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化学镀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学复合镀Ni-P-SiC复合镀层的研究,找到了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仪、透射电镜等方法和手段对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形貌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成分梯度分布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硅胶吸附剂吸附分离茶多酚的红外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室温下聚酰胺/硅胶吸附剂( P A/ Si O2)对茶叶中茶多酚的分离提取原理.红外光谱表明, P A/ Si O2 中 P A 分子的酰胺基- O‖ C- N H- 是通过氢键吸附茶多酚分子的活性基团,而酰胺基对咖啡因分子没有吸附作用. P A/ Si O2 中 Si O2 表面羟基 O H 是吸附咖啡因及茶多酚分子的活性基团.由于氢键的作用,茶多酚和咖啡因分子之间也能相互吸附. P A/ Si O2 对氨基酸类物质不起吸附作用,因而容易将其分离.  相似文献   

3.
Al-Si合金中初晶Si的台阶生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离心倾液法研究过共晶Al-Si合金初晶Si的生长形貌时发现,初晶Si存在生长台阶,台阶的高度为数十至数百微米,从初晶Si根部至尖端,台阶的高度逐渐变小,初晶Si存在位错台阶生长机制.这一生长机制能够形成棱柱体或棱锥体、八面体和球形初晶Si,以及产生初晶Si的分枝和形成初晶Si的生长迹线.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ORL1(opioid-receptor-like1receptor)及最近发现的ORL1的内源性激动剂(nociceptin)在痛觉的调制机制中扮演着某种重要角色.通过Northern杂交技术在人的神经母细胞SK-N-SH中检测到ORL1受体mRNA的天然高量表达;cAMP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发现,在经nociceptin处理的SK-N-SH细胞中,由环甘酸环化酶激活剂(Forskolin)引起的细胞内cAMP水平的升高受到抑制,其IC50为60±15nmol/L,最大抑制率为70%.同时,用delta阿片受体DOR激动剂(DPDPE)、Mu阿片受体MOR激动剂(DAGO)分别处理SK-N-SH细胞,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率均不如nociceptin.发现阿片受体的广谱拮抗剂(naloxone),可使nociceptin及DPDPE的抑制作用反转;用DOR的特异性拮抗剂(naltrindole)只能使DPDPE的抑制反转,而不能影响nociceptin的抑制作用.用5μmol/L的nociceptin对SK-N-SH细胞进行20min(37℃)的预处理,可引起细胞对nocicepti  相似文献   

5.
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取了Al2O3颗粒增强的Al-Si合金复合材料。探讨了挤压压力、浇注温度对Al2O3/Al-Si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对压力下凝固的材料组织的分析表明,压力和颗粒能使初晶硅和共晶硅双细化,并改变了初晶硅和共晶硅的形貌。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雾化沉积制备过共晶Al-Si-X合金过程中,气/液比对沉积坯中初晶硅相尺寸的影响,观察了随热挤压前预热温度的升高,沉积坯中初晶硅相的长大情况,并通过相同温度不同挤压比下挤压组织的比较,讨论了热挤压时挤压比对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晶硅相细化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细化材料组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Fe-Mn-Si合金层错几率Psf的X射线测量,计算了Psf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得到Fe-Mn-Si三元系的1/Psf表达式.结合层错形核的热力学模型,经回归得Fe-Mn-Si合金f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临界相变驱动力和Psf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临界相变驱动力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借助Psf建立了成分与相变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结合有关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Fe-Mn-Si合金γ和ε两相Gibbs自由能曲线,预报了Fe-Mn-Si三元系合金的fc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高温热解聚硅烷制备SiC薄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合成的可溶性聚硅烷1710A作涂膜材料,进行不同温度的真空热解或高纯氮下热解实验。通过IR谱和XPS谱分析,在790-810cm^-1和1270cm^-1红外吸收特征峰分别对应Si-CH3摇摆振动和伸缩振动吸收峰,XP-Si谱给出Si(2P)结合能力为101.6eV,CIS为284.3eV,证明有α-SiC:H生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SOL-GEL工艺在SiO2/Si衬底上制备了铁电薄膜,对PZT/SiO2/Si结构进行了XPS分析,结果表明,在PZT铁电薄膜和硅衬底之间加SiO2使F/S界面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化学复合镀Ni——P—SiC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SiC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SiC微粒含量为10-15g.l^-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1.
振动对Zn-27Al-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变质Zn-27Al-Si合金液的凝固过程中给予振动,使生长在初晶硅球表面的条状共晶硅机械碎断而成为短杆状和蠕点状,从而减少了对基体的割裂作用,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试验表明,在振动条件下,钠仍可牢固地吸附在硅的孪晶台阶上,从而改变了硅晶体的生长方式,使初晶硅生长成球团状。同时还分析了锌铝硅合金的结晶凝固过程及组织特点,并对变质条件下初晶硅、共晶硅的生长机理以及振动对试验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钠,磷对铝合金的变质,细化机理,用赤磷,磷酸钠辅以石墨碳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变质剂对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变质,细化处理,达到了细化,球化硅晶体的效果,蓟了分布均匀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中温含铜取向硅钢与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组织和织构特征,分析中温含铜取向硅钢独特的织构演变规律及其对二次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有利于高斯晶粒长大的强γ取向线织构,中温含铜钢需经过回复退火处理和高温退火阶段慢速升温。回复过程中γ取向线晶粒储能降低,同时慢速升温有利于γ取向线晶粒的形核和再结晶。中温含铜钢的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超过1000益,由于初次再结晶晶粒组织以γ织构为主且非γ取向线晶粒较少,导致最终二次晶粒尺寸超大且晶界圆滑,二次再结晶机理以择优长大为主导,超大的二次晶粒尺寸导致最终成品的铁损升高,但通过激光刻痕处理后,整体铁损的降低效果比二次晶粒较小的高磁感取向硅钢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彬 《山西科技》2004,(2):67-68
文章介绍了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氮化硅陶瓷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须注意的问题 ,为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推广应用陶瓷刀具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Al-17%Si-4.5%Cu熔体中密度较小的初生硅颗粒模拟金属熔体内部的夹杂物,并采用超重力场分离熔体中的夹杂颗粒,研究了不同重力系数条件下,金属熔体中夹杂物的分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重力处理后,初生硅颗粒在试样上部区域发生明显的偏聚现象,试样内部出现无初生硅颗粒区域,且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加,无初生硅颗粒的区域面积逐渐增大,说明重力系数越大,硅颗粒在试样上部区域的聚集程度越好.随着重力系数的增大,试样的净化效率逐渐升高,当重力系数(G)为500时,试样的净化率达到了84.98%.利用DPM离散相模型对超重力场下熔体内部硅颗粒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模拟研究铝熔体内部硅颗粒在不同重力场中的分离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夹杂颗粒在沿着超重力方向上的运动行为近似符合Stokes运动定律.这表明超重力场可以有效分离金属熔体中的夹杂物.  相似文献   

