应对这里的酷热,它们进化出了一系列策略,比如,后脚掌特别大,便于散热;比如摊平趴着,从毛少的腹部散热;再比如把毛茸茸的尾巴弯起来,像遮阳伞一样挡在头上乘凉。而当热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这些穴居哺乳动物会退回到洞里降温。然而,  相似文献   

20.
蜻蜓体型大小与老鹰相当,翼展接近一米远古时代,地球大气层中氧含量远远超出了今天的标准,而古生物学家通过化石标本得知远古时代的昆虫体积普遍大于现代。那么,是不是当时的高氧大气造就了古代的巨型昆虫? 3亿年前石炭纪地球上生活着巨型昆虫,蜻蜓翼展接近一米。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记录发现,在恐龙之前,地球上就有巨大的物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