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志昌 《广东科技》2011,20(16):174-175
我国近年来已开展了不少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工作。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在纵向结构分属于配电管理系统(DMS),横向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电力MIS等紧密关联。从目前实施的需求和现状看,配电网自动化实行的模式应是SCADA与GIS合一,"营配合一",且与地调、电力MIS等紧密集成的系统。本文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施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IEC61968标准的原理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电管理是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对配电网设备、用户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及管理。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由于配电管理是需要多个方面的系统的协调运行,如何实现信息的共享、对异构系统的整合,实现互应用整合,是目前电力信息系统的一个难点.以配电管理系统(DMS)为背景,通过对IEC61968标准的原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以DMS为代表的异构系统整合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结果表明IEC61968标准很好地实现了接口与实际网络的解耦,有效解决了DMS中鼻构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问题.因此利用IEC61968标准对异构系统的整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配电自动化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少锋 《广东科技》2008,(14):159-160
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在电力市场自由化的环境下,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性要求将会更高,配电自动化各种功能之间的协调性要求增强,对信息的需求加大,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从而对配电自动化功能的集成及综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概况,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要求,即要面对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及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配电网的发展状况分析,不但运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时自动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而必须通过配电管理系统对这种状态进行改善。文章主要针对配电管理系统即DMS的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并详细的介绍了其功能模块,阐释在自动化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DMS的应用。最后论证DMS在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谈现代配电自动化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植栋 《广东科技》2007,(10X):124-125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概况,在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要求,即要面对的问题。以及新时期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面铺开,配电网自动化已在各地逐步进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主站DMS、通信系统和线路自动化开关的配置,并分析了多电源多回路供电方式下的系统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Qt的电力图形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自伟  吴普生  朱宇 《科技资讯》2009,(32):69-70,72
电力图形系统是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它为EMS/DMS提供图形及信息支持,是现代电力系统信息综合及功能整合的载体;本文从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和实用性角度出发,遵循IEC 61970 CIM标准,阐述了Qt在电力图形支撑平台开发中的关键应用技术,包括设备建模、图模库一体化、拓扑分析功能及图层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张照芳 《科技信息》2011,(27):I0353-I0354
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的推进,电力企业之间对数据交换和应用集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实现实时数据库平台和DMS互联公共通信平台也是一个成功配电管理系统的必要条件。在IEC61979标准和进行配电网的CIM扩展的基础上,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不足和新一代DMS标准化改造的要求,研究了遵循IEC61970的实时数据库平台和DMS互联公共通信平台进行了改造设计,以缓解DMS的信息孤岛问题,并且易于扩展与维护。  相似文献   

9.
房京桥 《广东科技》2009,(22):119-120
本文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新动向,并且提出了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系统自动化应具备的主要特性,即信息系统集成化及应用功能综合化,并具备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对前一段时间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笔者是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引起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日兴 《广东科技》2008,(24):158-159
本文主要提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主要是从配电控制、生产区到配电管理、信息区的正向部分已在一些系统得到了实施。本文对二次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利用电力专用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周定炜 《科技资讯》2014,12(18):112-112
如今,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导致电力负荷加重。近几年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缓解电力负荷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并且探讨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进展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配网管理系统是一个涉及供电企业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用户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设计以配电自动化实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性数据库系统等为基础,组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功能子系统,包括配网自动化(DA)、自动作图(AM)和设备管理(FM)、配电工作管理(DWM)、故障投诉管理(TCM)、需求侧管理(DSM)、配网分析系统(DAS)等。以实现配电网的管理自动化,优化配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邓杰锋 《广东科技》2009,(22):153-154
1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中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是这样定义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  相似文献   

14.
胡声明 《广东科技》2008,(22):111-11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问题已得到电力系统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配电控制、生产区到配电管理、信息区的正向部分提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的部分内容,分析了二次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力专用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配电自动化在国外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己成为电网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配电自动化相比较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而言是起步较迟的专业领域.尤其是在我国,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而大面积的试点和实践也仅仅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总体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因此,加强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上的分析,对于推动智能化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了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管理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伟燕 《科技信息》2011,(29):74-74,47
探讨电力监控系统在配电网络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效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于我目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国目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方向有:(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5)配电网自动化;(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等,我国的电力自动化还存在看倾向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马浩轩 《科技资讯》2023,(14):36-39
铁路供电系统是维持铁路系统有序、安全运行的关键部分,配电自动化技术则采用分布式控制、集中式控制实现配电自动化,铁路电力线路的自动化技术是铁路设施安全供电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远程监控、管理技术中的难点之一。现阶段,铁路供电系统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较高,不允许产生任何偏差,需要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网络和电力系统功能与稳定的倍增器和加速器,在电缆需求量迅猛增加的今天,应用自动化技术.开辟电力系统新工作方式成为发展的热点问题。该研究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网络和系统的应用作为中心,提出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数据处理,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配电系统应用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对自动化技术的电力行业应用,电力系统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农村的建设进程加快,导致电力负荷增加,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实现配电管理的现代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单的介绍的配电自动化之后,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配电自动化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最后,展望了我国配电自动化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