16.
从初渣偏斜流动的观点出发,对高炉滴落带生铁中硅含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初渣偏流与炉内硅还原过程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炉内生铁中硅含量的变化规律受初渣偏流和高温下焦炭对 SiO_(g)的还原反应所控制,从而提出了合理的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规铸造和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含硅达25%(质量分数)的过共晶Al-Si合金,利用SEM(EDS)、XRD和DSC等分析方法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熔解析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含有粗大块状初晶Si相和粗大针片状含铁相,而喷射成形工艺能够使二者的尺寸、形貌发生改变而有利于合金性能的提高.同时,铸态和沉积态合金中均含有基体Al、初晶Si和Al2Cu相,不同的是铸态合金中含铁相主要为δ-Al4FeSi2相,而沉积态合金中以β-Al5FeSi相为主.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糊状层的存在引起沉积坯冷却速度降低而导致沉积坯中发生δ-Al4FeSi2相的转变及共晶组织增加,致使沉积态合金中β-Al5FeSi相为主要含铁相.采用DSC实验对沉积态合金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重力铸造法制备不同过剩硅含量的原位Mg_2Si/Al复合材料,研究过剩硅含量对Mg_2Si/Al复合材料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剩硅含量、磷加入量的增加,初生Mg_2Si的体积分数增加,尺寸却减小;初生硅的体积分数随过剩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剩硅的含量增加到16%时,初生硅的平均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规则生长的α-Al树枝晶不断破裂,变得圆整;初生硅依附或包围初生Mg_2Si生长.当初生Mg_2Si和初生硅同时存在时,磷对初生Mg_2Si的变质效果优于其对初生硅的变质效果.干滑动试验发现,在恒定的载荷、滑动速率以及磨损距离下,随着过剩硅含量的增加,Mg_2Si/Al复合材料的磨损失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对分别由P变质和P-Sr复合双重变质的过共晶Al-Si类合金进行挤压铸造,将这两种铸件在T6处理前后的组织和性能作了试验对比。同时讨论了P变质和热处理对合金中Si相形态的影响,提出了在铸造冷速度较快的条件下,用P变质细化初晶Si,而以热处理粒化共晶Si来改善该类合金性能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分析了热氧化钝化,用PECVD双面沉积SiNx:H膜钝化以及碘酒钝化三种表面钝化工艺的稳定性,通过WT-2000少子寿命测试仪对采用这三种钝化工艺的单晶硅片,多晶硅片以及物理提纯硅片在暗条件不同储存时间的少子寿命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三种表面钝化工艺的效果以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碘酒钝化效果好,用PECVD双面沉积SiNx:H膜钝化和热氧化钝化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