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情绪智力在工作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研究者尽力将情绪智力发展成为能够与传统智力相提并论的智力构念。文章以国内研究为主线,对情绪智力在工作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展望,提出在情绪智力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和应用方面应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智力理论不同,情绪智力强调能力的情绪因素。戈尔曼的研究动机在于运用情绪智力概念去解释个体的绩效和成功。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情绪智力是管理绩效的重要影响变量。管理者进行成功管理,应从自我情绪意识、自我情绪调控和激励、"情感移入",以及协调人际关系4个方面来提升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3.
情绪智力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体验式培训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团队训练,并采用《SCL-90》和《EQ-i》量表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研究。结论:体验式培训对学生的情绪智力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情绪智力的个体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成分、压力管理等维度得到显著性提高;女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男生;大一学生情绪智力受良性影响程度高于大二学生。  相似文献   

4.
尝试探讨情绪智力的维度结构、层级结构和变量结构,通过对比分析Mayer等人两种主要的情绪智力结构模型,建构出一种结构更严谨,更合理的情绪智力理论。本研究通过编制情绪智力评估量表,以450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情绪智力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考试焦虑量表对350名高中生进行抽样测试研究,探析情绪智力、成就动机与高中生考试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男、女生在情绪感知、他人情绪管理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追求成功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男生追求成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②情绪感知与自我情绪管理、避免失败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他人情绪管理和自我情绪管理与情绪智力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③情绪智力、追求成功对高中生考试焦虑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情绪智力对高中生压力状况有极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情绪智力: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97名大学生被试为样本,检验了情绪智力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运用了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一般自我效能对职业成熟度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一般自我效能在情绪智力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健全人格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广东地区26所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的1019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受到其年级、专业、学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年级、专业类别、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学生的学历和生源地基本无关.情绪智力和其心理健康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大学生情绪智力水平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情绪智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组织公民行为是服务员工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对工作绩效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在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的因素中,情绪智力有着其独特的地位.通过对多个服务行业的服务员工调查,结果发现:情绪智力积极影响服务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情绪智力积极影响表层表演,情绪智力积极影响深层表演,深层表演积极影响组织公民行为,深层表演在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研究不仅弥补了组织公民行为理论研究的不足,而且具有服务组织管理实践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43名中学生进行情绪智力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问卷调查,探讨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状况对于情绪智力各分维度的预测效果不太显著,但对情绪智力总问卷的预测效果显著。建立了情绪智力与家庭环境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自尊量表对西部某省4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公正世界信念、自尊与大学生情绪智力呈显著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自尊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情绪智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在一定程度下可以直接影响情绪智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情绪智力。  相似文献   

11.
情绪智力是个体对客观现实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的心理体验,它不是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特别是对于教师的情绪智力来说,教师的情绪情感活动极大地制约其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其教学尤为重要。研究者在对情绪智力的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情绪智力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并对培养教师情绪智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情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关于情商的研究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以往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的探讨和情商状况的调查,缺乏探讨情商培养方式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拟探讨通过情商课程培养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以自编的《贵州省大学生情商课程实验研究试用教材》为实验工具进行情商课程培训的实验研究,160人参加情商课程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有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差异及特点,通过情绪智力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学校54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男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明显高于女中学生;2.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年龄学生之间情绪智力差异显著;3.不同兄妹人数的中学生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不显著;4.父亲教育程度、母亲教育程度的主效应和父、母亲教育程度的交互效应都不显著;5.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情绪智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北京市朝阳区596名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和教学效能感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朝阳区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处于较高水平;(2)朝阳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呈现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个人教学效能感要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3)教师年龄、教龄、学校类型与教师情绪智力有关,性别、学段与情绪智力无关,年龄、教龄、是否担任班主任、学历与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有关,性别、学段、学校类型与教师教学效能感无关;(4)教师情绪知觉、情绪理解、情绪管理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教师情绪理解和情绪管理能够正向预测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解释率为3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方法:运用情绪智力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对南昌大学2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的均值为3.68,自我情绪管理(3.84)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幸福指数均值为6.07,自我价值(5.34)在九个维度上得分最高。情绪智力与幸福感相关显著。回归分析发现,自我价值、正性情感、健康关注共解释了总体情绪智力的29.2%。结论:情绪智力与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990年,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SMovey和Mayer首先提出了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又名情商,是感知和体验、表达和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他人和环境情绪或情绪信息的能力;是由情绪引导来完成认知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传统所谓的“智力”或“智商”主要是指言语与数理逻辑能力等,我们称之为认知智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了解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现状,为小学情绪智力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内容:调查小学生情绪智力现状;方法:自编调查问卷、访谈;被试:小学五年级学生31名;结果:小学生情绪智力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他们的情绪智力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贵州地区3所中学764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考察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被试群体中的心理虐待阳性率为36.8%,其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水平发展均较好;3个变量在城乡与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01);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情绪智力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信任和情绪智力呈显著正相关(P0.001);情绪智力在心理虐待与人际信任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遭受心理虐待越多,其人际信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心理虐待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智力来影响其人际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林显丹 《科技资讯》2010,(11):205-205
情绪对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只有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其它因素,而关键的就是情绪智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引导孩子成为高情绪智力者。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能够对情绪产生影响,而情绪与智力发挥息息相关.通过多媒体诱发情绪来探究情绪对智力发挥的影响,对移动传媒、教育教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脑电信号探究多媒体诱发情绪对智力发挥的影响.为此,本文构建了新的情绪诱发视频数据集,设计了基于情绪视频的情绪与智力发挥脑电实验,并创新性地提出机器学习情绪识别方法对智力发挥阶段的真实情绪进行识别,从而探究情绪对智力发挥的影响.结果 表明,积极情绪相对于中性情绪在被试的数学计算正确率上有积极影响,但在答题反应时上存在抑制作用,而消极情绪则相反.不同难度的数学计算中,积极情绪在解决中高等难度问题时表现更佳,而消极情绪在解决高难度问题时更有利于智力发挥.结果 暗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针对不同的问题调用不同的影响策略,从而导致在不同难度问题上,情绪对智力发挥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