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3,38(9):843-843
文献[1]报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恒河猴颗粒细胞(GC)类固醇激素的产生有双向作用。同hCG一样,GnRHa也可直接作用于去垂体大鼠卵巢诱发排卵;由于促性腺激素诱导大鼠排卵是通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I-1)基因的协调表达实现的,我们比较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和GnRHa诱导去垂体大  相似文献   

2.
邹继超 《科学通报》1964,9(7):632-632
类固醇激素在两栖类和鱼类排卵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最近有过报道和讨论,孕酮及其结构类似的激素,在离体下都有诱导排卵的效能。但是若要确定这类激素在低等脊椎动物正常生理情况下是否参与排卵过程,则首先需要证明这一类动物的卵巢能够分泌孕酮或其类似物。根据Peronen和Rapola的报道,应用组织化学方法,他们在蟾蜍和南非有爪蟾蜍(Xenopus)的卵巢中未能发现有  相似文献   

3.
张星 《科学通报》1965,10(1):79-79
类固醇激素,特别是孕酮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排卵过程中的作用,近年来已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而且大家都对什么是排卵激素这问题感到兴趣。作者之一和其合作者在美洲豹蛙的实验中,首次指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应激反应)参与排卵的假说,并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证实。至于孕酮或其类似物质的排卵作用及其生理意义也在最近有所强调和阐述。本实验的目的除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张致一 《科学通报》1964,9(7):634-634
在激素与目标器官发生亲和或向性的作用时,往往发现两种性质接近的激素在合并使用时,其效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的总和;或者,一种单独注射不引起作用的激素,有时在另外一种激素的配合下(指两种性质并不接近的激素而言),才显示出显著的效用。这种现象称之谓“协进作用”,即相互协助和促进提高的意思。就垂体蛋白质激素而言,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促使哺乳类卵巢增重和诱导排卵的协进作用是前一种类型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张致一 《科学通报》1963,8(3):57-57
“排卵”是体内錯綜复杂内分泌活动的高峯和后果, 这一系列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証卵子的成熟,受精和正常的发育。垂体激素在排卵过程中的功用,虽然了解得不够深透,但总算还知道一些;而类固醇激素在其中的作用如何? 确实知道得不多。  相似文献   

6.
荘臨之 《科学通报》1963,8(8):63-63
激素在离体下誘导排卵的研究,虽然已有将近卅年的历史,但对其作用的性貭及机制原理,目前我們的了解却依然是很肤浅的。本实驗系有关这方面系統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将針对下列两个問題进行分析:(1)比較研究蛋白貭激素与类固醇激素(以孕酮为代表)在激发卵巢过程中的时間因素,  相似文献   

7.
恒河猴黄体中tPA,uPA和PAI-1的鉴别与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4,39(14):1332-1332
在大鼠和恒河猴卵巢颗粒细胞(GC)存在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和一种PA的抑制因子(PAI-1).在排卵、排精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tPA和PAI-1基因在这些组织的同类细胞或不同类型细胞间的协调表达起重要作用.因为恒河猴GC和膜-间质细胞(TC)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都能产生tPA,uPA和PAI-1,而排卵后GC和TC转化为黄体细胞(LC),后者分泌孕酮,维持妊娠.本研究目的:(1)探讨LC是  相似文献   

8.
张世荣 《科学通报》1964,9(8):723-723
过去形态学上的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度提纯的促卵泡刺激素(以下简称FSH),对摘除垂体的哺乳类动物卯泡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用,而促黄体激素(以下简称LH),则有修复卵巢间降细胞组织的能力。这些事实清楚地指出不同的垂体促激素都有其专一性的目标结构。至于激素与其目标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若何?则只有从细胞生理生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才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董钟云 《科学通报》1990,35(14):1099-1099
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对巨噬细胞(Mφ)活化和分泌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前列腺素E_2等都有强烈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阐明。本研究就此做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穆小民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22):2446-2448
孤儿受体(Orphan receptor)是一类目前还未发现其配体的核受体,它与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及维生素D3受体同属一个家族。目前发现的孤儿受体成员众多,其中TR3(NGFIB,Nur 77)是一种独特的孤儿受体,它是早期即刻表达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产物,其表达可被血清生长因子等多种刺激所诱导。TR3的生理功能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已知TR3参与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T细胞活化所诱导的细胞程序化死亡(apoptosis)中起关键作用,并调控类固醇21-羟化酶基因的表达。目前国际上对TR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结构和调控机理方面,而对其在睾丸内受体蛋白和其mRNA的定位和表达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孤儿受体TR3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睾丸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表明,在大鼠睾丸中孤儿受体TR3蛋白特异定位于生精细胞,其mRNA在生精细胞特异表达,说明TR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抑制因子在溶黄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训  陈毅军  冯强  胡召元 《科学通报》1997,42(19):2026-203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PA)系统所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的局部降解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排卵、胚胎发生、胚泡着床、乳腺退化、纤蛋白溶解、血管生成、炎症以及肿瘤转移等.PA系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多功能蛋白水解酶系.在此酶系中,纤溶酶原可被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或uPA)激活,并受Ⅰ型或Ⅱ型PA抑制因子(PAI-1或 2)的调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 tPA和膜-间质细胞合成的PAI-1在激素诱导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表达导致卵泡破裂,引起排卵,排卵后,颗粒细胞和膜-间质细胞转化为黄体,黄体是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孕酮(P_0).黄体在形成和退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剧烈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如血管生成、组织转化和退化等.这些过程都涉及蛋白水解作用.目前人们对PA在黄体各生理阶段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林浩然 《科学通报》1985,30(21):1680-1680
硬骨鱼类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受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抑制因素(GIRF)的调节。在金鱼中已经证明了多巴胺起着GRIF的作用。我们以前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研究已表明,多巴胺的拮抗物Pimozide能显著增强LHRH-A促进排卵的效应,从而说明多巴胺在泥鳅中也可能起GRI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通报》1975,20(1):48-48
在配种季节中发现,母马通常发生诸如滤泡静止、滤泡囊肿、多滤泡囊肿、滤泡发育缓慢、排卵迟缓等异常症状,过去对这些例症多采用垂体两种促性腺激素治疗,获得成效。1973年我们合成了丘脑下部促黄体素  相似文献   

