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奇才 《科技资讯》2014,(30):100-101
为了提高火电机组热经济性,迫切需求在线性能监测和诊断的运行能源管理系统。然而,目前的实时经济性计算还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该文阐述了现有火电机组经济性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局限性,分析了额定参数偏离设计工况、机组的动态蓄质储能过程和设备性能变化对机组经济性计算的影响,提出了能够针对这三方面实现实时监测设备性能变化的方法。这对有效改进火电机组实时经济性计算方法,解决机组实际实时性能监测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湖南省内大部分600Mw火电机组出线均接500kV输电线路,由此造成区内高负荷时段500kV系统下网负荷较高,电网安全供电局面被动.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介绍了将600Mw火电机组由500kV系统改接至220kV系统的改造方法.对某电力公司的火电机组进行改造后,机组开机一次并网成功,并网安评一次通过.项目实施的成功可为同类机组的相关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优化火电结构应放在超临界化上,使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火电中占据举足轻重的比例。而且这些机组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环保性能等应不逊于同类机组的国际水平。论述了超临界技术在优化火电结构的特殊作用,指出超临界化已被证明是改造和优化火电结构的一种成功的道路,阐明了我国实施这一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广义最小方差对火电机组控制回路进行性能评估,并使用潜能指标和相对潜能指数来监控回路整定后的性能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广义最小方差能很好地对火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火电单元机组强耦合性、大迟滞、不确定性、非线性等特点,将自抗扰技术引入火电单元机组协调系统中,并在解耦、抗扰等性能上与传统PID控制方法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DRC在解耦控制、抗扰动以及对对象模型的适应性上均优于PID方法,该控制方案在火电单元机组协调系统上的应用,可提高该系统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6.
如今,对于锅炉燃烧控制的高效能运行、安全性能以及节能消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分析我国首台研发的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空预器间隙系统控制结构的基础上,针对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中,空气预热器存在的漏风问题,结合系统工作原理,构建新型漏风控制系统,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基于PCL系统,确保改善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问题,真正实现运行稳定、系统性能可靠,确保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环保、高效、安全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国内火电站的运行管理现状,深入研究建立合理的火电机组在线热力实验平台,采用基于B/S结构的Web模型,结合asp.nec语言及Sqlserver数据库,开发出计算软件,实现了对火电机组运行参数、经济性指标实时监测和在线热力实验,并将该分析软件应用于某电厂300MW机组中,对电厂的经济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短短3年时间,攻克70多个难关,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台100万千瓦等级超临界火电机组。2006年底在华能浙江玉环电厂正式投产以来,已于今年4月完成热力性能考核试验,这标志着中国电力行业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孙张伟 《科技信息》2009,(30):303-303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系统参数的提高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对吹管临时管道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国内某滨海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吹管布置时,采取了一种新的吹管管道设计及核算的方法。本文对该工程的吹管布置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吹管布置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电机组容量、参数的不断提高,就如何做好设备的安全性能检验工作,确保机组的顺利投产和安全运行,简单叙述了大型火电设备安检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及各自职责;介绍了安检工作应进行的技术准备、工作程序及要求;并结合当前电力制造单位的具体情况,对安检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魏洪  王亮  赵涛  刘云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888-5892,5902
数字化变电站要求智能电子设备(IED)具有网络通信功能。采用传输层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作为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的通信协议,可实现过程层监测数据实时高速传输到间隔层。根据设备绝缘状态监测IED要求和UDP协议的特性,结合光纤数字化技术,设计了变电站设备绝缘状态监测智能终端硬件及系统通信方案。采用以控制和测试为主的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了系统软件。应用开发的监测终端在实验室对一支现场替换下来的CT进行介损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监测终端满足数字化变电站绝缘状态监测IED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将变权分析方法运用于充电设备的性能评价中.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体系内各指标获取评价参量并进行统一量化的方法进行论述,随之阐述了用变权分析方法进行权重计算的原理和步骤,最后编写软件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利用该软件分别对两台充电设备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变权分析方法得出最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变权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充电设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突出了薄弱环节的作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合理.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评价,也适用于其他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液浮陀螺仪在动态工作情况下精度的不确定性,提高陀螺仪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有源磁悬浮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相关解调技术解算反馈控制数据,实现液浮陀螺仪浮子在三维空间中快速精确定中.实验证明,该方案设计先进可行,采用有源磁悬浮系统的液浮陀螺仪24h随机漂移为0.0006°/h.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船、浆、机配合工作原理,分析船舶在限速航行时,采用不同推进方式情况下的推进性能;导出双桨船舶在一定航速范围内采用单、双桨工作时诸变量间的关系式,并给出了在同一工况下变量间的比值范围;最后结合一实船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T/R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变化严重影响雷达技术、战术指标,通过试验系统进行T/R组件性能退化试验是分析T/R组件性能变化的重要途径。在分析T/R组件性能退化试验流程基础上,设计了T/R组件性能退化试验系统结构;设计了试验系统平台,解决了多个T/R组件自动测试与开关级联切换下的噪声系数测量问题;设计了自动测试软件,实现了T/R组件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测量结果的自动存储。基于此试验系统,进行了某型T/R组件的性能退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多个T/R组件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为T/R组件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分析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6.
对导航系统中的时间频率性能进行评估较为复杂.目前已知的时间频率测试主要是针对单机和分离部件,就时间频率体系整体来研究测试评估方法还较少.通过对导航系统中的时间频率体系的分析,提出从时间频率链性能带限和时间频率的可微度两个方面进行整体性能的分析和测评.时间频率性能带限主要用于分析评估时间频率技术指标分解的合理性、各关联内容技术指标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时间频率可微度主要用于分析评估时间频率信号和数据的平稳性.通过可微度分析计算,来评估数据更新、参数建模、模型预报,以及冗余切换、信号控制和保持驾驭的策略和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提出并使用这两个概念,研究了对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时间频率的一种测试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钢铁公司热轧板厂的热连轧主传动系统,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RS485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分布式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了网络化系统的结构、组成.解决了网络化系统中带RS485接口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通信,服务器、客户端、LED显示屏等通过以太网的通信,可编程控制器(PLC)和服务器构成的点对点的通信问题.实现了热连轧主传动系统24个径向跳动点和12个轴向窜动点实时信号的同步采集和数据库存储.该系统在现场运行良好,为轧机急停、传动跳闸及提高板材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用拉格朗日定理,推导设备-车-路耦合的9自由度主动悬架动力学方程,采用滤波白噪音作为左右车轮随机路面不平度激励,根据最优控制原理设计LQR控制器,建立主动悬架控制仿真模型.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加权系数Q,将主动悬架的设备加速度等性能参数均方根值与被动悬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LQR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车辆平顺性,保护车载设备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研究机器状态监测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以螺杆压缩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和归纳该机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该机组状态监测总体方案.建立机组状态监测试验装置,编制了控制处理程序,对压缩机的起动、运行、停车3个过程进行状态监测,通过反复测试和数据回归,初步把握螺杆压缩机中振动指标的变化规律,而且所获得的结果与机组中配套设置的监控系统中所反映的数据基本一致.最后对测试结果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成为指导实践进行预知性维修的重要依据,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械设备状态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提出了用支持向量机对机械设备状态趋势进行预测的新方法,构造了相应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并分别用仿真数据和实际数据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将该支持向量回归机应用于某机组振动信号的预测,采用径向基核函数和合适的参数,使该向量回归机对振动量峰峰值的单步预测误差小于2%,24步预测误差小于5%,表明该算法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