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各种神话记载,但中国人对神话的研究却是始于西方社会科学的传人。在此之前,中国人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神话,其态度要么“子不语”或“搜神”、“括异”,要么投入到现实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之中。按西方人的理解,神话是宗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它是一种与历史文献、宗教典籍、神学作品不同的叙事。  相似文献   

2.
论道教神学     
神学是有神论思想的全部内容 ,并非基督教的专利。道教与世界其他宗教一样 ,具有自己的神学思想结构体系 ,道教的神学思想包含了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3.
关于地球年龄问题的争论是直到目前为止仍未彻底解决的一个古老课题。这一领域曾被宗教神学统治达1500多年之久。当讨论从神学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之后,时代的局限又使之在通向比较正确的科学结论的道路上徘徊了半个世纪。直到本世纪初,关于地球年龄问题的争论才似乎走上了坦途。过去的争论使得我们必须牢记的一条主要经验是,今天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只是在当前科技水平所限定的前提下的较为令人信服的一个可能结论,这个结论尚有待经受科学发展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4.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人物本身都有一个藏着魔鬼的心灵,他们没有力量去控制它,而只能在诱发事件中不断将其唤醒,服从于恶的一面。但他们在做坏事的时候并没有忘记万能的上帝在注视着自己。本书是以俄国东正教或者说是作者心中的宗教为核心的,他按纯俄罗斯的教会观点给了书中人物一个解救办法——当众忏悔。作者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到众人的原谅,才能得到上帝的宽恕。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神学、一种权威审判权力的下放,或者说是上帝思想的大众化,也是实现自身救赎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的启蒙运动。一批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旗帜,进行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英勇斗争。他们冲破封建制度的网罗和宗教神学的樊篱,用理性的火炬驱散社会的黑暗,用真理战胜邪恶,从而开创了法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思想运动中,卢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提出的社会政治哲学,是十八世纪法国社会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卢梭的伦理思想则是他反封建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被遗忘的希特勒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时,从一个人所读的书中可以读懂一个人。从阿道尔夫·希特勒个人图书馆残留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到他对宗教和神学怀有深刻而反常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阿奎所建构的理性主义的自然神学体系对西方基督宗教思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的人性学说将人视作精神性的灵魂和物质性的身体所构成的特殊的复合实体,强调人的身心统一,充分肯定人的理性认识能力,高扬人的全整性和个体性。这种人性学说不仅成为其宇宙论中贯通整个存在体系的核心环节,也是他建构自然神学方法的起点,同时也为其建构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奠定了基础。在现代,这种人性学说通过新托马斯主义的发展成为注重人的个体意识和精神追求的现代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的宗教观被看一个“谜”。本文探讨了黑格尔迈入成年后淡化青年时代神学批判锋芒的原因,论述了他关于人性高于神性、人力高于神力、尘世之城(国家)高于上帝之城(教会),哲学(理性)高于神学(信仰)的思想肯定了他对宗教学方法论的贡献,分析了其宗教哲学的局限性。结论是:黑格尔宗教观是无神论史上一个重要环节,对理解当代宗教现象仍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9.
宗教音乐以其特殊的艺术手法表达神学信仰情感,在宗教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宗教又以佛道儒三家最为突出,本文从音乐形态风格、美学思想上对佛道儒家音乐加以介绍,为我们了解宗教音乐及宗教文化开启一个特殊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指望一个作家把全部的才力投注到某一篇作品上,那么多读几篇他的作品,就自然比读他的某一篇作品更有收获。单看毕四海的某一篇小说,恐怕看不出有更多的特别之处。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后,你不能不相信,毕四海的小说里有他自己的世界。而对他精心营构的世界,我们能与之相通又感到与之相隔。他叙说了一个十分古老的故事,这故事却如此的鲜活,带有着现实的感触和真实生命;他道出了一个基本的人生主题,而这主题又分明流淌在我们的日常之中。他带着我们走进历史,又让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他说出的历史和现实,分明又是可触摸到的,我们在沉甸甸的感触面前思绪纷繁。我们要理清头绪,就不难发现,原来毕四  相似文献   

