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器识而后文艺”是近代艺术大师李叔同的文艺观点,这一观点从哲学高度概括了为人做事和从事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李叔同的文艺观是对前人艺术见解的全面总结.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简明地分析了前人对书法艺术的众多见解,阐述了“人品”与“书品”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沉闷了很长时间的宜兴紫砂艺坛,最近又掀起阵阵波澜。这个推动助澜者,不是如雷贯耳的老一辈艺术大师,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艺坛新星,而是在宜兴紫砂王国默默耕耘30余年的艺术大师,宜兴陶瓷博物馆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顾治培先生。对于宜兴紫砂艺术缺乏深入了解的人来说,顾治培的名字可能有点生疏,因为他是个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更不喜欢抛头露面,因而社会对他有点陌生,也在情理之中。但金子总是会闪光的,宜兴紫砂收藏家早就盯上了顾治培先生,他的一些作品早已被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3.
孙金蕊 《科技资讯》2011,(22):233-23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该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即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词语,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4.
色彩教学中的感觉性与主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色彩的感觉性培养,可以在自然生活中,在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中,或者是以任意的颜料调配中得以体悟与提高;色彩的主观性表现,是使色彩和谐且具有个性特征的一个因素,色彩中的感觉性与主观性的体现,确定了色彩作品的形式和格调,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养,能提升色彩艺术的层次和色彩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两位同时代的中西人物画家委拉斯克斯和陈洪绶,从他们各自的创作风格以及产生的原因等不同角度分析绘画创作中对“似”与“不似”的不同理解,进而权衡和思考这一艺术美学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有两个表面对立却相互补充的艺术形象,在五四时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从一个时代文学的联系性与整体性来说,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对峙而互补的艺术形象,合起来审视,恰好构成相反相成的艺术统一体,同时反映着社会生活中人性的两面,从而加深我们对人由表及里的更深认识。  相似文献   

7.
马浮书艺观新探黄慎明,马镜泉杰出的艺术大师必定有杰出的艺术思想。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大书家马浮留有成套的书论专著,但新近从他的学生与家属收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有不少题跋、语录及诗文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大师的书艺睿观。如“艺术与人生”、“六艺与真善美”...  相似文献   

8.
正艺术作品的借鉴和抄袭边界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一些缺乏对艺术的内在追求的艺术家,会将别人所创造的形式挪为己用,迷惑大众。如果我们将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的抄袭现象列一张清单,可能比中国的当代艺术史还要长!有一些炒价非常高的当代艺术家们,其作品的符号性是通过一个、两个,甚至是三个艺术大师的作画特点综合而成的;或者通过模仿某一个西方艺术家作品特点,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如果我们现在来概括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那么艺术品与艺术品市场可分别用两个形容词概括:无能地抄  相似文献   

9.
姜楠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179-18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但专业院校与生源的剧增、供与求的不相适应、社会与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为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阐述入手,提出了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秦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扬,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大师。秦牧的语言是相当绚丽多彩的。他能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深受散文爱好者的欢迎。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善于运用比喻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叙事时间模式、叙事空间设置以及叙事技巧3个方面比较了马尔克斯与莫言的小说。两位作者在叙事风格方面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而且两位作家之间存在着影响与借鉴的关系,因而在叙事手法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又各具特色。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在叙事艺术方面的成就不但给他的作品增添了特定的地域气息,而且创造出他特有的叙事风格。莫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再现上,而且也表现在多元叙事艺术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芳 《科技信息》2010,(35):I0246-I0247
自上世纪初以来,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举足轻重,其中莎剧的译介占据了重要一隅。本文选用了曹禺和孙大雨两位大家的诗体译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拟用现代翻译理论,从两译本对原文双关修辞处理的角度对两家译文的长处与不足进行比较考察,以加深读者对诗体译本的文学性理解和重视,更好的领略这部莎翁遗作波澜壮阔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很多地方院校开始兴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但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师资不足、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专业实践机会匮乏等问题。为此,地方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通过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改善师资条件,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开辟多种校内外实践活动,调整专业培养方向等多方措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培养学识广博、一专多能、职业道德高尚的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论述鲁迅与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关系。叙述了鲁迅从二、三十年代译介和评价契诃夫的作品,到鲁迅早期创作受契诃诃夫影响的情况;比较了两位作家在创作及艺术表现形式中相类似的东西,指出鲁迅早期的创作虽受契诃夫作品的影响,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师承关系,但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战斗性远远超出了契诃夫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沙恭达罗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迦梨陀娑在其同名代表作中塑造出来的千古传颂的艺术典型。本文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评论,指出她是一个外表美、心灵善,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富有时代、民族特色的刚柔相济的东方女性。  相似文献   

16.
茨威格和张爱玲塑造形象艺术手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和张爱玲都以善于刻画人心而著称,但在具体的艺术手法上却十分不同。这可归结为他们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不同,更由于中西思维模式和民族文学传统不同。对他们塑造形象的艺术手法的比较,不仅能加深对两位作家的认识,对文学创作本质的了解,更能从中领悟中西思维模式、文学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有两个表面对立却相互补充的艺术形象,在五四时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反响。从一个时代文学的联系性与整体性来说,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对峙而互补的艺术形象,合起来审视,恰好构成相反相成的艺术统一体,同时反映着社会生活中人性的两面,从而加深我们对人由表及里的更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梅兰芳──卓越的京剧艺术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佟洵(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南院),北京,100032)1994年8月1日是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纪念日。1994年10月22日也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1...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师陀是个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重新审视这位作家的小说创作,我们仍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堪称恒久的艺术魅力,并从中体悟到20世纪或一类中国作家艰难的心路历程和历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是蜚声世界坛的美国现代名小说家。他坚强的性格和丰富的阅历使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形象,这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的自杀使很多人对他的评判有失公允。通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肯定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更是一位可敬的道德教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