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意识是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现代环境意识思想的产生、确立过程中存在着被边缘化和逐渐回归这样一条清晰的路径。21世纪的人类必须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有可能应对由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行动的改变是以意识的转变为先导,对环境意识思想的追根溯源是现代人确立环境友好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教育生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确立生态意识是21世纪的人类行动纲领,注重“教育生态建设”理应列为21世纪人类教育的主题。本文从价值意义、理论内涵和目标策略三个方面,对教育生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旨在启发人们为建立一种同人类生存与发展现代模式相适应的教育理论体系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桂泉 《甘肃科技》2006,22(10):235-236,244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环境材料是人类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具体体现和实践,环境材料课程对材料类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社会发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这项伟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现代人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21世纪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师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以至于中学各学科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科技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科技的进展特别是互联网(Internet)和大量网络应用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与现代教育发展日益紧密地相连,网络环境不但逐步成为实现学习和教育供给的基础性技术平台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教育项目正在借助网络予以实施,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行为,也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卢齐 《泰山学院学报》2002,24(1):106-107
21世纪呼唤创新教育。中学语文教师要担负这一时代使命 ,首先要有创新教育意识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8.
杨作增 《科技资讯》2012,(14):78-79
本文试图以例证说明建筑是怎样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工业革命后,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和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等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正是在全球不断发生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这是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思想反思的结果。近年来,环境思想的发展也促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思想的新探索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实际上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化学学科与化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所提出的原则、概念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环境与绿色化学"应尽快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在"绿色"的高度上认识化学、学习化学、理解化学,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何秀娟 《安徽科技》2005,(12):20-21
进入21世纪,现代大工业生产给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正以各种方式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