11.
刘勰论     
上篇刘勰的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决定着他的文艺思想 (一)不应該把杂质当作主流經营《文心雕龙》(下称《文心》)时期的刘勰基本上是唯物論者,他的出家是一个时代悲剧。要在《交心》里找神祕主义的、宗教的、唯心的名詞和命題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一个封建中期的思想家,从生产力水平讲,从政治条件讲,从文化累积讲,都不可能要求在作品中肃清非唯物主义的杂貭。欧洲封建时期的經院哲学“唯名論”的著作充塞着基督教神学的名詞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上。《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开启了他的哲学批判之路。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的成果——“哲学上最高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转而采取了“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这种宗教批判的表达形式。在随后的《宗教的本质》一书中,费尔巴哈对自然宗教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从而系统完成了他的宗教批判工作。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延续和深化,不能脱离其哲学批判孤立地考察他的宗教批判。由于费尔巴哈在哲学上仍未彻底摆脱思辨唯心论影响,其人本学及宗教批判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有待于马克思对其加以超越。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不是说这世间少有知己,而是难于得到,而难于得到就是说难于将自己真正交付给他人。而一般的情况是,知己常常不是某个人,他可能是某种想法,某种观念,或者某本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生真正需要读的书只有几本,在人一生的旅程之中就是要找到这几本  相似文献   

14.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曾引起许多人的论争,唐奈兰的<指称与限定摹状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在此文中,唐奈兰以罗素和斯特劳森的理论为背景,提出了限定摹状词的两种功能:即归属性用法和指称性用法.他认为罗素和斯特劳森都只注意到限定摹状词的一种用法,而忽视了另一种用法.但唐奈兰的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他将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截然分开,并完全对立,也是不妥的.事实上,限定摹状词的两种用法应该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学史中有一个黑袍家族。他们内在神学理念和外在行为举止上的极度相似,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由于长期受着宗教神学的桎梏,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双重人性。通过对双重人性的分析,揭示神职人员们在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中挣扎的悲剧现实,阐述宗教对人性的迫害。  相似文献   

16.
在近几年关于人道主义、人的价值的抽象宣传中,“人的价值就在于他自身”的论调颇为流行。这个命题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蒙台湼提出的“人的价值就在于人自身”演化而来。蒙台湼认为:马的价值在于马自身,在于它的力量和速度,而不在于它的装备;剑的价值在于剑自身,而不在于剑鞘;人的价值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于他有许多随从和宫殿。很明显,人文主义者最初提出的这一命题,是对唯上帝独尊的宗教神学的挑战,也是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是杰出的唯物主义者,他在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大量使用了实践的术语,把实践的概念引入自己的学说。由于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关于实践有种种不同的表述,因而人们对费尔巴哈实践概念的含意也有颇多争论,在有关论著和教科书中,一般是将费尔巴哈关于实践的各种论述分几点罗列出来,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费尔巴哈的学说不够严谨,特别是在实践问题上极为混乱而造成的。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费尔巴哈的思想,没有能够在纷纭繁杂的现象中把握住费尔巴哈学说的本质特点。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在不同的时期,对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哈斯1941年生于美国旧金山,著有诗集《时间与材质》(2007)、《人类的愿望》(1989)、《赞美》(1979)以及《野地向导》(1973)。他是波兰诗人米沃什作品的主要英译者,1995年到1997年间任美国桂冠诗人。对于翻译,哈斯自己有言:"翻译的挑战在于抓住天才创作的思维,尤其当忠实于原文和创造性翻译形成一种张力之时"。近日,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诗人远洋翻译的罗伯特·哈斯诗选《亚当的苹果园》,且于8月上海书展中请到哈斯和夫人(著名女诗人)布兰达·希尔曼演讲及诵诗。记得一年前友远洋在勤力翻译时,恰逢笔者去深圳,在远洋接待的聚会酒桌上,大家为哈斯一首《嫉妒他人的诗》(Envy of Other People’s Poems)之中译,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正如哈斯对待翻译的慎重态度,中国诗人译者亦不乏同样的追求,本文作一侧记并以此文阐述对该小诗翻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隐含在《圣经》中的亲吻神学思想开辟了认识李商隐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李商隐浓郁的宗教意识具有与基督教的亲吻神学进行比较的客观可能性。李商隐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优秀篇章,具有阴柔的美质,可以列于世界诗歌经典作品之列。李商隐人生的不得志在诗歌的王国中得到了补偿,诗人通过自身的艺术追求寻找到了人生的终极关怀。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活动可以看成是他终身宗教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这就是“驱笔得阴”的道教修为。  相似文献   

20.
福利经济学的困惑与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福利函数的个人偏好一致倾向某一状态集合时,社会偏好应倾向该状态的分析为线索。说明福利经济学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将出现阿罗不可能定理之困境。为了克服这一困境,论文给出了限定定义域等多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