14.
朱益陶 《科学通报》1982,27(7):432-432
哺乳类胚泡和人胎盘已知能产生多种激素,包括类固醇性激素和促性腺多肽类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妇女妊娠第7天的血清中就能测出。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由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直接调控的,因此若能观察到相应的LH-RH存在于绒毛组织中,并能用免疫组织化学做细胞内定位,将是很有意义的。人胎盘的生物化学分析已经提供证据指出,胎盘中可提取出纯化的LH-RH,它在免疫学、生理生化和生物学  相似文献   

15.
史瀛仙 《科学通报》1963,8(5):64-64
内分泌腺对再生影响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在两栖类动物的肢体和尾部再生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实验。近年来Schotte等有系统地在割除垂体截肢后的蝾螈体内注射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皮质素、脱氧皮质固酮或肾上腺皮质提取液,结果指出肾上腺皮质素能恢复割除垂体的蝾螈肢体的再生能力。最近Wright和Plumb研究了正常蝌蚪和去垂体蝌蚪尾端的再生,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别。因而内分泌腺或激素与再生之  相似文献   

16.
妊娠大鼠卵巢卵泡无甾体激素合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妊娠期间大鼠卵巢中都可见到有腔卵泡 .这些卵泡具“生理”上的不成熟性 ,即使在hCG诱导下也不能排卵 .实验意欲探讨妊娠大鼠卵巢卵泡细胞是否具有甾体激素合成能力 .而甾体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是甾体激素合成的关键调节因子 .用StAR反义RNA探针和抗StAR兔血清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妊娠各期大鼠卵巢中卵泡StAR的表达情况 ,以直接证实这些卵泡是否能合成甾体激素 .结果表明 ,正常性周期中动情前期或动情期有腔卵泡的膜细胞和靠膜颗粒细胞表达StARmRNA和蛋白质 ,而妊娠期间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均不表达 .这证实妊娠期间的卵泡没有甾体激素合成能力 .  相似文献   

17.
石佳 《科学通报》1994,39(8):750-750
关于人胎盘绒毛的内分泌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报道,但大多是关于神经肽、垂体激素样物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单胺类物质报道较少.我们曾首次发现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合成5-羟色胺(5-HT),并且5-HT的含量随妊娠时间而变化.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也是重要的生物胺,它们与性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关系密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出(HPLC)和电化学检测仪,我们曾检测到人胎盘绒毛中NE和DA的存在,并通过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激素,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之一。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是最主要的内分泌反应,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介导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9.
林浩然 《科学通报》1984,29(12):769-769
一些硬骨鱼类的下丘脑已证明具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活性。在金鱼和鲤鱼还发现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多巴胺在金鱼已证明起GRIF的作用,它能抑制促性腺激素(GtH)的自动释放和调节GnRH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硬骨鱼类的自行排卵需要减弱GRIF对脑垂体GtH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内源GnRH刺激GtH细胞大量分泌GtH。  相似文献   

20.
仓鼠妊娠期瘦素分泌及其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妊娠期瘦素的分泌及其调节机制进行探讨. 将100只3月龄雌性金黄仓鼠分成16组, 每组6~7只, 每天采血样用于测定其妊娠期的瘦素分泌. 实验结果表明, 瘦素于妊娠第9天开始显著升高, 于妊娠第12天达到高峰. 为验证不同生殖阶段的血清是否对瘦素分泌有不同影响, 将不同生殖阶段抽提与未抽提类固醇激素的血清加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发现动情期及妊娠期的血清均可刺激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瘦素分泌, 动情期抽提与未抽提类固醇激素的血清对脂肪细胞瘦素分泌的刺激作用没有显著差异(P > 0.05). 与动情期血清相比, 妊娠中后期未抽提类固醇激素的血清显著刺激脂肪细胞瘦素分泌(P < 0.01). 但妊娠中后期的血清在抽提类固醇激素后对瘦素分泌的刺激作用显著下降, 与动情期的血清对瘦素分泌的刺激作用已没有显著差异(P > 0.05). 妊娠不同阶段未抽提类固醇激素的血清对瘦素分泌的刺激作用有很大差异, 妊娠第15天的血清对瘦素分泌的刺激作用显著高于妊娠第8天(P < 0.0001)和妊娠第12天(P < 0.001)的血清. 体外研究进一步表明, 肾上腺皮质素、孕酮以及胰岛素均能刺激瘦素分泌, 而雌激素却能抑制体外瘦素分泌. 研究结果提示, 妊娠期血液类固醇激素水平的上升是引起妊娠期瘦素峰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