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师和用户在形态和意象上的认知差异将对产品造型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设计中感性意象的分析,基于粗糙集理论提出一种复合设计师和终端用户的意象造型元素辨识方法.在感性意象调查基础上,通过盲目删除属性约简方法,提取出个性因素与平台因素;将个性因素针对感性意象进行排序,分析设计师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认知差异,辨识出复合意象的造型元素.以折弯机设计造型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将有效指导产品意象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感性意象设计创新中真实的用户信息极少及需案例推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评价数据的产品感性意象无偏差设计方法.首先,基于网络爬虫获取互联网中用户对产品外观的文本评价数据;接着,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产品感性需求及意象信息,并构建词向量实现意象的参数化表达;然后,通过参数化曲线描绘目标产品的造型特征,建立产品形态特征的参数化数据;最后,基于最大信息系数选择感性意象参数的维度,并通过随机森林构建意象与设计特征间映射关系,实现对新产品设计特征参数及其取值范围的预测,明确产品感性意象创新设计参考依据.以三厢轿车侧轮廓设计为例,所建立的意象与设计特征间映射关系中,正确率在0.5~0.7之间的比例为86.67%,设计结果满足了主要的感性意象需求,表明通过该方法能够将用户真实的评价数据转化为意象设计求解过程中重要的输入信息,从而开展基于用户感性诉求描述的无案例推理的意象创新设计活动,高效实现感性意象无偏差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产品意象设计参数辨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产品设计中对感性意象需求的提高,提出一种产品意象造型设计参数辨识方法.首先获取产品的感性意象评价值和设计元素,然后通过灰关联计算,依据灰关联度辨识出产品意象造型中的平台参数和个性参数.该方法能使设计师较好地掌握关键性设计元素,从而合理配置设计资源.最后以轿车侧轮廓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产品设计中的感性意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分析产品造型意象的认知理论,提出在感性工学系统的研究理论架构内,通过设计调查,数据经初步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定量分析的模式下来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从而达到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的定位目的.该结果可指导后续设计,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感性工学和神经网络的产品造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产品设计中对情感意象需求的提高,建构能及时反映用户情感意象评估的产品造型设计系统.分析产品的形态要素和识别产品的感性意象认知;通过语义差分法的调查结果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感性意象和设计参数之间非线性的对应关系;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构实用的产品造型设计系统.通过高脚杯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与思维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内容包括情感化的表象体验,认知性的概象推理和综合性的意象思维.表象体验属于枕顶颞叶之感性建构,概象推理属于联络皮层之知性建构,意象思维属于前额叶新皮层之理性建构.本项目组对中外1000位杰出人才的调查分析显示,他们大多在青少年时代自觉建构了深广的审美表象世界,丰富前沿的科学概象王国和全息超越的意象新大陆,从而孕育了卓越的创造性智慧.这提示我们,应当在青少年早期大力强化其表象体验和感性塑造,在中期锐化其概象耦合与知性建构,在后期强化意象思维与理性修养,以有效孵化他们的情知意能态与创造性思维素质.  相似文献   

7.
情感作为满足人类高层次精神需求的重要因素,被视为产品设计中新的研究目标,受到了设计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从感性工学理论及技术支持的视角,分别针对产品感性需求测量技术、产品形态要素解析与辨识的方法、感性意象与形态要素的映射关联、模型构建的数据挖掘技术、感性意象设计规则推论以及感性意象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和剖析。并从感性设计与消费者需求最佳匹配的角度,提出了产品意象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针对当前消费者个人自主性的提高,依据感性工学系统的产品开发理论,扩展了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产品感性意象调查得到消费者的意象偏好,再分别采用型态分解定性描述和型态描点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模式,来确定产品的型态特征,运用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了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型态的对应关系,并据此指导后续的产品设计.在设计自行车车架的应用中,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有关产品设计中感性意象定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数量化一类理论,在感性工学系统的研究理论架构内,对产品造型设计要素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在定量层面上探讨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关系.该结果已开发了实用的软件程序,可指导后续的设计,最后经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从游艇的形态美学入手研究人的感性认知与游艇的形态要素,通过意象尺度和感性工学的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试图建立语意空间和感性设计概念模型,为游艇的造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服务于以消费者为市场导向的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宁宁  冯晨  纪俐  任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4976-14981
在感性工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与用户情感认知的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法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数字仪表样本和感性意象词汇,运用语义差分法对样本数据的感性意象进行分析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用少数变量表示总体变量数据信息。提炼出汽车数字仪表的视觉设计元素,构建感性意向空间。应用数量化理论一构建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特征关系的预测模型,量化了感性诉求与汽车数字仪表的关系。在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过程中运用该模型,可有效提高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汽车数字仪表视觉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产品开发中对产品外观设计的感性意象评价,探讨了立体显示方式和平面显示方式对产品感性意象评价的影响。用立体显示方式和平面显示方式展示设计的数字产品模型,参试者对其进行感性意象评分,对评分量表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然后对两种显示方式下的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显示方式对产品外观总体的感性意象评分一致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别,但对于产品的情感特性评价指标,评价者在立体显示方式下更容易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分析用户感性评价时出现的数据采集范围不够广、成本高、数据准确性低、非结构化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情感分析的工业设计感性评价方法,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构建电动汽车造型感性意象的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情感分析量化用户的主观评论,获得感性意象评分,然后针对纯电动汽车的造型特征,提取了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存在差异的主要设计要素,最后通过数量化理论I建立感性意象评分与设计要素的映射模型。以电动汽车设计方案优化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为5.41%。该方法符合用户的主观认知,能够有效预测用户对方案的感性评价,从而辅助设计师根据感性评价优化产品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教材运用图片、文字概述、思考设计、讨论设计等手段,以丰富多样的感性素材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理性思维中去,实现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15.
将感性工学理论应用于产品设计中,构建了产品基因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产品感性意象与产品造型基因的量化关系模型。以公交拉手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语义差分法,提取典型样本造型基因,获得了感性意象评价的设计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的公交拉手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阐述了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可意象的城市给人印象深刻、易于识别,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城市设计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意象中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一些问题,最后从城市意象角度对武汉城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如何更好地提升产品功能以外一些层面设计价值的探讨,提出了设计师应重视感性和理性的设计思维,创造产品设计新的生命和亲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趋于感性化,针对该现象,在产品研发中引入感性设计,使研发出的产品契合消费者的感性意象。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在产品感性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消费者的感性意象提取,运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感性意象与产品设计元素一一对应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例论证了关系模型的有效性和快捷性,同时寻求能够指导设计师创造出符合消费者内心期望产品的有效途径,辅助产品设计以消费者感性需求为导向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取产品造型与意象空间匹配度评估指标,设计产品造型意象认知眼动实验,通过Tobii Pro T60 XL眼动仪记录被试眼动数据,分析产品造型意象认知主观评分、眼动指标数据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感性词汇与产品造型的匹配度差异显著;主观评分中意象评分、意象评分标准差、难度评分能体现感性词汇的度量性、灵敏度;意象评分与意象兴趣区中最后注视点匹配率与被试决策行为密切相关;意象兴趣区中注视时间及注视次数与被试主观评分行为相关。可以综合这些主客观指标进一步构建产品造型与意象空间匹配度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