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留下了大量的灾害遗迹。根据科学发展观,我们认为川西“5.12”特大地震灾害遗迹是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特殊资源。地震灾区坚持科学的灾后重建观,确定旅游开发的主题形象,打造出世界级的以地震旅游为特色的川西旅游胜地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川西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和分类是地震灾区旅游恢复重建的前提。本文重点阐释了地震灾害遗迹旅游资源分类问题,以期为川西旅游重建规划提供参考,并试图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类系统作补充。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川中-川西地区钻井资料匮乏、受玄武岩喷发影响地层纵横向分布发生变化等问题,利用地震资料开展中二叠统茅口组及上覆地层地震相特征分析。通过地震识别,茅口组顶界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强波峰地震反射,川中-川西地区茅口组顶界存在明显的弱振幅杂乱地震反射特征连片分布。根据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川西南部地区、川西中部地区、川西北部地区、川中地区茅口组顶界弱振幅地震异常响应特征为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与碳酸盐岩喀斯特等不同地质作用所引起;结合茅口组上覆地层的差异,将川西-川中分为4个地震相区域。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玄武岩在成都-简阳地区分布,早期可能为火山口爆发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
1303年9月25日的洪洞地震,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次8级地震.本文把地震作为灾害的一个种类统筹考虑,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281年至1326年45年间山西全省的灾害资料,进行了灾害时序分析.认为此期为一个多灾时段,其顺序为灾害频发—信号震—平静—灾害频发—主震—余震—地震与其他灾害并存——其他灾害为主.分析了地震的空间与分布规律和地震的震源迁移等问题.研究发现,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低发期,其他灾害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高发期,其他灾害频发可作为地震发生的环境背景;1303年地震有一个完整的序列.分析认为,近些年来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发期,山西干害与其他灾害较为严重频繁,若参照1303年地震活动背景,是否预示着山西台背斜未来将有一个活跃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西藏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经常发生地震、雪灾、冰雹和水灾。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本试图通过近代西藏地方政府的灾害应对策略,反映西藏地方政府运作机制、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以及减灾手段。  相似文献   

5.
毛光远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4):94-100,120
近代以来,由于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甘南藏区各类疫病横行,人畜死亡率很高,这严重影响着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抗战时期随着开发西北计划的付诸实施,国民党中央政府和甘肃省地方政府特别重视藏区的医疗卫生事宜,通过设立医院、派员巡回施诊、培养地方人才和宣传教育等形式,推行医疗卫生工作。这些举措逐渐改变着藏区民众传统的卫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藏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减轻了流行疫病对人畜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读者圆桌     
木子 《世界博览》2008,(20):3-3
2008年,可谓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标志性的一年: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神七,以及雪灾、藏区骚乱、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等。近代以来百年的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终于在2008年得到了集中的展示。盛大的奥运会开幕式为世界奉献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中国人尽情地展现  相似文献   

