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歇个脚儿”奥地利的特劳恩湖不仅风光宜人,还是个鸟类天堂,各种鸟类在这里和睦相处。———美联社 “恋爱”中的丹顶鹤@王勇刚  相似文献   

2.
鸟类世界中占90%以上的绝大多数种类的婚配都是“一夫一妻”制,也有大约2%的种类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父系群聚生活,但还有0.4%左右的种类为罕见的“一妻多夫”制。在一雌多雄制鸟类中,性选择主要是对雌鸟起作用,而不是对雄鸟,因为在这些鸟类中生殖成功率主要决定于雌鸟。而性选择则有利于提高雌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东晨 《科学大观园》2012,(16):60-61
确定恐龙是温血动物还是冷血动物,有助于我们获得大量关于恐龙生活、生长和进化的信息。一个动物是温血还是冷血将影响它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它生长的速度和多久能够繁衍下一代。在过去,科学家们认为只有冷血动物的骨骼上会有生长线,因为这些动物的生长是断断续续的。而温血动物,比如哺乳动物和鸟类,其生长被假设为连续的,因为它们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而且具有较高的新陈代谢率,持续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权威的《自然》杂志近期对中国恐龙研究新进展进行了连续报道:来自中国辽西地区的恐龙化石不断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假说提供崭新而有力的科学证据。中华龙鸟、北票龙、尾羽鸟、始祖鸟……  相似文献   

5.
<正>"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开始科学家警告,地球正在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人类只剩二三十年时间去挽救局面。为了使损失降到最低,各国科学家、政府和私人公司在过去数十年中陆续做起了"备份"工作,但这样真的万无一失了吗?分析了超过2.7万种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等种群的繁衍趋势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它们中1/3的种类与数量正  相似文献   

6.
一部分鸟类为适应气候而进行季节性的迁徙,被称为"候鸟".地球上确有一些人为了谋取求生或居住的舒适性,仿效候鸟,年年进行季节性的迁徙,可以称为"候人"了.估计全球"候人"在10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7.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它们像穿着燕尾服的绅士,走起路来摇摇摆摆,憨态可掬.自然界的企鹅共有9种,大部分动物难以忍受的冰天雪地却是企鹅赖以生存的家园.冰雪覆盖的南极便是企鹅主要的生存繁衍之地.除了南极洲以外,在南半球的许多海岛上,甚至在位于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也有企鹅的分布.然而,在同样气候酷寒、冰雪茫茫的北极地区,却看不到企鹅的影子,这一现象颇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8.
同一间办公室里,女性穿着毛衣,而男性吹着空调穿着短袖——这种场景是否似曾相识?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院的研究人员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化论解释:这种现象并非人类独有,许多雄性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比雌性更喜欢较低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谈谈鸟类的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的发现,以实物材料证明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鸟类就是恐龙。但目前世界上关于鸟类的定义还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认为:鸟类应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为代表的“初鸟类”应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  相似文献   

10.
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繁衍种族的基础,男性在性活动中到达高潮期射精是男性性活动的主要环节。中国古代曾误认为精液比血液宝贵,“惜精”就能保存“元气”,宣扬若性交百次不射精的话,就能延年益寿,甚至对正常的性生活怀有恐惧心理,担心性生活会缩短寿命。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人有七情六欲,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慕义 《科学大观园》2006,(10):43-44
土耳其阿勒山神秘物体再次诱惑探险者——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最后停泊在土耳其东部的阿勒山。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它的踪迹。阿勒山山麓有一神秘物体。由此,美国一位长期寻找“诺亚方舟”的研究人员称,那里可能就是《圣经》记载的“诺亚方舟”的遗迹。如今,飞机、侦察卫星、商业遥感卫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05,(14):73
象牙喙啄木鸟曾经在1944年被定为“灭绝品种”最近奇迹般地被重新发现,一些鸟类学家称象牙喙啄木鸟在人间“复活”。2004年2月11日,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斯帕林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在互联网上,引来不少鸟类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高敏 《科学大观园》2022,(19):28-29
<正>12%的雄性食蜜鸟没有学会任何属于自己物种的歌曲,这种对“区域文化规范”的偏离与繁殖成功率降低有关,而学习其他鸟类的歌曲则毫无帮助。除了你自己,似乎其他人都知道这首歌,唱K的人都有过这种感觉。鸟类也是如此,这对澳大利亚食蜜鸟来说是个大问题。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多年来,由于极度濒危的食蜜鸟数量急剧下降,一些幼鸟再也找不到年长的同类来教它们“唱歌”了。结果,这些鸟无法学会求爱以及其他进化需要的鸣叫声。它们试图通过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来弥补,但由于雌性食蜜鸟并不容易被陌生的旋律打动,求爱注定要失败。  相似文献   

