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南地区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虽然国共两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鲁南敌后多有摩擦和冲突,但每逢大敌当前,双方总能捐弃前嫌,共同抗敌。最终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承担起坚持鲁南敌后抗战的历史重任,与根据地人民一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在太行山区创建了敌后根据地。敌后根据地政权以抗日、民生和民主为政策导向,以组织对敌斗争、开展建设、改善民生、实施民主等为日常职能,是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的重要依托。抗日根据地政权所实施的各项政策,落实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方针,推动了根据地社会性质革命性转变,促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生成。尤其是根据地政权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使中国共产党获得广泛群众基础。关注民生、统一战线和抗日救国成为根据地政权施政中的显要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等地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东江和海南岛人民英勇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分别创建了东江根据地和琼崖根据地,统称为华南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三大战场之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重要的篇章.广州等地的沦陷和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广州是华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对广东、对华南以至整个中国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就把目标钉上了广州。当中日双方正在进行淞沪会战的时候,8月24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部即宣布封锁上…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和重视根据地的农村文化,既与农村所处的主客观条件有关,也与中共的领导和重视有关;中共的领导和重视首先体现在时代的优越性,其次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再次是注重团结农村各革命阶级;通过不懈努力,取得农村文化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救亡为基础,把争取民主作为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前后提出党的工作中心是争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又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实现彻底的民主制度;抗战后期,又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号召,得到广大人民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为抗战后政治民主化做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奉命率115师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至1945年七年多的时间里,他领导山东军民,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和抵制"左"倾错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边战术",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创建了巩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实现了党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为夺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端严重的困难。当时所遇到的困难集中表现在物质方面,就是粮食不足,缺乏衣穿,没有经费。为了战胜困难,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伟大号召,领导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当时,从华北前线返回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359旅积极响应号召,开进荒芜的南泥湾屯垦,实行部队  相似文献   

9.
试论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1936年至1947年,中共中央一直驻在陕甘宁边区,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它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是全国革命的指导中心。陕甘宁边区为全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为党中央和人民军队提供了大量的人员、物资、经费,它又是中国革命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它是各革命根据地学习的榜样。陕甘宁边区又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试验区,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它又是新中国的雏型。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促成并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理论,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政策、合理负担的农税政策、合理过渡的农业租佃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农业政策,调动了农民阶级生产的积极性和拥护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新解密的有关档案资料表明,俄共(布)中央为了构筑远东防线,在建立和强化“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过程中,始终推行“抬国压共”政策,致使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俄共(布)推行的“抬国压共”政策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响亮地向全党同志发出号召:要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提出了一个令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的紧迫问题。在新时期里,如何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建设质量过硬的党员队伍是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基本骨干力量;二、建立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战斗堡垒;三、着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开拓的新领域;四、掌握强大的舆论宣传工具是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筑成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精神长城,实现了民族精神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法宝和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观点、方针和政策。经过六十年来的实践,党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总结这些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以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握手言和,形成统一战线以抵御日寇。但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两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酿成“皖南事变”这样的重大冲突,而由于中共的合理决策,统一战线没有破裂。任弼时在中共处理国民党的挑衅和处理皖南事变后的局面的过程中有着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论"首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的盲动主义表现出来。在共产国际第九次执委会和中共六大后,共产国际仍坚持城市是农民暴动的中心和指导者,阻碍中央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在李立三中央时期又以"进攻大城市"的冒险主义表现出来;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支持王明上台,使得"城市中心论"在中国的盛行达到了顶点,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抗战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时代背景 ,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 ,以及这种关系在江南地区的特殊性 ,指出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坚决抗战路线得民心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 ,积极反共反人民的路线失民心。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农业政策:循序渐进的农地政策既调动了农民阶级的抗日积极性,又保护了地主阶级和其他阶级的抗日积极性;合理负担的农税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照顾了贫苦农民的利益,又照顾了地主和富农的利益;合法减租的农业租佃政策调整了农业租佃关系,在保留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削弱了封建剥削程度,改善了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