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瞿昙家族的天文历算活动及其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天文学家翟昙罗、瞿昙悉达、瞿昙、瞿昙谦及瞿昙晏祖孙四代,曾三代担任过唐朝太史今、太史监、司天监,领导和主持唐朝官方的天文机构,先后达110年以上.他们擅长印度天文历算,也精通中国传统的天文学,编制了《经纬历》、《光宅历》、《甲子元辰历》,编译了印度古代的《九执历》.特别是瞿昙悉达编撰的《开元占经》,引用了不少古代典籍,保存了许多天文资料,介绍了印度古代的数学知识──位值制数码、圆弧量法和弧的正弦,但这些先进的算法因和中国传统算法体系不同,可惜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科学和文化是发达的,对数学是很有研究的,这样使天文学也有很好的发展。历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朝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公元673年—727年)原名张遂。他继承前人的成就,对天文学作出了新贡献。他同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了黄道游仪,重新测量了恒星的位置,发现许多恒星的位置和古代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五大历数书汇编》是印度早期一部非常重要的数理天文学著作,几乎汇集了公元6世纪以前印度本土天文学以及传入印度的域外天文学的主要内容。文中详细考察了收录在《五大历数书汇编》中的《太阳历数书》、《宝莉莎历数书》和《罗马伽历数书》中的月亮中心差算法,并与公元6世纪之前的《乾象历》、《景初历》和《元嘉历》等3部中国历法中的月亮中心差算法进行比较,揭示了公元6世纪之前印度和中国天文学家处理月亮不均匀运动的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据史籍记载,至少从宋朝始天文学即在宁夏兴起。西夏国天文机构始建于德明年间(1004~1032年),司天监、大恒历院、史卜院是其天文、历法机构,主事人员则被称为太史、日者、占者、术者。在《西夏书事》中曾记录了许多天象资料。西夏既采用宋朝历法,又创制了自己的历法。在明、清等史籍中,见有几十例发生于宁夏境内的天文现象记载,包括星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成就。在天文学方面,他首次完整地叙述了全天星官,从而奠定了我国星座划分的基础;在历法方面,他发起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改历活动,制定了著名历法《太初历》;在地理学方面,他的著逆涉及了域外地理、经济地理、植物地理、动物地理、土壤地理等各个方面。因此,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也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以为骆宾王曾任官职计有: 1、在660年(显庆五年五月之后)到663年(龙朔三年)期间(因道王薨于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四月,故骆至迟应于664年四月前离开道王府),任“道王府属”(大约为参军,录事之类下秩小官); 2、在664年(麟德元年)到670年(咸亨元年)期间,“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 3、约在676年(上元三年)间历武功主薄、明堂主簿; 4、在678年(仪凤三年)间任长安主簿,迁侍御史;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晚明四大科学家,按其生卒年代排列即是: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宋应星(公元1587—?)和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李、徐、宋三人的科学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至于方以智,他在科学上似乎没有多少具体贡献,而其卒年已在清代康熙年间,为什么要放在一起来谈呢?这是因为,方以智具体的科学成就虽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1868—1940年)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之久,担任过教育行政的最高领导职务,主持了民国初年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和1927年“大学院组织法”的制定;在多种类型的学校担任过教学和领导工作;参与创办了不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教育团体。他学识渊博,堪称“学界泰斗”。他的教育思  相似文献   

9.
第谷的鼻子     
邢志忠 《科学世界》2014,(11):110-110
<正>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是中世纪后期天文学的代表人物。当时尼克劳斯·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因提出"日心说"而被教会视为异教徒,但这反而激发了大众对天文学的兴趣。为了解决哥白尼假说所引发的争议,第谷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和归纳天体的运动状态。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文学家,第谷创造性地运用了望远镜被发明之前的那个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池田勇人訪問美国归来以后,就匆匆地在7月18日宣布改組政府,成立了新的池田政府。新政府网罗了自由民主党内部所有重要派别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首脑人物。如佐藤派首脑佐藤荣作担任通商产业相,藤山派首脑藤山爱一郎担任国务相(經济企划厅长官),河野派首脑河野一郎担任农林相,三木—松村派首脑三木武夫担任国务相(科学技术厅长官、原子能委員会委員长)。因此,池田勇人吹嘘这  相似文献   

