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在界定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入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平原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川西高原地区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地关系的差异所致;②PSR系统的协调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成高度正相关,充分说明PSR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引入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具有更大的实践价值。引入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结合城市化水平,对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城市化水平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否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具有思路简明、操作简单等特点,同时,该模型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基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独立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结果相比,两者差异很大。河南省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各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后,结合城市化水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状态协调度等指数,对各个城市分类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ESE)子系统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建市以来(2004-2008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依据研究区城镇用地远期规划控制标准,利用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对各区县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陇南城市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基本集约向较集约过渡的状态,城市用地尚存较大挖掘潜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高,但有下降趋势,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将受到抑制。②全市城镇用地理论可挖掘潜力1 181.56 hm2,集约利用潜力较大。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陇南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区域内的14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获得1997~2005年间各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20个指标的影响因子,从贡献率和影响因子出发,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从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出发,结合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划分为东部模式、中部模式和西部模式,并且各区域呈现出一定的均质性。表4,参6。  相似文献   

5.
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确定集约农区土地资源利用区域差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聚类法在土地利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应用。最后以南京市郊区和效县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该市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立足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筑状态空间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23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测算和比较.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依照土地资源承载潜现状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的承载区域,区域土地资源承载潜力由城市群中心向外增强,呈放射状蔓延.差异的成因来自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当遵循"创新增量、提升存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了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基本生产力要素之一和有限的稀缺资源,如何高效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成为影响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系统评价2000~2005年以及2007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16个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6个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在2000—2005年以及2007年均存在微弱的正空间自相关,表明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参差不齐,各城市间土地市场化程度差异还比较明显。为了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间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了建立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土地市场,优化配置区域内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解决当前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的政策建议。图1,表3,参19。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础上,分析了31个省市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①各省市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②各省市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在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性;③按照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将31个省市区分为7类,分别体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差异。  相似文献   

10.
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耕地资源利用质量不断恶化是制约江苏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变化的重要因素.选取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4个指标体系,对1996~2005年江苏省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依法保护有限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提高耕地生产力;优化耕地产权制度,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以缓解江苏省的人地矛盾的压力和农业发展困境.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布局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该模型已在桂林市的总体规划中得以实施. 首先,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建模的基本框架. 然后,分别建立了产业和人口布局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型、空间收入公平性评价模型、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和流域河网水质评价模型,并以这些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确定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的优化目标. 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这一与经济指标紧密结合的指数来表征地区单位GDP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强度,并对2003年各省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进行了计算,阐述了中国生态占用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表明: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地域上存在东、中、西格局;这一指标与人均GDP、地区R&D经费支出、人均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比重密切相关,且影响力依次减弱;基于对生态占用产出效率的认识,我国可持续生态调控中同样面临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是城市文明时代农业发展的崭新理念,人们开始跳出农业、农村框架,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农业,都市农业已逐渐被纳入到城乡总体规划中,其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选取北京郊区13个涉农区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经济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3方面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北京都市农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功能分区。结果发现,北京都市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空间结构,有着不同的功能导向、区位选择和发展模式。因此,各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空间分异规律,来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演化机制和空间发展战略。图2,表4,参12。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使部分耕地非农化,必将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城市圈为例,探索了1992—2007年间该区域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速度高于湖北省的整体水平;该区域大部分县域单元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呈现减少态势。②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速度与区位有密切的联系;区位好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速度相对较快,反之则反。③从等级划分角度分析,大部分县域单元的耕地非农化规模与耕地非农化速度相一致。④属于高、中产田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的数量相对较少。⑤耕地非农化不一定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减少,还取决于粮食单产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等因素。⑥因耕地非农化而造成的粮食减产规模与耕地非农化规模在空间上基本保持一致;每年武汉城市圈因耕地非农化而造成的粮食减产,相当于147万人的粮食消费量。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5.
容积率对城镇土地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积率是影响城镇土地价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进行地价评估时一般都要进行容积率修正,但目前确定容积率修正系数的方法存在种种不足.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基准地价评估经验,分析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建立地价与容积率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城镇地价评估工作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