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为了把观众从电视上夺回来,1953年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时会发现,自己就如同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后面一般,从而将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而今,立体电影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其中的电影特效更为立体电影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2.
施征 《科学24小时》2010,(10):12-12
商业3D立体电影首次引起全球性轰动是在1953年5月24日,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观众从电视机前夺回来。当时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了《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后,发现自己仿佛躲在飞驰的火车及逃跑的魔鬼后面,觉得新奇无比。后来中国也拍摄了自己的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从而将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青云 《科学24小时》2010,(10):11-11
<正>立体电影只是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观众产生更多的现场感,电影放映技术专家决定在更多的细节上进行发展,把立体电影发展为四维、五维甚至更多维的电影。所谓多维电影,就是在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人体感受。比如,可以增加触觉,当影片中出现小动物奔跑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自从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之旅》诞生以来,电影制作中的特效技术便踏上了在电影创作史上的辉煌之路。特效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它在科幻电影制作上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各类电影制作的中“香饽饽”。那我们就从几部经典科幻电影中特效技术的运用,来一窥电影特效的无穷魅力吧。  相似文献   

5.
28年磨一剑,迪斯尼又推出了一部科幻大片——《创:战纪》。正如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所说,《创·战纪》和它的前作《电子世界争霸赛》都当之无愧是电影特效制作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米高梅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的007系列电影第21集《大战皇家赌场》在全球上映,再次引发了观众对特工007的关注。1962年10月5日,007特工系列电影第一集《诺博士》推出。从此,几年一集的007电影吸引了广大影迷的眼球。在过去的45年里,一共有21部007影片问世。从《诺博士》中的自动手枪,到《黄金眼》中的激光手表,  相似文献   

7.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并对这部亦悲亦喜的影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继《我的野蛮女友》之后,该片编剧兼导演再接再厉,又拍摄出诸如《我的野蛮师姐》等同类“野蛮”系列,受到了亚洲青少年观众的强烈喜爱。而这名编剧兼导演。就是韩国电影人郭在容。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的数字化电影有诸多优势。当最新分辨率达到4K之后,更是给观众带来了超乎寻常的视觉感受……广告导演出身的约瑟夫·科金斯基在成功执导《创:战纪》后,他的下一部科幻动作巨片《遗忘》(原名《地平线》)又将诞生。该片由奥斯卡获奖编剧威廉姆·莫纳汉根据漫画小说《遗忘》改编而成,由约瑟夫·科  相似文献   

9.
吴凤 《科学之友》2003,(11):12-12
说起立体电影,戴过暗红暗绿的专用眼镜的朋友一定不少。不过,不仅观众在观看的途中要防止眼镜掉下来,十分麻烦。而且电影院要给观众准备桕应数量的眼镜,这样,专用眼镜的利用率就很低。最近,三洋电机开发了一种既不需要眼镜、又可以多人一起欣赏的“等离子  相似文献   

10.
说实话,在决定把《杀出狂人镇》这部影片介绍给读者时,笔者多少有些犹豫——阴暗的色调,恐怖的镜头.全片充斥着血腥与暴力……所有这些,都使得这部影片偏离欢快的主流,让观众很难以欣赏的角度来观看它。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部名为《四眼天鸡》的最新动画片,正在英国各地放映。它除了采用正常的二维制式外,还在少数影院以三维制式的形式发行,标志着三维电影又回到了大银幕,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希望     
完全从观众的个人感觉来看,《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主要是占据了一个好构思,从故事情节等方面来说可能不是特别出彩。  相似文献   

13.
美丽月光     
近来那种室内电影很多:演员寥寥,布景简单,成本极低;而对于故事的讲述,则主要靠语言,靠叙述.靠起承转合,由于情节精彩,节奏明快.倒也让观众兴致盎然。于是很多科幻影片也随之仿效,其中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最为成功。  相似文献   

14.
淑生 《自然杂志》1993,(1):53-53
去年9月,美国的影迷们在充斥着玛多娜等明星照片的众多电影海报中,发现了一张陌生的面孔。这就是名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他坐在轮椅上,在一部由他的畅销名《时间简史》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担任主演。该片导演埃罗尔·莫里斯克服了这个题材所带来的障碍,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关于这位人物及其科学研究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5.
南海“魔”现197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学者L.D.库什出版了《揭开百慕大三角区的秘密》一书,提出了地球上存在12个“魔鬼三角区”的理论。12个“魔鬼三角区”的分布为:南北半球各5个,南北极各1个。北半球是:百慕大、日本本州南部、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地中海及葡萄牙沿岸、阿富汗;南半球是:非洲东南部海域、澳大利亚西部海岸、新西兰北部海域、中南美洲东部、东南太平洋东部。“魔鬼三角区”的特点为▲等距离分布,地球因此被分成20个等边三角形,“魔鬼三角区”就在三角形的结合点上;▲南、北半球的“魔鬼三角区”均位于纬度30…  相似文献   

16.
电脑技术在电影特技中发挥出越来越神奇的作用,在当年轰动全球的《星球大战》中,电脑崭露头角,此后,电脑便在银幕中如鱼得水,为电影界打开了新天地的一扇门,将观众带进一个高科技的神话世界。 电脑创造新神话 电脑技术在恐怖片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如恐怖名片《新恶梦》中有几场戏如巨人弗雷迪用魔爪抓小孩,汽车在魔鬼掌心翻个儿,巨人葬身火海的场面都是电脑制作的。而在《弗郎肯斯坦》一片中竟有140多个特技镜头是用电脑合成的,电脑数码系统将此类影片中的暴力、恐怖、流血场面处理得逼真传神、撼人心魄。借助电脑技术,可以把人们脑海中的想象变成银幕上的真实“影像”,如《终极战士》中那个变幻无穷的液晶人  相似文献   

17.
《阿凡达》让我们看到,内容是核心,外在形式有时候也能成为影片生命力的强大支撑。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制造了一种由3D、数码特技和巨幕三大要素构筑的强烈视听冲击,让观众重返影院。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07,(9A):64-65
2007年5月,邰丽华携新作《化蝶》首次在长沙演出,绝美的舞蹈表演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化蝶》讲述了梁祝的美好爱情故事,同时也再次展现了残疾人艺术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丹·布朗的科幻小说《天使与魔鬼》中所描写的高速专机,是非常先进的波音×-33型飞机。时速可达到17702千米……那么人类能否造出这样快速的飞机呢?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5,(2):80-80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而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气候,一曲《我的中国心》全国传唱,《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大年三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