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是有效的边坡加固技术,本文从单根锚索设计锚固荷载和锚索截面积的确定、锚索的锚固段长度、锚索加固的整体设计等方面,对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6,(2):227-230
锚索支护参数对荷载作用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位置、形状及安全系数影响不容忽视,利用极限平衡法对荷载作用下锚索在不同长度,不同角度和不同排列方式下的潜在滑移面位置及安全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锚索长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在该长度下边坡安全系数达到最大值;②预应力锚索有一个能提供最大抗滑力的倾斜角度,边坡按这个角度支护时稳定性最佳;③在边坡坡顶存在荷载时,锚索总长度相等的情况下采用上短下长排列时边坡安全系数更大.研究结果对于坡顶存在荷载时边坡的锚固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托兰永一级公路某边坡治理工程的监测试验,对该类型边坡进行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及坡体位移监测.对比监测过程中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监测及模拟结果表明,该边坡存在两处潜在的滑移-拉裂破坏面,分别由上部及中下部支护稳定.边坡中下部预应力锚索主要穿透结构面滑移层,对边坡稳定影响显著;该边坡锚索预应力施加完毕,预应力变化形式较以往形式相似,但与以往预应力变化规律相比锚索预应力回弹时间提前较多.锚索预应力变化阶段,坡体位移及支护结构内力呈现一定规律;由监测及模拟结果评价该边坡支护设计较为合理,由此为该类边坡支护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粤东某高速公路K19路堑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锚索基本试验对边坡加固工程中预应力锚索加节点锚杆框格综合治理措施方案进行检验、同时对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校核设计参数,为高边坡锚固工程的动态设计提供有关参数,确保锚固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固洞由传统锚固洞与预应力锚索共同组成,是一种复合抗剪主动支护结构,兼顾传统锚固洞的优势,实现了高预应力、深层加固的功效.以内蒙古某露天矿山边坡治理工程为例,论述了其采用预应力锚固洞,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为类似边坡工程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锦屏一级电站大奔流沟料场高陡顺层边坡岩体变形情况,确保开挖支护的工程安全性,特对其锚索、锚杆锚固状态进行了典型断面上的锚杆应力计、锚索测力计和多点位移计安全监测分析.分析认为,料场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到降雨、开挖爆破、锚索张拉施工、岩石体蠕动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成果能够明确地反映预应力锚索的张拉情况和预应力发展变化情况,是反映锚固效果和锚索工作性况的最直接的参考资料;锚索、锚杆在加固边坡稳定方面作用显著,料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已经作为重要的手段应用到高边坡支护工程中,但是该技术的理论研究要落后于实践的应用,本文以某山区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强度折减法理论,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模型,通过改变预应力锚索(锚索长度,锚索直径和锚固角度)和框架梁的参数(锚索预应力大小和梁间距)开展了不同工况的高边坡稳定分析,比较了不同条件的框架梁水平位移值,得出各工况参数与支护结构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优化方案,对高边坡支护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施工现场的锚索施工工艺进行事实阐述。大岗山水电站身处高山峡谷,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较厚,表层多为松散堆积体,深部多断层交叉。边坡支护形式为浅层及深层支护结合,在施工中以无粘结多锚头预应力锚索为主,框格梁为辅;下面就锚索在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的施工进行详细讲述。  相似文献   

9.
