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于云霞 《科技信息》2011,(14):280-280
本文对620mm热带支承辊边部剥落的失效破坏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研究剥落机理入手,通过对支承辊工作条件下受交变完全应力、接触应力的计算,对现有辊型进行改进,优化轧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在铸轧铝板带的操作过程中促使辊面发生龟裂的原因,阐述了延缓辊面龟裂、延长铸轧辊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东辉 《甘肃科技》2006,22(5):42-45
随着铸造支撑辊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中的广泛应用,轧钢厂对支撑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轧辊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轧辊的材质、制造工艺、热处理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等要素,同时对复合铸钢支撑辊辊身深层剥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赵东辉 《甘肃科技》2006,22(4):144-147
随着铸造支撑辊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中的广泛应用,轧钢厂对支撑辊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轧辊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轧辊的材质、制造工艺、热处理以及实际应用情况等要素,同时对复合铸钢支撑辊辊身深层剥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UPC轧机轧辊辊面曲线的形成,推导了曲线方程,计算并讨论了抽辊量,方程系数和轧件宽度对辊缝轮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辊凸度连续可调(CVC)轧机的轧辊辊面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辊凸度连续可调(ContinuouslyVariableCrown)轧机轧辊辊面曲线的形式,推导了曲线方程,对比了辊缝轮廓。同时还讨论了抽辊量、辊径差、轧件宽和曲线极值点位置对当量辊凸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海南铁矿烧结燃耗高的原因及降低燃耗的途径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30%澳矿代替海南粉矿,燃耗从101.8kg/t降到90.25kg/t;添加0.03%添加剂,随着料层高度增加,节能效果变得明显,但是当料层高度超过450mm时,生产率降低;焦粉分加,可使焦粉配比由7.0%降到6.2%~6.5%,燃耗由96.65kg/t降到83.25kg/t.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四辊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之间接触和弯曲耦合问题的一种非线性力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轧辊的接触变形和轧辊弯曲变形之间的相互影响,能更好地模拟轧辊在轧制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采用修正迭代法求解,得到了轧辊的弯曲变形、挤压变形、接触压力、接触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等一系列结果,该模型可用于板形控制、轧机振动等问题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满足铝合金超常铸轧工艺所需综合技术性能要求的辊套材料,是采用双辊连续铸轧方法实现铝合金超常铸轧的重要技术保障.辊套材料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是获得高性能铸轧辊的基础.对新型铸轧辊套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切削力和已加工表面粗糙度两方面,对新型铸轧辊套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铝合金超常铸轧辊套材料具有优良的切削加工性能;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切削新型辊套材料时的切削力明显小于切削现有典型合金钢辊套材料,磨削新型辊套材料时的表面粗糙度值与磨削合金钢辊套材料无明显差别.图4,表4,参12.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中板轧制过程中抑制板坯弯曲的措施,在国内外首次应用上压法轧制来抑制中板轧制过程中板坯生成的弯曲现象,从理论上建立了板坯上下表面温差与轧辊辊径差的关系,为现场提供配辊原则。  相似文献   

11.
UCM六辊冷轧机中间辊辊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500UCM宽带钢冷轧机轧制薄规格带钢易出现板形缺陷和轧辊剥落等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六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UCM轧机窜辊特性和轧机板形控制性能指标设计中间辊新辊形.有限元仿真研究表明:UCM轧机中间辊新辊形与原辊形相比,轧机板形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工作辊弯辊调控功效提高35.21%,辊缝横向刚度增强12.25%,常轧宽度1 280 mm薄板的辊缝凸度调节域面积增大75.26%;且UCM轧机辊间压力分布得到改善,中间辊和工作辊的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辊间接触压力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3.16%和253%,支持辊和中间辊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和辊间接触压力不均匀度系数分别下降13.29%和17.45%.研究结果为开展UCM轧机中间辊新辊形工业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250 CVC热连轧机支持辊辊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250 CVC热连轧机支持辊磨损严重、不均匀且出现剥落问题,提出与2250热连轧机CVC工作辊相匹配的支持辊新辊形CVR(CVC-VCR Compounded Roll),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辊系三维弹性变形模型,并在F3机架上进行工业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辊形配置相比,CVR辊形配置不仅增加了弯辊力的调控范围,辊缝横向刚度增加11.5%以上,而且轧制过程服役前期和后期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匀度分别降低28.17%和29.1%,辊间压力峰值分别下降27.56%和24.49%;新支持辊CVR自保持性较好,可稳定发挥其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工作辊、支撑辊辊型的优化计算,将工作辊和支撑辊的辊型均改进为正凸度,改进后的辊型辊耗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刘精华 《科技信息》2013,(1):131-132
本文对我厂支承辊剥落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支承辊剥落是由于接触高点应力集中导致次表层产生疲劳裂纹,疲劳裂纹向表层扩展最终产生剥落。  相似文献   

15.
