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赤霉素、浓硫酸、氢氧化钠、低温层积、机械划伤种皮等处理方法进行解除黄山花楸种子休眠试验,并对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电镜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划伤处理和低温层积75~90 d种子萌发率均可达90 %以上,是打破黄山花楸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赤霉素浸种后低温层积处理也可打破种子休眠,但赤霉素各种浓度处理效果均不如直接层积的处理效果;其他处理未能解除黄山花楸种子休眠。层积处理过程中种子表皮扫描电镜和子叶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黄山花楸种子萌发率和休眠解除效果与种皮角质层破裂解体、子叶细胞结构变化及储藏物质降解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栽培品种大旺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并分别用200 mg/L GA3和ABA处理层积后的种子,测定层积不同阶段和激素处理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大旺山楂种子休眠期长,正常采收的成熟种子层积一个冬天难以解除休眠。层积处理使山楂种子的细胞膜透性增加,呼吸加强,SOD和CAT活性增加,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GA3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并使种子CAT,SOD,POD,G6PDH和PAL活性降低,而ABA处理抑制种子萌发,除了使SOD活性降低外,对其余各酶的影响与GA3的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3.
将山楂种子层积处理一个冬季,测定层积前后酚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山楂种子层积后,PPO和POD活性升高,PAL活性降低,促进酚类物质的氧化分解,不利于酚类物质的合成,从而降低酚类物质含量,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从枳椇种子的种皮结构和透性、离体胚萌发等方面开展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同时采取低温层积、浓硫酸处理、机械处理等方法研究枳椇种子休眠解除技术。结果表明:枳椇种子种皮结构致密,透水性差是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类型为物理休眠(PY)。低温层积75 d枳椇种子的发芽率达到72%,层积90 d种子发芽率达到76%,且发芽速度更快; 浓硫酸处理5~25 min,种子发芽率在76%~81%,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但浓硫酸处理30 min对种子明显产生伤害,发芽率仅为64%; 切除部分种皮的种子在置床后4 d开始萌发,发芽速度与层积90 d的发芽速度一致,置床16 d后萌发结束,发芽率为80%; 擦伤种子表面的种子置床后6 d开始萌发,发芽率为7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黄连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种子生活力。对种子进行光照处理、GA,浸种和不同层积温度层积处理,找出种子发芽最佳处理方案为:层积温度为暖温(25℃);使用500mg·L^-1GA3处理种子;种子发芽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天女木兰低温层积催芽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变化规律,为解除休眠提供依据。以天女木兰种子为研究对象,采集低温沙藏层积0、30、60、90、120、150 d种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皮和胚乳(含胚)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的脱落酸含量,采用石蜡切片法观测胚形态。结果表明:天女木兰0 d湿种子种皮和胚乳(含胚)中脱落酸含量明显高于0 d干种子;在低温沙藏层积过程中,种皮和胚乳(含胚)脱落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温沙藏层积0~30 d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高于种皮,但60 d后各处理种子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均低于种皮;处理150 d,种皮与胚乳(含胚)中均无脱落酸。随着低温沙藏层积时间的增加,胚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处理150 d胚的子叶变大。  相似文献   

7.