11.
 日食理论是传统数理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各文明的日食理论中,视差算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算法。日食的食甚、食分、食限、起讫时刻以及持续时间的计算,都与视差算法密切相关。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在公元前2世纪即已发现视差现象,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至大论》中,详细论述了视差的成因和计算,以及视差对日食计算的影响。在中国,视差现象最早为公元6世纪天算学家张子信所发现,唐代徐昂在《宣明历》中设计日食三差,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视差理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太初改历是中国历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对后世天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太初改历过程中,新历历元的确定十分关键,它直接决定《太初历》准确与否,目前学界围绕此问题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认为太初改历的关键点正是确定新历历元,并且太初改历的一系列波折也都是由此而生。在太初改历中,首批改历者由于追求完美历元而陷入改不改历日安排的困境,最后不得不上书“不能为算”,因此第二批改历者加入到太初改历中。而在第二次改历中,邓平历法被定为《太初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邓平所提的“藉半日法”解决了“不能为算”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元大都天文台"建台730周年,又值我国最先进的望远镜LAMOST建成,我国天文学界决定以"郭守敬"冠名LAMOST.为纪念和庆祝这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文学事件,2009年11月7-8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了主题为"天文仪器与天文学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了30多位国内外天文学史家和天文学家参加,其中6位来自国外. 报告的论文以大都天文台和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为中心,探讨了天文学发展史的多个方面,尤其是中国天文仪器史,涉及古天文遗址研究、天文台和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天文仪器与当代天文学等专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元132年,在京师(河南洛阳)盛传着一个惊人的消息,说太史令张衡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观测到发生地震的时间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认为地震发生在几百里以外,人怎么能测出来呢?这不成“决胜千里之外”了吗?张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139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  相似文献   

15.
薄树人(1934-1997年)是当代中国天文学史界的代表人物.50年代他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立志从事天文学史研究.60年代他和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合作,以<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中的意义>蜚声国际天文学、科学史界.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系统整理与研究、天象记录、恒星观测、历法、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天文台、中外天文学交流、天文学史文献学、天文学思想等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他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重要学术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以他毕生的精力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文是为纪念薄树人先生逝世1周年而作,是一篇简略的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圭表测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西方天文学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传统圭表测影的理论和方法发生了转变。明末,正是由于其表现出计算准确、理论完备等特点,西方圭表测影理论和算法被较早地译介来华。改历过程中,圭表测影在"定气"注历之正统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明末,新法派天文学家曾用圭表测算日影论证"定气"注历的合理性。清初中西历争中,南怀仁提出以赌测日影决定胜负,其目的是论证"定气"注历这一人定之法更合于天。  相似文献   

17.
常华 《科技潮》2002,(9):36-37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数量最多而又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物。说起它的历史,要上溯到金代。金元时期的观象台北京地区设置天文台始自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袭宋制,立太史局,设候台,当时将宋朝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主要天文仪器迁至中都(今北京),并由太史局修建了一座候台,贞元二年(1154年)把这些仪器置于候台之上,开始了观测工作。当时的候台遗址在今复兴门外白云观附近。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12-15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行了"从郭守敬到世宗王--东方天文学的巅峰"学术研讨会(图1),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韩国天文研究院、韩国国立教育大学、韩国建国大学的天文学史学者与会并报告论文.此次会议由中国古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发起、承办,旨在回顾中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传入朝鲜及朝鲜天文学家对其改造、创新的历史过程,并以此为契机探讨进一步合作研究东方天文学史的可能性以及相关事宜.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致辞,欢迎韩国学者来我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希望中、韩学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每当我们仰望夜空,头顶灿烂而静谧的星空总能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心灵抚慰.事实上,除了绝大多数看似永恒不变、周而复始的恒星之外,宇宙中还充满了另一类出没无常、忽隐忽现、来去匆匆的所谓的暂现天体,只是人眼一般难以察觉.这类天象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客星".我国是最早观测和记录暂现天体的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对公元1054年的"天关客星"的观测记录.这是一次壮观的银河系超新星爆发,其残骸形成了现在的蟹状星云(NGC1952);宋代天文学家的观测为现代天文学研究超新星遗迹和超新星提供了关键信息.作为时域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20.
1月9日,日本自民党“新领袖”之一中川一郎在北海道札幌市一家旅馆里突然自缢身亡。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人们议论纷纷。提起中川一郎,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不久前日本自民党总裁—首相争夺战中的败者,一个奔走政坛多年而被称为“超级鹰派”的人物。他是九州农业大学1947届毕业生,曾在其家乡北海道任过一段公职。1963年步入政界,连续7次当选为自民党国会议员。历任北海道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