贵州岩溶地区,边坡地质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边坡加固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很常见的一种边坡的治理手段,但是在锚索砂浆强度、预应力吨位、群锚间距等参数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分析,不同锚固参数对锚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锚索不同的张拉方式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不同.采用微机静载锚固试验机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室内模拟试验,通过沿钢绞线轴线方式张拉和与钢绞线轴线成25°夹角方式张拉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张拉方式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张拉方式对钢绞线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同.沿钢绞线轴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预应力锚索加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问题,应用FLAC 3D建立了双滑面楔形体边坡模型,模拟了边坡边开挖、边锚固的施工过程及室内模型的超载破坏试验,分析了锚固岩体的位移和应力、节理裂隙面位移随工况的变化以及锚索预应力损失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索加固作用提高了边坡整体的稳定性;分析边坡的整个破坏过程可知边坡的变化过程为柔性变化,而不是刚性变化;从锚索预应力变化情况可知锚索自上而下进入屈服状态,不同部位的锚索受力有先后、大小之分,呈不均匀分布;对锚固后边坡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得出的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预应力锚索在边坡支护应用中存在安全耐久性不足、加固效果有限等的问题,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了预应力钢锚管注浆锚索力学特性,开发了边坡复合加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锚索荷载-位移曲线的非线性变化特征更明显;钢锚管的加卸载刚度变化规律不一致,而锚索的加卸载刚度变化均表现为幂函数衰减的规律;钢锚管和锚索的弹性位移随荷载呈线性增长,而塑性位移随荷载呈增长幂函数变化。边坡现场工程试验结果显示,新型加固技术对于不同地质边坡均适用。对于完整地层,锚固结构受力时产生的变形较少且刚度变化不大,不可恢复变形小,边坡变形易达到稳定状态;对于破碎地层,裂隙增加了浆体渗透提高了其与岩土体的粘结强度,增加了锚固力,因而受力时变形大,刚度变化大,产生的不可恢复变形量大,相对于传统锚索支护,新型支护技术能够更好发挥不同结构间的协作。可见新加固方法可为类似工程边坡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何丽琴 《甘肃科技》2012,28(2):118-120
针对某高速公路具有代表性的3个高边坡进行了分析,根据风化岩质边坡结构面及破坏形式的不同,选取了不同的支护形式.通过采用预应力锚索对滑动破坏型边坡主动加固,达到了允许边坡发生一定位移的目的,充分发挥其自稳能力,并结合全长锚固锚杆支护、GPS2柔性支护及喷播绿化对高边坡综合治理,实现了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标.最后对综合治理设计边坡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高边坡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基坑支护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机理和锚固效果,根据预应力锚索弹性状态下的变形,建立了预应力锚索弹性状态下的变形解析力学模型。按照国家规范对大连奥海大厦1号楼深基坑支护预应力锚索进行了试验检测,对预应力锚索锚固效果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袁坤  张玉芳  雷鸣  曹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5):10504-10510
对多次分段控制注浆斜向预应力钢锚管锚索组合结构新型边坡加固技术的结构形式、适用范围、加固作用机理、现场试验进行分析,对比分析预应力锚索、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预应力钢锚管及多次分段控制注浆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1)该结构特别适用岩土体破碎、松散、易塌孔地层于边坡,通过钢锚管劈裂注浆,提高边坡岩土体的强度指标,充填了和挤密破碎地层间的空洞和孔隙,有效提高锚固段锚固力;2)通过预应力锚索和预应力钢锚管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表明预应力钢锚管没能够充分发挥该地层的锚固力。预应力钢锚管施加的预应力只能传到浅表层,且破坏模式为钢管被拉断或者钢管接头处断裂;3)三组不同根数的钢绞线预应力钢锚管锚索极限承载力结果与普通的预应力锚索相比来看,单束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200kN增加到235kN,锚固力提高17.5%;两根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295kN增加到378kN,锚固力提高28.14%;三根钢绞线预应力锚索承载力由336kN增加到432.26kN,锚固力提高28.65%。表明预应力钢锚管锚索通过劈裂注浆挤密锚固段岩土体,浆液充填裂隙,形成“树根状”,有效的提高了锚固段锚固力。  相似文献   

16.
白荣林  秦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951-7954
预应力锚索能充分发挥岩体的自承潜力,调节和提高岩土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下工程等工程中。对于大部分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是锚索的主要受力及传力部件,其受力机制主要体现在内锚固段的极限抗拔力方面。基于Hoek-Brown准则提出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对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受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内锚固段尺寸及岩体参数一定时,极限抗拔力与灌浆压力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锚索是边坡工程中常用的支护形式。本文结合龙城街道爱联社区嶂二村创业二路北侧边坡治理工程实例,对锚索基本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锚索抗拔极限轴向拉力值能满足设计锚索锚固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土钉联合支护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并对预应力锚索土钉联合支护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论述了预应力锚索土钉联合支护技术对边坡浅层和深层滑动有着良好的加固效果,为类似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兄莲 《科技资讯》2023,(12):101-104
文章以海东市云驿光伏电站填土边坡加固处理工程为依托,利用强度折减法通过ABAQUS软件对边坡的3种支护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了填土边坡在重力式挡土墙、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支护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边坡未支护、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抗滑桩支、预应力锚索支护后,边坡的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45.54 cm、42.26 cm、14.24 cm、3.18 cm;对应的最大塑性应变为0.267、0.252、0.048、0.008;安全系数分别为1.3、1.32、1.48、1.81。通过对3种支护方案的比较分析,对于填土边去皮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是较优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试验数据,得出预应力锚索锚固力在黄土地层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基本分布规律,为科学确定其锚固段长度提供了试验依据;通过实测和修正参数,推导出2种简单实用的锚固力计算公式,并将其理论解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预应力锚索剪应力非均匀分布的实际状况,并指出在锚固长度小于工程临界锚固长度时剪应力均匀分布理论能较准确地计算锚索锚固力,为深入开展锚索支护的理论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上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