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内唯一的国字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经科技部批准,依托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正式组建。中心自组建以来,始终秉承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宗旨,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监测设备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大力培养集聚工程技术优秀创新人才,大力建设一流科研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9年2月获批组建于2013年11月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依托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山东省科学院为后盾,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人才、设备等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开展海洋监测设备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转化工作,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组建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国内海洋行业工程技术队伍和生产服务队伍,提高了海洋监测设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前言     
, 《山东科学》2012,25(6):1-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是在此背景下于2009年2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准组建的。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依托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山东省科学院为后盾,利用现有的科研、成果、人才、设备等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开展海洋监测设备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成果产业化转化工作,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组建创新平台,初步建立国内海洋行业工程技术队伍和生产服务队伍,提高了海洋监测设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2月份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开展海洋监测设备成果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建设国家海洋监测设备研发和工程化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我院。这是我国在海洋领域设立的第一家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依托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以院属各研究单位为重要技术支撑,以组织国内同行业科研生产力量,开展海洋监测设备优秀成果的工程技术研究、产业化生产、市场推行、产品升级和后勤保障服务为目的,建成集引进、示范、  相似文献   

6.
《山东科学》2009,(5):F0002-F0002
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9年2月份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开展海洋监测设备成果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建设国家海洋监测设备研发和工程化转化平台,建成海洋监测设备中试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海洋监测设备生产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科技部近日同意华中科大组建“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该校获准组建的第六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期3年。目前该中心已开始筹划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由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天津市渔业技术工程中心日前通过市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该中心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9.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1年批准立项的国家92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山东省有4家入选。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0家,位列全困各省市第一位。此次入选的4家研究中心是: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存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困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高雎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简称曙光公司)于1995年6月在深圳注册成立,是以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为基础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唯一能够生产单台从2万元PC服务器到2000万元巨型计算机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简称工程中心)于1996年底经原国家科委批准依托曙光公司开展组建工作,组建期为三年,成为曙光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和连接中科院智能计算机中心与曙光  相似文献   

11.
我校组织申报了数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及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这两个项目均已获准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立项 ,并正式启动建设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本年度新建的五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 .在前期的专家评审中 ,国内从事数控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院所均参与了角逐 ,竞争异常激烈 ,我校以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良业绩 ,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严格评审中 ,脱颖而出 ,名列前茅 .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入 32 0 0万元 ,国家科技部拨款 50 0万元 ,湖北省、武汉市科委各配套 2 50…  相似文献   

12.
学术动态     
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现场验收2006年7月24日至25日,由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组织的专家组对我校和西北大学北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现场验收。现场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强伯勤院士、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载平院士、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陈惠鹏教授等国内生物学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陕西省科技厅张积耀副厅长、陕西省教育厅张雄强副厅长以及我校相关人员也参加了现场评审。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02年底经科技部批复组建的国家级…  相似文献   

13.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粉体工程公司改制组建,注册资本3000万元,业务范围包括粉体工程系统设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粉体装备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是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粉体工程技术及装备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速生森材与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于2000年,隶属于江苏省科技厅,挂靠在南京林业大学,是一个以速生木材和农作物秸秆材料为研究对象,集科研、生产、经营和示范于一体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发挥孵化作用,实现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天津科技》2009,36(4):F0004-F0004
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是在天津市造血干细胞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2002年获科技部批准,2005年12月通过科技部验收。中心主要从事干细胞工程技术、开发和工程化研究,具备中试生产、质量管理、市场拓展和技术服务等能力。它既是一个行业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强大后盾的一个研究开发机构。中心内设有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具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氛围。中心包括4个基本单元:干细胞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干细胞应用基础研究部、  相似文献   

16.
北京达葳电信新技术有限公司具有18年的专业生产历史。主导产品是国家长途通信光缆干线无人站的整流配电系统设备。注册资金271万元人民币,1997年,经会计师事务所评估确认资产总额达1255万元。现有职工10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50%,高级职称人员占  相似文献   

17.
学术动态     
我校将组建“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月9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和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依托我校组建“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会议论证。专家组认为,在国家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陕北黄土区匮乏的生物资源得到了快速恢复,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物资源基础,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据区域特色和自身学科特点提出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十分必要的。经过考察、论证、质疑,专家组认为在此基础上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条件己经具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延安大…  相似文献   

18.
技术成果辐射全国的主要造纸集聚区"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杭州市化工研究院于2009年建设,近年来,中心整合资源成功地将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所属的杭州纸友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杭化播磨造纸化学品有限公司纳入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体化的管理。中心近年的成果转化收入达5.93亿元,总生产规模达30万吨。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0余亿元。"改性淀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5年通过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论证和验收。近几年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中心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心工程试验用房面积5000m^2,设备总值1621万元。中心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构建了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的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院校新闻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四川大学正式挂牌依托于四川大学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机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通过科技部验收,并于6月12日在四川大学科技园创新大楼多功能厅举行“授牌仪式”,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四川省副省长柯尊平向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颁授了“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牌。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1999年批准,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组建的我国第一个开放性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机构,主要从事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