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步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阶段,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是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阐释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衡量指标体系,探讨了提升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步入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阶段,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竞争力是区域发展的迫切要求。文章阐释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衡量指标体系,探讨了提升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西汉时期西部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方法 在野外考察及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描述和现代地理学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结果 伴随着帝国对周边民族的军事和贸易活动的深入,西部地区城市纳入西汉帝国郡县制城市体系.结论 西部地区早期城市呈现出沿线(河流或交通线)空间分布特征和依托已有城市逐步推进的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物流需求状况 ,从而说明了西部地区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通过论述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详尽说明建设和规划西部物流中心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地理位置、综合交通状况、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情况、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现状等方面论述了成都市发展为西部物流中心城市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与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及土地利用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的问题,选取了西部地区84个地级以上城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重点分析了与各主成分有较大相关性的指标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剖析了其对西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西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的逐年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不平衡也逐年加大。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及沿海地区。本文通过对沿海及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特征的研究提出单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模型,运用几何分析法对各参数进行分析,以三视图的方式剖析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经验,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以缩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利用部分城市的TSP和SO2质量浓度数据,通过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直观反映了1990~2000年煤烟型污染在我国三大地带城市之间的变化态势,发现TSP和SO2污染中心有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动向.目前,三大地带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环境梯度,西部地区部分工矿业城市已成为新的污染中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受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所致.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东部高物耗、高污染工业也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出于保障西部环境安全的考虑,其资源的开发应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成渝城市经济带建设及其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经济空间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开发条件差异明显。成渝城市经济带是产业、人口和城市在大区域空间沿基础设施呈带状的集中,是一个庞大的空间系统。对成渝城市经济带的研究有利于该地区整体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其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西部城市联姻共富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讨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增长极”-城市的发展,完善城市体系,不断增强城市的辐射推动能力,以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东西部城市联姻、携手合作、东西共富应视为发展和开发西部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轴线战略”、“双边战略”、优势互补、联姻共富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朱丹 《科技资讯》2014,12(24):198-199
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21世纪以来,国家相继针对西部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的整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西部的教育还是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中国的教育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那么西部地区在这方面的现实状况如何?本文通过对于西部地区某村社的调查,分析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1.
成渝都市经济圈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同全国相比其城市竞争力明显不足 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密切关系到西部的城市现代化、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以及中国西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从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模型出发,通过各项宏观及微观指标的分析,提出以城市创新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构想 城市创新钻石结构图有效地表达了城市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具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然气能源消费中,西部地区生产量占全国的63.2%,能源消耗量占全国19.1%,中东部地区生产量占全国36.8%,能源消耗占全国的80.2%,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耗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出现能源与消费倒挂现象:西部城市燃气企业未来面对如此巨大的地区能源消耗与生产差异,应如何发展?该文结合实际工作,探讨西部城市燃气企业未来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在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构建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城市就业人口的统计资料,运用城市经济基础分析、多变量聚类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西部9省(市)区36个地级以上的城市进行综合职能分类,共分出5个大类10个亚类。分类结果为认识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职能结构特点及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比较提供参照。是集城市职能分类三要素于一体进行分类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城市因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和依托基地而成为区域旅游系统的核心。通过充分调研分析,认为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旅游开发。提出了必须从调整城市发展方针、适度加快大城市建设、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调整城市发展人口政策、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以及加强东西部城市合作等方面着眼,加快西部地区、尤其是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以此为先导,推进西部旅游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城市既是老工业基地。同时经济基础又相对薄弱,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老城市的不少传统产业和城市功能、地位和中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薄弱。在西部城市化进程中,从美国西部开发和德国北威州老工业基地研究中,我们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吉林西部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干旱缺水,对城市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是有效缓解西部城市水资源贫乏问题的措施之一.西部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荒地,构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其明显的场地优势.综合分析可知,在吉林省西部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是可行的.以吉林省西部城市洮南市为例,提出了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经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西宁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宁的发展对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西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程和阶段性,指出西宁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城镇发展现状与趋势,从中心城市空间优化、都市圈构建和兰西城镇带建设三个层面,提出西宁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基于研究的时效性、非期望产出的影响以及循环经济的再循环特性,重构了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以2011—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7年中国城市循环经济效率总体均值不高,分布极不均衡。2)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的循环经济技术效率最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技术效率相等。3)2017年纯技术效率呈现东部最高,中部居中,西部最低的格局;西部地区的规模效率高于中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最低。因此,降低固定资产投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增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中国城市循环经济效率改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镇网络化,是以网络的方式联接和实现的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推进方式,强调通过各种网络的链接,使各个城市之间互相协作,形成产业分工和功能互补,在发展中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实现区域经济的整合.我国西部地区网络化程度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与区域发展.针对西部地区城镇与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探索了适合西部地域特色的城镇化新途径.结论为:依据走廊型和城市群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重点围绕侧"M"型战略支点网络骨架,加大力度建设"四大经济走廊、三大城市群"城镇网络体系,带动整个西部地区城镇群体的网络化发展,走出西部城镇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