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北盘江两岸,自古就居住着布依族,在与汉民族等各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布依族审美文化。布依族以"和"为美、关注生态的审美文化,承载和激发了使生命充满美好与欢乐的审美情感,表现出天人亲和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当代社会"人性分裂"的温暖与弥合,有助于审美文化的自然宁静与整体美丽,也有助于布依族审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噔弹哒吟”是流传于黔西南布依族民间音乐中的一种器乐合奏形式,具有清新、优雅的音乐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它与布依族群生活密不可分,是布依民俗和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论罗平布依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心态。对罗平布依族山水崇拜等禁忌习俗中的生态意识进行梳理,并对其客观功效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深层次的认识布依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从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强化具有生态功能的禁忌习俗,实现罗平布依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加快罗平布依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布依戏是布依族艺术的精华,是布依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了布依族人民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闭塞的村寨已经开始与世界接轨,布依戏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交往关系。它在教育中的深层意义在于使人成其为人,完成"立人"的教育使命。然而,这种关系长期遭到异化:在非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它"式的占有关系;在主体性教育下,它是一种"我———他"式的疏离关系。直到今天,主体间性教育的出现才使它发展为一种"我———你"式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7.
“柔”是黔西南布依族文化审美心理思想的内核与逻辑起点,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女性倾向,二、中和素朴,三、宁静素雅,四、崇尚友善,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高瑞民 《科技信息》2006,(7):285-286
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在审美活动中是存在的,只是需要科学地解释它;审美心理距离实质是意志调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对现实的审美态度的一种现象;意志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否认意志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是讲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鸡骨卦是布依族社会中十分流行的一种祭祀、占卜用术。占鸡骨卦在布依族民间已盛行千百年,其产生的具体时代现已无法考证,但从布依族族源、生活习俗以及鸡具有的独特文化意义等方面,我们还是可以窥探到布依族占鸡骨卦的习俗是源于古越人对鸟的图腾崇拜,又由于鸡在布依族生产生活中非常容易获取,从而促使和保障了占鸡骨卦习俗的延续和发展,并且布依族受到中国传统社会中爱鸡、崇鸡观念的影响,最终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整、丰富多彩的占鸡骨卦习俗。  相似文献   

10.
罗平布依族丧葬歌谣具有特定的文化价值。丧葬歌谣中的祖先起源故事反映的是原始群居时代布依族先民的生活情形,丧葬歌也反映出布依族的民族发展史和与汉民族的交往情形;丧葬歌反映出布依族的宗教观:凶兆、禁忌意识和魂灵观;丧葬歌记录了布依族的丧葬礼仪和习俗;丧葬歌还体现了布依族尊老爱幼、礼让团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1.
《海牙规则》确立了海运承运人对航海过失造成的货损免责,航海过失可分为驾船过失和管船过失。但承运人对管货过失造成的货损应承担赔偿责任。区分航海过失,尤其是管船过失与管货过失,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百的来,有关于此的争议不同涌现,国际上要求废除航海过失免责的呼声日益高涨,《汉堡规则》虽废除了航海过失免责,但亦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文章探讨了航海过失与管货过失的区分标准,并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承运人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党内关系的和谐状态不仅是衡量党的自身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是党群和谐的根本,对党群关系和谐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必须通过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是“三农”的根本问题。从农民、农村、农业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上海市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为例,对我国各级电子政府建设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及面临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利真正提高政府的绩效,让公众从中获得真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浅谈语言在馆员与读者沟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正确运用符号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馆员服务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之一。它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一种对社会影响颇大的公共语言行为。时下新闻语言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和社会用语的纯净。为了使新闻语言沿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具体阐述了新闻语言弊病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希望能给新闻语言的规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山西能源重化工项目大都为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开发研究高科技项目,把煤炭工业产业这一重要能源产业发展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政府从国有银行退出的艰巨性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建立真正债关系的艰巨性的角度,对国家通过注资的方式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决不是简单通过注资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无疑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潮流,并引领着文学的走向。研究自1957年1月到1965年停刊的《诗刊》,可以清晰地把握当时的诗坛动态和文学环境,不失为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份生动史料。本文着重考察的是《诗刊》如何以对“五四”以来新诗人的重估和对新诗史的重构,完成了新诗在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化电能表及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几种主要智能化电能表和自动抄表系统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