14.
鸟类身披霓裳羽衣带给观鸟者带来最直观的审美享受,也带来了挥之不去的疑问,这些色彩因何而来?色素和结构色彩多少年来,关于鸟类羽毛色彩的问题就一直萦绕在科学家们的心头。生活在荒漠地带的鸟类,羽毛颜色普遍比较暗淡;而生活在南方的鸟类,羽毛则大多五彩缤纷。热  相似文献   

15.
博物学家奥杜邦是博物学文化和美国鸟类学史上难以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美国鸟类》和《鸟类学纪事》为美国鸟类研究做出了贡献。不过,奥杜邦获得了远高于许多鸟类学家的名誉和声望。一方面,这是因为他前往美国,深入荒野持续考察异域鸟类,并提供了丰富的美国鸟类信息。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他的著作贴近公众,深受公众喜爱,也激发了公众对鸟类的热爱。稍后成立的奥杜邦协会和开展的奥杜邦运动更是使其在美国家喻户晓,并使"奥杜邦"一词成为鸟类保护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群体生活的蚂蚁经常独自外出寻找食物,有时走很远的路。从很远的地方回到蚁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小小的蚂蚁却有一套杰出的认路本领,即使浓云密布,或者地面上被破坏,仍旧会找到蚁巢,只不过要多走些弯路而已。为什么蚂蚁能够准确寻找归途? 这个问题像谜团一样,长久吸引着动物学家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研究者也找到了蚂蚁用来辨别方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方说,发挥超常的记忆力、利用气味信息等。  相似文献   

