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骥 《科技信息》2012,(14):76-77
作为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下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革命进程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涉及共产国际。本文以共产国际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主线着重探讨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及其所犯错误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之间有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自己政策而提出来的;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的;都需要同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做坚决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利益.这种相似性给我们以下启示应坚持合作,应求同存异,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之间有相似性,表现在:它们都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自己政策而提出来的;都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进行的;都需要同出卖民族利益的可耻行径做坚决斗争,坚决捍卫民族利益。这种相似性给我们以下启示:应坚持合作,应求同存异,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双方终于同赴国难,抛弃前嫌,携手合作,建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浙南也同样汇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洪流中去,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但国共两党分别代表看不同阶级的利益,国民党顽固派从大地上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逐步走上了积极反共、消极抗战的道路。由于浙南地处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带,又是我党在南人革命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所以国民党顽固派从抗战相持阶段开始对浙南展开了长期残酷的“清剿”,浙南出现了抗日与反共两种势力的尖锐斗…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主党派在政治上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特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成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这股政治力量,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和发展中是国共两党政治斗争中双方力量消长的重要法码,是影响中国政局走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国共两党旅日组织于1924年8月实现政治合作,在东京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党驻日总支部,标志着国共两党在日本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与国内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相比较,国共旅日革命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由于中共东京党团组织人数较少,人员流动性大,组织机构不固定,因而在驻日总支部的组织领导机构中力量偏弱,难以在重大问题上对总支部的决策产生足够影响。第二,由于受到中日两国相近地缘关系和国民党在日本有着悠久历史渊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旅日国民党左右派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1926年初,随着国内“西山会议派”公开分裂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东京的国民党右派也公开进行分裂活动,形成了在东京一地存在左右派两个总支部的对立局面。“四·一二上海清党”和“七·一五武汉分共”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破裂,东京国民党左派驻日总支部随之分化结束,而右派总支部则一分为三,最终沦变成为蒋、汪政治权力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形式、斗争过程、合作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初步形式。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开端和源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既取得了重大成果,也留下了深刻教训,对我们现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也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国共两党是20世纪的中国政坛两大党,本文拟从革命领袖、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三方面重点考察辛亥革命与国共两党关系的渊源,由此透视辛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巨变中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新解密的有关档案资料表明,俄共(布)中央为了构筑远东防线,在建立和强化“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过程中,始终推行“抬国压共”政策,致使中国共产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俄共(布)推行的“抬国压共”政策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廖仲恺既是国民党左派的代表性人物,又是孙中山先生坚定不移而又至关重要的支持者,右派势力必欲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是真诚地与中共携手并进的典范人物,是全力支持工农运动的典范,是孙中山联俄政策的主要策划者和坚决执行者.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是中国职工运动史上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正确分析中国共产党与“一次劳大“的关系及影响,对于认识工人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总结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初,史良担任中共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的律师,她不避风险,全力营救中共党人和进步人士;“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受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影响,她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成为有名的爱国“七君子”中的女君子;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后,史良转战武汉,支持中共长江局妇女部的意见,积极推动全国妇女界抗战统一战线的形成;在重庆期间,史良多次同邓颖超接触,积极领导重庆妇女界宪政民主运动,并就民主与妇女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史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步成长为中共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忠实盟友。  相似文献   

16.
教育性质问题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高度重视教育性质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育性质有不同的认识,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阶段性和历史的继承性。一百年来,党对教育性质的认识不断发展与丰富,构成了党的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教育性质的继承和创新,反映了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需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性质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一百年来,人民性在党的教育性质认识中占据核心位置,从教育要唤醒工农,到教育要向工农开门,再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人民性始终构成党的教育事业的价值轴心,坚如磐石。党在不同时期对教育的其他性质的论述,最终是为了充分实现教育的人民性。这是党的教育事业,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孙中山与苏俄战略利益互补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国共合作不是以“平行”方式来实现。非“平行”方式的合作是主义之争的曲折表现,也是孙中山对国共合作复杂而微妙心理的反映,这为日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清党反共埋下了种子。又由于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力量始终没有形成对右派势力的比较优势,加之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超过了两党党员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致相当程度的思想混乱,这些注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执政的有效性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历届党代会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虽然有不同表述,但共同之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同中国的建党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党的全部生活中,培育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和全面执政的历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根本的组织原则,并坚持从不同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党内政治生活,保证了党在组织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实施了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20.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