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研究极点配置自校正(调节器)在线优化的收敛性和对缓时变参数系统的适用性。文章给出这种(调节器在参数估计存在偏差情况下的收敛条件),指出这种(调节器)具有的良好鲁棒特性,为缓时变伺服系统(实现)参数自适应与动态响应最优化的组合自(校正)控制提供一种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般的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和广义最小方差调节器跟踪设定值的情况进行了数字仿真。通过引入积分补偿和对设定值进行平滑等措施,明显地改进了原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的性能。约束控制方差的自校正控制算法,兼有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和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两者的优点。文中给出的仿真结果,对工业过程的实时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可以控制具有不同传输延时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自校正调节器。分析了该调节器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证明了该调节器具有全局收敛特性,即以概率1输入输出采样均方有界,条件均方输出取得极小值。  相似文献   

4.
讨论线性二次高期自校正调节器设计以及应用于船舶航向保持自适应控制的问题,介绍利用谱因子分解理论和线形多项式方法求解线性二次高斯调节器的一般理论,并对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系统具有不能控且不稳定成分时的线性二次高期调节器设计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给出了该调节器应用于船舶航向保持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将自校正调节器理论用于液位控制。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结构、自校正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将运行结果与常规PID控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水泥生料配料的工艺要求,分析讨论了将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生料配料的方法,给出了不同原料配方情况下,自校正调节器的控制算法及程序设计框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轧制过程的基础上,对自校正调节器的性能作了大量的仿真研究后,确定把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冷连轧机张力 AGC 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轧制过程 AGC 系统是可行的,且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将微机引入人造革生产线,设计了轧辊温度自校正调节器,并给出了仿真数据,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上钢十厂二车间机φ170/φ400×350mm三机架冷轧机原有卷取张力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了具有在线辨识对象参数的自校正调节器代替原系统的张力调节器的方案。经在线控制,表明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卷取恒张力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冷连轧机张力厚控系统,表明该系统是时变动态系统,从而确定使用最小方差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该系统。对实际系统进行了辨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自校正调节器控制效果优于PID调节器,而渐消记忆的递推最小二乘法是一种较好的在线辨识算法。将自校正调节器应用于实际张力厚控系统,使得带铜厚差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在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中,因外在负载或电机转矩突变,造成电流调节器因积分饱和而导致电机实际定子交-直轴电流无法快速跟踪给定的MTPA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的两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来取代传统双闭环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流内环调节器。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原理、电流内环调节器饱和原因的基础上,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的非线性约束处理能力在每个采样周期内通过两电压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获得更加准确的电压矢量。实现系统实时动态跟踪永磁同步电机MTPA轨迹的目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电机给定转矩或外在负载转矩突变情况下可实时跟踪MTPA给定电流的变化,电机定子电流未出现较大波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某些情况下拉索的抗弯刚度对振动频率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在考虑拉索抗弯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性拉索振动主动控制模型;融合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策略和传统的Bang-Bang单模态控制策略,提出了适用于刚性拉索振动主动多模态D-V-I Bang-Bang控制的简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主动D-V-I Bang-Bang控制比LQR控制更适合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数字控制系统调节器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线性时不变数字控制系统,对常用的数字调节器的R-S-T算法结构进行了研究。该算法能很好地解决了数字调节器与系统动态品质的一般性关系问题。这是一种和系统闭环动态性能密切相关联的直接快速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全程优化增益调度控制策略。与常规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相比,它具有适应性强和调节品质好等优点。给出了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用于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类LQ问题的最优控制和次优控制的综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有某些限制的一类LQ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的一种闭合形式算式,讨论了相 应的最优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质。同时讨论了限制较弱的一类较宽的LQ问题.得到了次 优控制的闭合形式算式,分析了次优性能值的界限估计和相应的次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所提出的新综合方法的特点是避免了对Riccati代数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文中还给出了 算例以说明其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伺服系统的一种新型数字电流环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规则采样法生成PWM波的比例型电流调节器,提出用前馈补偿和变电流环增益技术才能提高电流调节性能,给出了数字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参数辩识的思想对一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进行辩识以获得其数学模型,同时在辩识过程中考虑了噪声的影响,从而使得到的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系统。在辩识模型的基础上按最小方差控制原理设计了一离散型自动电压调节器。为避免出现静态偏差,采用了离散最小方差控制与连续积分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控制方式实现非常简单。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其性能均优于常规PI调节器,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增益规划 (Gain Scheduling,GS)。选择电磁功率 Pe,机端电压 Vt作为状态划分变量 ,将系统运行域分为若干区 ,在各区内的选定运行点上基于局部线性化模型设计底层控制器 ,如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 (L OEC) ,通过对运行域内其它点实施模糊插值运算 ,得到上层全局的GS控制规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GSEC能很好地适应系统运行点的变化 ,较固定增益的 L OE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并且可以离线设计 ,在线计算量和存储量均不大 ,利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种离散非线性随机系统模型及其自校正调节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一种描述离散非线性随机系统新的数学模型,它是CARMA模型的一种扩展,双线性系统模型是它的一种特殊形式,参考CARMA模型下自交正调节器控制律的算法结构,同时给出了新模型了自校正调节器的算法,它将CARMA模型的算法在结构上从线性扩展到非线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矢量控制技术的PWM整流器理论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PWM整流器矢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前景,给出了矢量图及物理概念、矢量运算模型,采用电压和电流闭环调节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其结果证明给出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