17.
砍断"枯树"     
有只鸟儿栖息在沙漠中的一棵枯树上,它认为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有一天,一阵沙漠风暴骤起,刮倒了这棵枯树。可怜的鸟儿只得竭尽所能、历尽千辛万苦飞到百里之外,另觅栖身之处。终于,它来到了一片大森林里,林中开满了各色的花朵,流着潺潺的溪水。鸟儿感叹地说:“这儿才是我们鸟类的天堂啊!”如果当初那棵枯树不被风暴刮倒,故事里的那只鸟儿也许到死都无缘认识美丽的森林。在它那狭窄的视野和心目中,一棵枯树也成了天底下最好的栖身之所!也许你会觉得,沙漠里的一棵枯树有什么好留恋的?那么来看看我们自己留恋的东西吧:一个不错的“饭…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不太"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表的文章称,世界各国生态旅游蒸蒸日上,但作为其保护对象的动植物种群却面临威胁。生物学家们不无担忧地发出警告:当野生动物与人相遇时都呈现出极度紧张的状态。“北极熊和企鹅、海豚和野狗,甚至雨林中的鸟类都会紧张。它们有的体重减轻,有的在死亡线上挣扎。”这是这份英国杂志中的一句话。在偏僻的、生物多样的地区,当受到一批又一批的假日探险者频频干扰时,动物普遍心率加快,繁殖能力衰退,激素分泌下降。新西兰海岸的宽吻海豚围在游船周围狂躁不安。它们在看见有3艘以上船只靠近时,安静的时间还不到0.5%;如果只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的发现,以实物材料证明鸟类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鸟类就是恐龙。但目前世界上关于鸟类的定义还存在着较大分歧。本文认为:鸟类应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为代表的“初鸟类”应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20世纪最后这20多年,国际古生物学界对鸟类起源问题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与鸟类的槽齿类起源假说这两大学派的争论也达到白热化。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辽宁西部晚侏罗世地层中相继发现了一系列长羽毛的生物化石,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为解决鸟类起源问题带来了曙光。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体长65cm,具有兽脚类恐龙的典型骨骼特征,牙齿锐利且边缘发育有小锯齿,前肢短小而后肢强壮,尾极长,但因其生有短的原始羽毛,故得名中华龙鸟[1]。中华龙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生物,代表了小型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渡类型。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体长不足1m,棒状的牙齿边缘具微弱锯齿,前后肢等长,尾椎20余节且相互没有愈合,羽毛发育而羽片呈对称状,尾羽很长。该动物的前肢特征、尾椎数目等均与德国著名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的极为接近,显示出两者间一定的亲缘关系。然而它的腰带和后肢粗壮、羽片对称生长等,又比始祖鸟原始,因而被命名为原始祖鸟[2,3]。尾羽鸟(Caudipteryx)尾羽鸟的大小和形态都类似于原始祖鸟,但羽尾鸟的牙齿仅长在嘴的前端、表面光滑,前肢也相对更短更细一些。尾羽鸟翅膀上的飞行羽毛较短,羽片对称状;体羽纤维状,与中华龙鸟的相同;长长的尾羽呈扇状,仅发育于尾的末端,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3]。尾羽鸟和原始祖鸟尚不具备飞行能力,仍为陆地奔跑者。孔子鸟(Confuciusornis)孔子鸟这一名称来自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4]。孔子鸟是最早具有角质喙和尾综骨的鸟类,飞羽亦很发育,显示出它已具有相当的飞行能力。但孔子鸟前肢上的3个指爪仍很强大,又表明它原始的一面,其肱骨近端极宽大且具有一特殊的气孔,不同于其它鸟类。孔子鸟是群体生活的鸟类,目前已得到的化石数以千计,雄鸟的尾部生有两根极长的漂亮尾羽。长城鸟(Changchengornis)长城鸟的属名源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5]。长城鸟具有许多与孔子鸟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但其以喙前部显著钩曲、下颌远远短于头骨、肱骨近端不具气孔、后肢第一趾相对较长等有别于孔子鸟。长城鸟稍小于孔子鸟,骨骼轻巧,飞羽发达,比孔子鸟更为进步。辽西这些化石的发现,首次以确凿的实物材料证明了由小型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方向演化过程中中间环节的存在,有力地支持和完善了鸟类的兽脚类恐龙起源理论,同时也表明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始祖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代表了鸟类最初演化的主干。随着近年恐龙及鸟类化石新材料的大量发现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兽脚类恐龙与鸟类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鸟类就是恐龙”这一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1999年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召开的“Ostrom鸟类起源与早期演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充分肯定,此次会议争论的焦点已从鸟类起源问题上转移到了鸟类的定义方面。那么,什么是鸟?我们该如何给鸟下一个定义呢?美国Gauthier教授认为鸟类应局限于现生鸟类及其最近的直系祖先类型(包括少量化石),以保持鸟类定义的最初含义[6],他把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和始祖鸟等称为长羽毛的恐龙(feathered dinosaurs),把孔子鸟和长城鸟等化石类型称为会飞的恐龙(flying dinosaurs),把现生鸟类称为现生的恐龙(living dinosaurs)(即鸟类)。而以美国Padian教授和Chiappe博士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应以德国的始祖鸟作为最早的鸟,也就是说,始祖鸟之后的都可称之为鸟,而比始祖鸟原始的其它长羽毛的生物(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应称为长羽毛的恐龙,其原因仅仅是始祖鸟被作为鸟已经有140多年了[7]。但是,原始祖鸟和尾羽鸟的特征与始祖鸟的特征是如此相近,以至于在它们中间很难找出根本性的差异。第三种观点是以羽毛的出现作为鸟类的第一特征,实际上,当初正是由于始祖鸟保存有羽毛印痕,它才被作为鸟类的成员。如果以羽毛作标准,那么,包括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鸟、始祖鸟、孔子鸟和长城鸟等在内的一切长有羽毛的动物都可被称为鸟。一般情况下,生物学家用一些关键特征来作为分类和系统分析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发现演化的方向和重建演化系统树。通过对中华龙鸟等一系列化石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出:在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中华龙鸟开始出现原始羽毛;奔龙(Dromaeosaurus)前肢已呈翼状,其下臂已能向身体方向折过来;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最早发育了翅膀和羽片为对称状的飞行羽毛(可跳跃);始祖鸟的翅膀更长,飞行羽毛的羽片已变为不对称类型(可滑翔);孔子鸟和长城鸟牙齿消失而出现角质喙,尾变短并出现尾综骨,飞羽很长(可飞行);今鸟类翅膀上腕掌骨愈合,指爪退化,飞行种类的胸骨龙骨突极发达。到底以什么特征的出现作为鸟类的首要特征呢?我们认为:鸟类应该被定义为已经发育了翅膀和飞行羽毛的生物。具体讲,原始祖鸟和尾羽鸟应作为鸟类的开始,它们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鸟类,我们把这类生物称作“初鸟类”(Chuniaoia)(图1)。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中国辽宁一系列化石的发现使鸟类的起源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对鸟类的定义也必将会取得基本一致的认识。本文化石照片请见封三。图1 早期鸟类分支系统简图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鸟类撞机事件时有发生,常常导致飞机在极端环境下紧急迫降.因此人们一直很奇怪灵活的鸟类为什么躲不开庞大的飞机.而今科学家找到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鸟类在计算如何避免相撞时,不会考虑到飞机的速度.这就意味着,鸟类只有非常少的时间躲避飞机或超速的汽车,这些交通工具往往时速超过12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