对白魔芋实生种子分别进行4℃层积、室内常温层积和25℃层积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内源激素的质量比,并结合发芽试验,探讨种子中内源激素质量比的变化与其休眠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种子经层积处理后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25℃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② 3种层积处理的种子中IAA,GA3,ZT质量比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层积末期其质量比均高于对照,而ABA与之相反,ABA质量比呈现“V”型变化趋势;所有激素均在层积40~60 d时出现峰值.③ 3种处理的种子中ωIAA/ωABA,ωGA3/ωABA,ωZT/ωABA比值均呈倒“V”型变化趋势,可见,在层积处理40~60 d时,促进萌发的激素质量比较高,而抑制萌发的激素ABA质量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紫楠(Phoebe sheareri)种子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酶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揭示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内在生理机制,为其休眠解除与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鲜饱满的紫楠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和变温层积处理,测定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层积处理能解除紫楠种子休眠,低温和变温层积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85.83%、72.75%。紫楠种子中初始淀粉含量为467.88 mg/g,在层积过程中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均被不同程度地分解。淀粉酶、酸性磷酸酶(APA)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不断增强。在整个层积过程中生长素(IAA)、异戊烯基腺苷(IPA)、赤霉素(GA3)含量不断增加,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减少,IAA/ABA(质量比,下同)、IPA/ABA、GA3/ABA不断增大。【结论】紫楠种子是中度休眠的种子,低温层积是加快紫楠种子萌发的较好方式。紫楠种子最主要的贮藏物质为淀粉,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均对紫楠种子休眠的解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采收期的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经过一个冬季后,测定层积与未层积种子的种壳、种皮对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楂种壳透气性差,能显著地抑制种子的呼吸。采收越晚,种壳的透气性越差,对呼吸的抑制越强,解除休眠越难。种皮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层积后,种壳、种皮对呼吸的抑制减弱,有利于种子打破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0.
在桃树的育苗中,种子都是经过冷冻,进行一段时间的层积处理,再用于播种。因为经过层积处理后,种子内各种酶的活性加强,化学物质发生转化,抑制着种子萌发的脱落酸等化学物质含量下降,促使种子萌发的主要物质赤霉素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1.
滨北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岩性圈闭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白垩系北部水系在大庆长垣一带形成大型三角洲沉积,三角洲前缘发育了大量的下倾尖灭砂体,部分砂体在后期大庆长垣形成过程中被抬升而由下倾变为上倾,形成岩性圈闭.另一方面基准面变化控制了三角洲位置的迁移,从而决定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尖灭部位与大庆长垣背斜北坡的相对位置,二者空间位置的搭配影响到砂体上倾尖灭的形成.另外,三角洲前缘的透镜状砂体的圈闭条件由沉积作用决定,不受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预测大庆长垣以北的黑鱼泡凹陷中嫩一二段的透镜状砂体、大庆长垣北坡姚家组透镜状砂体、滨洲线以南的大庆长垣顶部姚家组上倾尖灭砂体、大庆长垣北坡青山口组透镜状砂体和上倾尖灭砂体是比较有利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和沿砂体侧向运移机制及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利用模拟实验结果确定出的断裂填充物排替压力和砂体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建立一套断-砂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的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南堡凹陷5个典型区块7条输导断裂与东营组53个砂层配置中油气是沿断裂垂向运移还是沿砂体侧向运移的判别中。结果表明:东营组53个砂层中有35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小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沿砂层侧向运移,油气钻探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有18个砂层的排替压力大于断裂填充物的排替压力,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油气钻探为水层或干层,这一研究结果与目前油气钻探所揭示的油气分布相吻合;该方法用于判别断-砂配置中油气是沿断裂垂向运移还是沿砂体侧向运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水玻璃砂铸型因受不同温度的作用,其断面浇注后变成7种不同的颜色.通过对7种不同色层旧砂的再生处理、化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揭示了水玻璃砂型中的Na2O经高温浇注后的行为、在旧砂中的分布及其对水玻璃砂再生和再生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泥砂岩薄互层储层时移地震研究需求,实现油藏开发后测井曲线预测,在岩石物理模型理论分析、实际岩心观察和测井数据分辨率分析基础上,提出在薄互层储层测井曲线预测时将砂岩薄层与泥岩薄层分开,并将油藏参数变化限定于砂岩薄层的方案,从而使计算过程符合实际油藏条件.建立了时移测井曲线预测工作流程,并利用实际薄互层油藏开发前测井曲线和开发前后温度、压力和饱和度变化参数,实现了油藏开发后测井曲线预测.实际油藏开发后测井曲线预测结果与油藏参数变化有很好一致性,变化范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6.