7.
2018年底,川西南永探1井在二叠系钻遇火山岩储层,日产22. 5×104m3/d工业气流,使四川盆地火山岩成为目前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但由于钻井较少,研究程度低,火山岩厚度及岩相分布规律不清。充分利用地震信息,精细标定井下火山岩岩相与井旁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地震响应特征及层拉平剖面,建立了川西地区火山岩岩相地震识别模式。川西南地区有三种岩相,分别为火山岩喷溢相、火山岩溢流相和火山岩沉积相。通过对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对比解释火山岩顶底界面,预测出川西地区火山岩岩相和厚度分布。综合顶部构造背景、火山岩相分布特征、钻井井下油气显示情况等因素,确定出川西南成都-简阳-三台地区火山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对于四川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界定。它是指在山区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或者由于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引发的灾害性地貌过程。“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具有灾害类型齐全、破坏严重,带状分布、成片发育,堰塞湖险情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发育等特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具有一定的时效效应,可划分为同震次生山地灾害、短期次生山地灾害和长期次生山地灾害。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重大次生山地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次生山地灾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了解震后青海玉树藏区中学生心理应激强度,为确保藏区中学生心理卫生健康,提供采取相应对策的理论依据.采用心理测量方法,对地震灾后青海省玉树藏区中学生进行心理应激强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玉树藏区中学生震后的心理应激强度在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应激总分方面得分均高于非地震地区西宁市中学生,且差异非常显著,表现出积极和消极应激状态并存.学习压力有差异;藏族中学生在学习压力得分上女性大于男性,差异显著.在影响程度得分、学习压力、丧失因子和健康适应方面高中生的得分均高于初中生,差异非常显著.建议对震后藏族中学生针对群体特点、性别和年龄差异、震后产生的不同心理应激状态,给予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0.
地震和降雨耦合灾害分布与长期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震后灾区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了灾难性损失,成为灾区新的威胁。通过对西昌7.5级地震灾区鹅掌河流域进行灾害分布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流域内灾害具有地震灾害效应。灾害表现为沿断裂带呈条带分布且集中于东盘,地层倾向性,滑坡堰塞形成S型河道,微地貌效应和灾害链式效应。2区域内7.5级地震后以中小地震为主,降雨量变化平稳。灾害具有长期活动性,表现为崩滑的频繁发生,鹅掌河成为高频泥石流。地震和强降雨耦合作用成为诱发区域灾害的根本原因,因此建议加强灾区雨季的监测预警能有效防治灾难性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四川汶川大地震与C型俯冲的关系和防震减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冲断带,属构造地震.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是中国西部典型大陆构造,属C型俯冲(陆内俯冲)模式.C型俯冲不仅控制油气资源分布,还孕育着发震机制.作者从龙门山冲断带地史演化、变形特征、深部地球物理信忠,建立起龙门山C型俯冲构造运动模式.汶川大地震发震与此模式的地质构造背景关系密切,是现今发生的陆内俯冲引起的地震.当时可能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这才可能是北川县城遭到毁灭性破坏的原因.汶川大地震可能发生在上地壳底至中地壳深12~24 km的高导层上,属中国陆内俯冲型地震,很可能是太平洋板块推挤中国大陆的远端效应触发作用所引起,与印度板块推挤作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时期的边疆开发史上,对西康地区的开发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西康地区农业技术的改良及推广过程中,民国初年普遍建立的“西康农事试验场”和民国二十九年(1940)成立的“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等相关机构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章以四川省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及近代相关史料为主,在论述这一历史时期“西康省农业改进所”的农业改进活动后,提出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西康省农业改进所”较之“西康农事试验场”又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更多的农业改进的实际成效,它预示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在中国近代边疆开发史上无疑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陈庆英先生是著名的藏学家,1941年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先后担任过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陈庆英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他精通藏文,有很深的藏族文化底蕴,他给后人留下了十几部译著和学术专著。文章就西夏历史、文化,元代藏族历史等藏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向陈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递增。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分析研究,选取了历史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植被条件、降雨量、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平台,对玉树"4·14"地震震后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程度划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尔苏藏族民歌为研究对象,在田野采风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尔苏藏族民歌的结构、内容和艺术特点作了一些探讨。尔苏藏族民歌的结构多为一段体,每句有六、七、八个小节不等。内容以酒歌居多,还有其它反映人民生活的歌曲,诸如思念歌、打猎歌、出嫁歌等。艺术特点为音调悠长、潇洒豪放、节奏自由等,均具有藏民族特有的个性和风格,所不同的是尔苏藏族处在藏彝文化交叉带之上,音乐风格又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6.
抗震救灾中的10大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恢复灾区通讯、勘察和评估震区灾情、打通运输通道、搜救遇难者生命、拆除灾区危房、医治灾民心理创伤、监控灾情发展和余震、运送救灾物质和伤员等工作中,许多科学技术成果及其相应的高科技产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海事卫星电话、卫星遥感与卫星导航设备、生命探测仪、野战医院、搜救犬、遥感技术和航空遥感飞机、直升机、搜救工具、爆破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等10项科学技术及其相应的产品,并简要评估了其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Qiao  YanSong  Zhao  ZhiZhong  Wang  Yan  Fu  JianLi  Wang  ShuBing  Jiang  FuChu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24):4697-4703
The West Sichuan Platea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here the climate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Indian southwest summer monsoon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monsoon. In this study, detailed geochemical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Ganzisi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Ganzê County of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nzê loess and paleosol have experienced the incipient stage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dust source regions, characteriz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gioclase which caused the depletion of mobile elements Na and Ca. The post-depositional chemical weathering is characterized by carbonate dissolution and oxidation of Fe2+. The variations of some geochemical indexes (such as CIA values, Na/K and Fe2+/ Fe3+ ratios) in Ganzisi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dicate a gradually decreased chemical weathering intensity in the dust source regions and deposition areas since 1.15 Ma BP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increase of global ice volume, reflecting that the arid trend since 1.15 Ma BP in the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is a regional response to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geochemical indexes in this section also reveal an obvious drying step occurred at about 250 ka BP in this region. We interpret this drying step as a result of decreased influence of the Indian southwest summer monsoon. This decrease in monsoon moisture is probably attributable to the uplift of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t about 250 ka BP.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陆域近10年地震时空分布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陆域近10年4级以上地震震中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1994年1月到2005年2月间的4级以上地震,共计966次。近10年的地震空间分布与中国陆域历史地震分布基本吻合。中国陆域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及欧亚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与前者相关的地震位于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地区;与后者密切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中国陆域南海,尤其是台湾省。同时地震活动多围绕断块的周围分布。地震震中较集中地分布在活动断裂带附近、断裂带密集分布地带以及大构造区域的边界地带。地震年际活动的季节统计分析表明,地震高峰期集中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各年地震活动波动性最大,地震距平曲线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曲线协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地震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根据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原始资料,采用Hypo 2000对汶川大地震以及震后M≥2.0级余震进行重新定位。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截止到2011年4月15日,获得了26 278个地震记录。重新定位后对结果的总结为:(1)主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央断裂中段的北川-映秀断裂上,余震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延伸,呈南北分段分布。重新定位后的到时残差为±0.35s,水平误差为±1.32km,深度误差为±5km。(2)在主震附近的映秀、理县和黑水有一条北西向的余震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捩断层一致。(3)在青川附近(龙门山断裂带的北端),此段成为余震密集地区,这与历史上此地很少有地震发生不吻合。  相似文献   

20.
Magnetotelluric (MT) survey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neighboring Shimian-Leshan area, Sichuan Province. Analysis of this MT data reveals that the electric structur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iffer much from that of the Sichuan block. In general, the electric resistivity of crust beneath the Sichuan block in the eas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west. The crust of the plateau is divided into upper,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The middle crust is a low resistivity layer with minimum down to 3-10Ωm about 10-15 km thick. It presumably contains partial melt and/or salt-bearing fluids with low viscosity, prone to deform and flow, producing a "channel flow" under the southeastward squeeze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is low-resistivity layer makes the upper crust decoupled mechanically from the lower crust. In the brittle upper crust, faults are dominated by left-lateral strike-slip and thrust motions, leading to surface rising and shallow earthquakes. The low-resistivity layer also cut the Xianshuihe-Anninghe fault zone into two sections vertically. In this region, the thicknesses of upper, middle, and lower crust vary laterally, producing a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haracterized by thicker crust and higher elevation in the west and thinner crust and lower elevation in the e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