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以新建的220kV变电站照明光源为研究对象,对LED灯和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进行了经济、社会效益的比较,提出了用LED灯代替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怡 《今日科技》2012,(8):40-40
8月24日,在浙江省科技厅计算所举行了一场关于LED产业的发展、突破战略的研讨会。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副厅长邱飞章和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两位该领域的专家及省内12家知名LED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在企业全面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实力、打造自有品牌的一条必由之路。LED照明技术作为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第三代照明光源,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正被称为第三次照明革命的标志性产品。它的意义有三点:其一,推广LED照明技术是当今照明技术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1,(5):24-25
【序曲】紧抓机遇做强做大广东省LED产业 LED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照明技术,是继白炽灯、荧光灯后的第三代光源,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重量轻、安全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无污染、免维护和寿命长等特征,适用于新建道路照明和旧道路照明灯具节能改造,俨然成为21世纪照明产业和显示领域的宠儿。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杭州市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导体照明(简称LED)作为新型高效固体光源,具有长寿命、节能、环保、安全、色彩丰富等显著优点,将成为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次飞跃,是世界照明工业的一次全新的革命,被公认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我国的LED产业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国际产业逐步向国内转移,杭州已具备初步的产业基础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加快发展LED产业,无疑是杭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关键技术、推进原始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锡华 《广东科技》2009,(19):43-44
LED照明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LED是英文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LED不依靠灯丝发热来发光,能量转化效率非常高,理论上可以达到白炽灯10%的能耗,相比荧光灯,LED也可以达到50%的节能效果。我国照明用电每年在3000亿度以上,如用LED取代全部白炽灯或部分取代荧光灯,可节省1/3的照明用电,也就意味着节约1000亿度,相当于一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三峡工程全年的发电量。这对能源十分紧张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促进发展》2012,8(5):109-113
半导体照明农业应用LED产业化(项目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成立公司)一、项目概况长期以来,农业领域使用的人工光源主要有荧光灯、金属卤素灯和白炽灯等,它们的缺点是能耗大、运行费用高。LED照明具有节能环保、光电转换效率高、寿命长、发热低、冷却负荷小、促生长,提高农产品安全性、易于分散或组合控制等许多重要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7.
马振  刘志军 《科技资讯》2010,(11):132-132
当今LED已经成为了照明、显示领域的热门词,优越的技术特性和下降的成本让它的普及之路越发光明,商业展示、体育场馆、户外广告乃至日常应用都将成为LED展示的舞台。LED是一种新光源,是当今世界上最新的光源。LED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继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后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被称之为"人类照明史上的革命"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董建忠  贾志琦  李巍 《太原科技》2011,(5):48-51,58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核心的半导体照明,具有节能、长寿命、免维护、环保等优点,业内普遍认为,其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是大势所趋。在对山西省半导体照明相关政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广应用等分析的基础上,从专项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研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知识产权及创建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山西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1976CIEL*a*b*色空间讨论不同光源对翡翠绿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翡翠绿色在白炽灯和荧光灯下较自然光下减弱,在荧光灯下较白炽灯下偏黄;同色异谱指数与△a*和△b*绝对值的整体变化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蒋明刚  杨洁翔  范荣 《科技资讯》2012,(15):244-244
新型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寿命长,环保安全、调控方便等很多其它传统照明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被认为是取代白炽灯艰荧光灯最具潜力的照明光源。本文根据目前半导体照明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LED灯具的应用优势,LED新产品的开发方向,以及在各种室内照明功能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与1989年蓝光LED的成功研发有很大关系。此前,红光LED和绿光LED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并被用于当机器仪器的显示光源。但由于蓝色光源缺失,科学家始终无法创建照明的白色光源。如何造出蓝光LED困扰了人们数十年。LED灯高效节能且寿命长久,能持续照亮约10万小时,而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寿命仅约为1千小时和1万小时。LED灯诞生以来,发光效率一直在提高,最新纪录达到白炽灯的15倍,有助于全球节能,惠及了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王刚 《科技信息》2011,(1):37-37,409
白光LED具有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寿命长、环保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全世界一致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等传统照明光源并大力推广应用的新型照明光源。本文根据目前LED照明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LED的概念和用其作为照明光源的优势所在。同时,就其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21世纪已经进入了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光源,因为具有高效、耐用、环保等特点,所以被认为是继荧光灯、白炽灯等之后的新一代照片光源。在LED行业一直有句广为流传俗语,叫做"产业火,市场冷",2013年第17届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参会的2 600多家参展商中涉及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业链的展商就有1 900多家,照明行业对于LED的热情度  相似文献   

14.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照明"。与传统高压钠灯、卤素灯、荧光灯等照明产品相比,LED照明产品具有体积小、光效高、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发热量小、绿色环保、坚固耐用等特点,而且产品安装简便、维护成本低,是未来照明领域节能降耗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的道路、住宅照明和夜景亮化工程中.大量采用白炽灯、荧光灯、高气压气体放电灯和LED,这些电光源及其控制电器的能效如何?厦门市老科协光电专委会承担了市科技局的“厦门市节能照明能效技术的分析及工程应用”项目。近一年来,课题组开展了文献调研、企业走访、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参观考察和分析比较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剑涛  章世贵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239-239,241
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LED灯等半导体照明产品被明确列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LED工矿灯作为工业照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却忽略了在高温应用环境下的特殊技术要求。文章讨论了温度变化可能引起LED器件的失效问题,并依据大量实验和应用数据,总结了LED工业照明装置在高温高湿运行环境推广应用的特殊技术要求和设计指导意见,并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性规范准则。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日光灯、白炽灯等传统光源,发光二极管LED以省电、环保、寿命长、全固态、体积小等优点被称为照明绿色光源。随着取出荧光粉量子效率以及芯片封装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从性能与结构上来看,LED取得了不小进步。文章探讨大功率LED灯具散热结构设计,希望能在日常照明及汽车照明等诸多领域得到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LED在照明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在照明工程中的运用已非常普遍,但照明设计人员苦于非常有限的产品选择,而生产企业研发的产品却难以找到市场。就这个问题文中讨论了LED照明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并提出了LED产品研发的设计要求,目的是使LED照明灯具的生产与研发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10,19(21):59-59
<正>尽管节能灯(又称紧凑型荧光灯)的电能利用效率高于白炽灯,但它也只能将15%的电能转换成光,这一比例最高只能达到30%。相比较而言,目前LED灯泡的电能利用效率已经达到30%,从理论上讲最高可以达到70%。LED灯研制的权威人士、剑桥大学的科林·哈姆费瑞斯指出:"最初将是利用紧凑型荧光灯替代白炽  相似文献   

20.
引言近几年来,LED照明行业发展迅猛,品种和产量迅速增加.有些企业对LED照明产品标准不熟悉,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LED照明产品流通领域的恶性竞争,导致有些企业无法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不能致力于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传统照明产品的顽症继续在LED照明行业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