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带叶蝉属一新种记述(同翅目:叶蝉科:殃叶蝉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带叶蝉属1新种,即爪茎带叶蝉Scaphoideus ungulaedeagus Wang et Li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成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汪廉敏  李子忠 《贵州科学》1997,15(3):223-228
记述点翅叶蝉属4种新,即红背点翅叶蝉Gessiusrufidorsussp.nov.,直空点翅叶蝉,曲突点翅叶蝉;叉突点翅叶蝉。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性,并与近似种相区别,附主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贵州农学院。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耳叶蝉科耳叶蝉族(同翅目:叶蝉总科)一新属一新记录属四新种,即新属葛耳叶蝉属Kuohledra gen nov、中国新记录属角耳叶蝉属Eleazara rec. nov. ,并首次报道该属的雄性及其外生殖器构造;以及新种葛耳叶蝉K. kuohi sp. nov. 、赵氏葛耳叶蝉K. zhaoi sp. nov. 、郑氏葛耳叶蝉K. zhengi sp.nov.和杨氏角耳叶蝉E. yangi sp. nov. 。模式标本采于我国内蒙古、北京、浙江、云南和台湾,分别收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安徽农业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4.
首次描记了肖耳叶蝉属(半翅目,叶蝉科,耳叶蝉亚科)Ledropsis White已知种赭肖耳叶蝉Ledropsis umbratas Cai et Kuoh的雄性特征,并简要描述了肖耳叶蝉属的特征.检视标本保存在曲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叶蝉总科三新种,分属离脉叶蝉科(Coelidiidae),单突叶蝉属(Lodiana Nielson)和殃叶蝉科(Euscelidae),带叶蝉属(Scarhoide-us Uhler)。模式标本存贵州农学院。 1.黑胫单突叶蝉新种Lodiana nigritibiana sp.nov.(图1—6) 体长(包括翅长):雄虫7.5—7.8mm,雌虫8.8mm。头冠前端弧圆突出,显著超出复眼端缘,中域微隆起,冠面高出复眼水平面;复眼  相似文献   

6.
李子忠  张斌 《贵州科学》2009,27(4):91-92
记述片角叶蝉亚科1中国新纪录属和新纪录种,即缺缝叶蝉属Busonia Distant,1908和黑缘缺缝叶蝉Busonia amentata Distant,1908。研究用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世界塔叶蝉物种的多样性、区系成分和分布状况,并探究该类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路径,依据世界塔叶蝉的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Arc GIS 10.2软件进行栅格分析.结果表明:截至目前,全世界共记录塔叶蝉34属163种,以零叶蝉属为优势类群,全世界有零叶蝉44种,占世界塔叶蝉总数的26.99%.在世界动物区划中,塔叶蝉主要分布于东洋界(属级占44.12%,种级占50.31%)和非洲界(属级占38.24%,种级占36.21%),少数属种渗透分布至古北界和澳洲界,新北界和新热带界均为广布种.塔叶蝉的特有属、种极为丰富,特有属28个,占塔叶蝉总属数的82.35%,世界特有种148个,占塔叶蝉总种数的90.81%.塔叶蝉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中生代联合古陆解体之后,东洋界的中国南部和南亚诸岛是塔叶蝉的现代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1种江西茶树害虫新记录——茶扁叶蝉Chanohirata theae(Matsumura).茶扁叶蝉是一种刺吸式叶蝉科茶园害虫,此前已知在台湾、河南、安徽、浙江、贵州等区域有为害记录.从茶扁叶蝉的分类地位与分布、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和为害状、发生动态及规律、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其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和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Nawa))是常见的葡萄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果实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有效防治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植物源杀虫剂,本实验探究了0.5%藜芦碱、0.6%氧苦·内酯水剂、5%天然除虫菊素、复合楝素杀虫剂、鱼藤酮杀虫剂和复合烟碱杀虫剂等植物源杀虫剂对不同地区葡萄绿盲蝽和斑叶蝉的防治效果。在成都实验点,6 种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0.5%藜芦碱的防效稳定,防效在60%以上。在石家庄实验点,复合烟碱杀虫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0%以上。在银川实验点,0.5%藜芦碱对斑叶蝉一代成虫和二代若虫的防治效果都最好。在南疆实验点,5%天然除虫菊素对第一代葡萄斑叶蝉成虫防效最好,达100%。0.5%藜芦碱、复合烟碱可作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5%天然除虫菊素可作为防治葡萄斑叶蝉的有效药剂,在葡萄无公害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葡萄斑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属同翅目叶蝉科,又名:葡萄二星叶蝉,小叶蝉,二点浮尘子,该虫曾在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区发生。近年传人新疆,2003年曾在吐鲁番、喀什地区严重发生。2002年葡萄斑叶蝉在库尔勒市郊的农二师28团,州沙依东园艺场发生,9-10月间对葡萄叶片为害较重。就目前而言,有扩散复延的趋势,将给巴州及农二师葡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记述中国圆痕叶蝉亚科纤细叶蝉属1新种:中性纤细叶蝉(Igerna mesialis sp.nov.);2新纪录种:西隆纤细叶蝉(Igerna shillongensis Meshram rec.nov.)、威尔逊纤细叶蝉(Igerna wilsoni Viraktamath rec.nov.).新种与美丽纤细叶蝉(Igerna channa Viraktamath,Dai&Zhang)相似,但前者阳茎干两边缘平行,至端部1/4处变窄;阳茎干上的短突起指向基腹侧;阳茎干上的长突起在基部侧缘,指向背侧;性孔位于阳茎干近中部.新种模式标本及新纪录种的检视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膜法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3种农药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若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若虫的室内触杀毒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24 h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0.461 6,1.084 0,1.160 2 mg.L-1;田间施药后第7天,高效氯氰菊酯各浓度和3.80 mg.L-1苦参碱的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颜色CC诱捕器对叶蝉和蓟马的诱捕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广西南宁,测定8种不同基座颜色的CC诱捕器对豇豆(Vig na sesquipedalis Wright)上的叶蝉、蓟马的诱捕作用.