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多种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特点及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优越性 ;阐述了具有在线实时测量电容电流和快速、准确选线功能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装置的构成及基本原理 ;从应用角度总结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技术在厂矿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形式,消弧线圈消除接地电流的方式主要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种方式,对于大中型厂矿地面变电站,传统人工投切方法无法实现及时调谐,由此衍生出了包括直流励磁在内的多种自动调谐方式的消弧装置。  相似文献   

3.
对110kV佛子变电站消弧线圈的挡位授退计算和电容电流超标所建成的危害,电容电流实测后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自动调谐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办法;采用能跟踪电容电流变化自动调谐的消弧线圈装置。有效的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和减少电容电流对电网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乡配电网中电容电流的分析,阐述了消弧线圈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并从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容量选择以及接地变压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的消弧线圈自动调整及故障选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注入信号法测量配电网对地参数(对地电阻和阻尼率)进行消弧线圈调谐及中性点接地阻抗柔性控制,探讨了一种通过改变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阻抗参数、测量零序电流变化和进行故障选线的方法.产品已通过现场运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刘黠 《广东科技》2013,(20):41-42
配电网系统作为直接为用户生产生活提供电能支持的系统.将变电站或者小型电厂提供的电力输送给用户,合理选择中压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可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总结了我国常用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说明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的优势.分析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中消弧线圈的容量选择配置及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长期以来配电网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该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流过所有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随着配电网的发展,配电系统中电力电缆的广泛使用使得其对地电容电流剧增,尽管采用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可对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但由于消弧线圈补偿能力有限,部分地区消弧线圈实际运行在欠补偿状态。由于较大的电容电流不利于接地点熄弧,由接地弧光的熄灭和复燃而导致的间歇性弧光不仅会引起设备过电压,还容易造成高频谐振等问题,危害设备的运行。本文结合某地区配电网发生的一起单相接地引起的连锁跳闸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探讨了弧光接地过电压易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2,(22):75-77,39
对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使用消弧线圈对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特别是近期推广应用的微机控制的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接线及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微机控制自动调谐技术,对于今后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蔡宏 《科技信息》2007,(17):281-285
针对6~65KV的中压配电网,讨论了其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分析了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起弧原理及其消除措施,介绍了现有的主要的消弧线圈的种类,就消弧线圈的安装与配置进行了探讨,详细说明了调容式消弧线圈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电容电流的测算方法。调容式消弧线圈具有相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配合合理的安装与配置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从而保证体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山区35kV线路防雷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区35kV电网广泛地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利用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补偿作用抵消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工频续流电弧自动熄灭,系统恢复正常,但消弧线圈的整定条件要求高,难于同时兼顾。通过对某山区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测,分析了该系统不带消弧线圈和带消弧线圈时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及消弧线圈的运行状况,提出了消弧线圈运行和在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时必须重视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扬 《科技信息》2012,(7):274-275
介绍了调容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成套装置在配电网系统中的作用、电气结构、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XHKQ—IV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控制器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赵磊 《广东科技》2014,(20):82-83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综合性的技术问题,介绍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问题,分析了消弧线圈的补偿原理,最后对现有消弧线圈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勇 《科技信息》2011,(35):I0356-I0356,I0360
本文对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的特点及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6,(2):30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是:当故障发生时,  相似文献   

15.
梁呈茂 《科技资讯》2012,(3):111-11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具有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经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每种接地方式都有优缺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主要是为了限制弧光过电压,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因为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可以补偿电容电流,电弧可以自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某坝变电站35kV电网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问题的分析,得出其带消弧线圈运行时,消弧线圈的整定不能同时兼顾三相电压的平衡和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消弧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山区35kV电网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并对这种中性点新型运行方式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暂态过程中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水平.在重庆地区和贵州地区的试验表明,这种新型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减低山区35kV电网雷击跳闸率,提高其防雷运行水平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  相似文献   

18.
靳淑玲 《科技信息》2009,(33):T0321-T0321,T0350
本文阐明了消弧线圈在正常和故障运行情况下的工作状态和动作原理,分析、总结了消弧线圈异常动作的原因,为运行人员对事故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际焦化会司每逢遇到雷雨天气时。10 kV监控后台及高压室都会有系统低电压报警信号。存在严重的穗患。公司后来采取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成套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当出现故障时,能快速的进行补偿和记录全面的故障信息,保障公司电同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配电网各种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并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作了概要介绍,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