弱界面层对树脂砂粘结桥附着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环境湿度、原砂水分和含泥量等对呋喃树脂、酚醛树脂、酚醛尿烷树脂和多元醇—聚氨酯等各种不同树脂砂在固化、存放中强度的影响。从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出水分子的渗透和泥分杂质的存在,在砂粒表面和粘结桥之间形成弱界面层,由于弱界面层的解吸作用和阻碍粘结剂对砂粒表面的润湿,大大降低界面的附着力,导致粘结桥附着破裂。  相似文献   

17.
选用橡胶作为加筋材料, 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半球形复合立体加筋砂土进行强度特性研究, 分析了不同半球数量、围压下加筋砂土的强度特性、应力-应变关系和破坏形态, 讨论了围压、半球数量和加筋层数对加筋砂土强度的影响, 得到了半球加筋的作用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低围压时加筋砂土的抗剪强度增幅较大; 加筋效果随着筋材层数的增加而增强; 与水平筋相比, 半球形复合体加筋对土体的约束力较大, 加筋土的抗剪强度增幅也较大, 且随着半球数目的增加, 加筋砂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海岸沙丘的典型分布区河北昌黎黄金海 岸,对不同输沙量下海岸沙丘表面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垂向分布的变化进行了野外观测。结果表明,在风速相近、物质组成一 致和下垫面性质相同情况下,随着风沙流总输沙量的增加,在非均匀沙床面上不同粒径组沙粒的垂向分布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特点 。其中,随总输沙量增加粗沙输沙量总量并无增加,其输沙量下层减少、中层增加、上层减少,垂向分布转变为典型负幂函数模式 ;中沙在不同高度的绝对输沙量均有增加,相对输沙量下层(0~4 cm)减少、上层(4~60 cm)增加或基本持平,其垂向分布基本 符合指数递减规律,尤其是在0~60 cm高度内的分布随总输沙量的增加由负幂函数转变为指数函数;细沙输沙量总量和不同高度的 输沙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对输沙量下层(0~6 cm)减少、上层(6~60 cm)基本持平或增加,垂向分布符合典型的指数函数 布模式。究其原因,主要应与不同风速气流的携沙极限以及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Xie  ShengBo  Qu  JianJun  Zu  RuiPing  Zhang  KeCun  Han  QingJie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2,57(8):838-842
The desert and permafrost condition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re unique.However,the effects of desertification on the ground temperature of permafrost are currently unclear.Recently,understanding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more urgent because of increasing desertification on the plateau.For this reason,an observational field experiment was undertaken by the authors at Hongliangh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rmistor ground temperature probes were used,and synchronized contrasting observations were made in an open area.Observations of the ground temperature of permafrost below sand layers with a range of thicknesses were made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The sand layers were foun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The ground temperature below a permafrost table overlain by a thick sand lay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for the natural ground surface,and the temperature drop was roughly constant at 0.2°C.During the warmer part of the year (May to September),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rops over the five months were 3.40,3.72,4.85,3.16,and 1.88°C,respectively.The ground temperature near a permafrost table overlain by a thin sand layer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for the natural ground surface.However,in this case the average of the annual maximum temperature drop was significantly less,0.71°C.Th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our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is not only to present an explor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esertification and permafrost,but also to provide new engineering ideas for protecting the permafrost in regions where construction is required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20.
通过露头实测、精细解剖与岩相分析等方法,结合岩石薄片与物性资料,对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二叠系山西组辫状河砂体的构型与非均质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辫状河主要发育河道和心滩2种成因砂体,河道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t,心滩砂体的垂向岩相组合为Ge-Sm-M-Sm-Sp-M-Sp或Ge-Sm-St-Sm-St-Sp-M-Sp;辫状河砂体可划分为5级构型单元,由小到大分别是层系、层系组、心滩/河道增生单元、心滩/辫状河道、单期河道,河道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心滩砂体由多个增生单元与串沟砂体在垂向上加积构成,内部发育泥质夹层;心滩砂体物性优于河道砂体,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整体可以作为优质储层,而河道砂体仅在靠近河心的部位物性较好,可作为优质储层;心滩砂体内规模较大的泥质夹层附近和河道砂体的边部及中上部可聚集剩余油,且心滩砂体内剩余油储量相对河道砂体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