冷轧薄带钢工作辊边部接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工作辊接触对冷轧带钢生产的影响,用影响函数法建立模型,并用现场生产数据模拟计算了四辊轧机的辊系变形.通过计算得到的接触压力、带钢厚度、张应力等分布数据分析了冷轧薄带时发生工作辊接触现象对轧制压力、出口厚度、出口张应力以及板形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接触使带钢边部轧制压力降低,工作辊与支撑辊间接触压力增大.工作辊接触使带钢凸度和横向厚差减小,对降低边部减薄有利;使出口张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小了边浪,提高了带钢的平直度.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冷轧机在轧制薄铝带时工作辊边部接触对辊系受力和铝带断面形状的影响,借鉴弹性悬臂梁法和影响函数法的处理思想,建立了适用于实际生产在线控制的铝冷轧机辊系变形模型,并对不同入口铝带厚度、弯辊力、工作辊的接触状态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工作辊边部接触力随入口厚度增加而增加、随弯辊力增加而减小;工作辊边部接触轧制时,轧机出口铝带凸度和横向厚差小于非边部接触轧制,有利于铝带边部减薄控制,但降低了铝轧机边部板型调控能力,在轧制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7.
在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四辊轧机轧辊弹性变形的基础上,以某1 250 mm热带轧机为对象,研究了四辊热带轧机支撑辊辊型曲线各种影响因素对辊间压力及带钢出口凸度的影响规律,为支撑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倒角长度、倒角高度、倒角类型以及辊身凸度均对辊间压力分布和带钢出口凸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进行辊型曲线优化设计时应根据现场实际选择合适曲线类型和参数范围,同时保证轧机的凸度控制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结合现场带钢边降控制跟踪测试和工业试验,建立辊系三维弹性变形有限元模型,分析武钢1 700 mm四辊冷连轧机组引进的常规凸度支持辊与单锥度工作辊的辊形配置方案存在板形控制能力不足、边降控制效果欠理想和波动大等问题的原因.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工业试验,采用工作辊和支持辊一体化辊形设计思想提出自主设计的EDW边降控制工作辊配套的VCR变接触支持辊.研究结果表明,VCR/EDW新方案与原方案相比,前者的辊缝凸度调节域扩大10.7%,辊缝横向刚度增强19.1%,辊间接触压力峰值下降21.6%;VCR变接触支持辊配合EDW边降控制工作辊经过工业轧机现场轧制,轧机凸度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弯辊力调节效率提高,带钢边降、凸度及平坦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850/700连轧机组在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诊断事故原因的最佳方案,准确的测取了有关参数,为进一步的故障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轧件咬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各架轧机的压下量分配不够合理造成的;第六架轧机传动扭矩过大,是由严重拉钢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以某1420mm带钢冷连轧机为原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UCM轧机冷轧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板形调控机构对轧制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辊弯辊作用下,轧制压力在带钢边部的峰值消失且在中部逐渐增加,使马鞍型三维分布变为凸型分布;中间辊弯辊对轧制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没有改变其分布形式;中间辊横移消除了轧制压力在带钢边部骤增的趋势,使其在接触变形区的分布更平缓.三者对轧制压力的影响程度:工作辊弯辊>中间辊横移>中间辊弯辊,这与其调控功效对比结果一致,表明板形调控机构通过影响轧制压力分布来改变带钢板形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