蓝色基座诱捕器对华筒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s)的诱集量为白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22.8头/诱捕器.天), 其他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捕量为 0.1~1.7头/诱捕器.天.CC诱捕器对叶蝉(Empoasca spp.)的诱集量为4头/诱捕器.天,不同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集量差异不显著.在印度,测定白色、黄色和绿色基座诱捕器对花生上两种蓟马的诱捕作用.白色基座诱捕器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的诱集量为39.8头/诱捕器.天,为黄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多.绿色基座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少.白色基座诱捕器对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的诱捕量(17.3头/诱捕器.天)也显著高于黄色基座诱捕器(1 1.0头/诱捕器.天).结论为:白色和蓝色基座诱捕器可用于监测豇豆、花生上蓟马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秦巴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方法 2001-2002年对秦巴山区食蚜蝇科昆虫进行野外调查,对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 发现中国小蚜蝇属(Paragus Latreille,1804)二新种。结论 汉中小蚜蝇,新种Paragus hanzhongensis sp.nov,本种在形态上极似双色小蚜蝇Paragus bicolor,但雄性背针突内侧下缘呈三角扩大,阳基导突约为第九腹板中央长度之半,端部向上折迭呈折扇状,阳基导突侧面具三角状侧翼,侧翼外侧基部有一齿突,阳茎侧突弯钩状,顶尖。九池小蚜蝇,新种Paragus jiuchiensis sp.nov,本种近似汉中小蚜蝇,新种Paragus hanzhongensis sp.nov,但雄性背针交侧面观下缘具梯形突出,阳基导突侧翼基部内、外侧近边缘处各有一向上的齿突,阳茎侧叶背缘具齿。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载了鞘蛾科锤鞘蛾组(Coleophoragalbulipennelagroup)分布于中国的3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窄翅锤鞘蛾(新种)Coleophoraangustipterasp.nov.分布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本种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和阳茎端环棒的特征很容易同该组的已知种相区别;长角锤鞘蛾(新种)Coleophoralongicornutasp.nov.分布新疆(巩留),本种与ColeophoraadelogrammelaZeler相近,但颚形突宽短,阳茎端环棒直、背面有强烈骨化的长脊,角状器极长;光沙蒿鞘蛾ColeophoragranulatelaZeler新记录于陕西(澄城、杨陵),青海(西宁),内蒙古(赤峰),国外分布欧洲.文中提供了国内已知种的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6.
贵州宽阔水林区叶蝉类昆虫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宽阔水林区叶蝉类昆虫46种,记述1新种,即斑翅草叶蝉Sorhoanus maculipennis Li et Wang sp.nov.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查阅网络数据库及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记载,初步整理了截至目前我国有分布的塔叶蝉昆虫种类共计13属54种,其中在西南3省喀斯特地区有分布的为8属33种。同时对西南3省已报道塔叶蝉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查阅网络数据库及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记载,初步整理了截至目前我国有分布的塔叶蝉昆虫种类共计13属54种,其中在西南3省喀斯特地区有分布的为8属33种。同时对西南3省已报道塔叶蝉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鞘蛾属3 个新种和7 个中国新记录种:蓍毛鞘蛾Coleophora ptarm icia Walsingham 新记录于陕西(西乡、洋县),国外分布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波兰和土耳其;丽弓鞘蛾(新种)Coleophora eu-calla sp. nov. 分布陕西(杨陵),属于Toll分类系统(Toll,1962)的第6 组,该种与Coleophora uralensis Toll相近,但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腹明显更宽,其背突大而末端纯,阳茎端环棒中部突然弯曲;矢车菊褐鞘蛾Coleopho-ra onobrychiella Zeller 新记录于宁夏(中卫),国外分布土耳其和欧洲;饰黄鞘蛾Coleophora ornatipennella(Hübner) 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土耳其和欧洲中南部;高山细颚鞘蛾(新种)Coleophora m ontana sp.nov. 分布西藏(林芝),隶属于Toll分类系统的第23 组(Toll,1953),近似于Coleophora hospitiella Chrétien,但前翅无深色宽纵带,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腹端部圆形无齿突,角状器束粗短等特征可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广西南宁,测定8种不同基座颜色的CC诱捕器对豇豆(VignasesquipedalisWright)上的叶蝉、蓟马的诱捕作用。蓝色基座诱捕器对华筒管蓟马(HaplothripschinensisPriesnes)的诱集量为白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22.8头/诱捕器天),其他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捕量为0.1~1.7头/诱捕器天。CC诱捕器对叶蝉(Empoascaspp.)的诱集量为4头/诱捕器天,不同基座颜色诱捕器的诱集量差异不显著。在印度,测定白色、黄色和绿色基座诱捕器对花生上两种蓟马的诱捕作用。白色基座诱捕器对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Hood)的诱集量为39.8头/诱捕器天,为黄色基座诱捕器的2倍多。绿色基座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少。白色基座诱捕器对瓜蓟马(ThripspalmiKarny)的诱捕量(17.3头/诱捕器天)也显著高于黄色基座诱捕器(11.0头/诱捕器天)。结论为:白色和蓝色基座诱捕器可用于监测豇豆、花生上蓟马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